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1217|回复: 1

《列兵诗文》连载十一(作者:范二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7-1-17 0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怀念西北战场上的“小钢炮”——杜子


    杜子即杜占奎同志。我于1948年在山西新绛县与他相识。不久,我们随刘伍、席良、占山、朱东等同志到了临汾市。我们被编入战斗剧社第二队。那时,杜子是党支部书记,还是我们的大班长。刘伍任队长,李圭任政治指导员,后席良继任。
    杜子特别喜欢我,他亲手教我弹三弦。因我尚是个稚童,参军还不到一年,手指还够不上弦,他就在三弦上栓了一个腰码,这样就好弹了。我们住在西北人民艺术学校大院内,他带着我们这班小宣传员到音乐、美术系旁听,使我们学了许多知识。朱东是我们的戏剧教员,让我在《孙大伯的儿子》一剧中扮演一个小孙子。庆祝北平、天津解放时,二队组成了秧歌队,冯振音、马桂芳、王永明演《做军鞋》。李占山拉板胡,杜子弹三弦,吴尚恒拉二胡。秧歌队演遍了临汾的大街小巷。观众人山人海,刘伍、张良波演《推小车》,好不热闹。
    杜子原名杜占奎,我一直把他称为“小大哥”和“小老八”,即八路军老同志。他1938年就参加了八路军,比我参军早10年,1944年就成为八路军358旅的连级干部。他与我是同乡,我是深县人,他是深泽人。1939年他在冀中时就入了党,政治思想非常进步。
    1949年初,我们开始西进后,二队编成了第一军文工团,杜子仍是我们的党支部书记。后来他调二师任宣传队副队长,梁良任队长,杜子又把我带到了二师。1950年在乐家湾,他和李占山介绍我这个毛泽东青年团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杜子调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制片厂任职。只要我一有机会,必定去看他。杜子多才多艺,能文能武,跳舞、唱歌、绘画、演剧等无所不能,并亲身参加了冀中平原游击战。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齐会、陈庄、百团大战及大同战役、绥包战役等战场上,都有他的身影。杜子同志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多次受到彭德怀的表扬,被彭德怀称为西北战场上的“小钢炮”。(晋绥军区120师《战斗报》有文报道)
    我们在临汾战斗剧社二队时,生活十分艰苦。杜子与我用裤子当米袋,到尧庙去背粮,我们每人负重在30斤左右。他不说苦,也不叫累,还鼓励我:“小二水,加油!吃饱了,我教你弹三弦。”他说到做到。弹三弦没指甲,他从皮挎包中掏出一把“地球牌”牙刷(这是当时的名牌),双手折断为我磨成了一个“三弦拨子”。当时我们吕梁第十军分区的小宣传员在新绛时一直吃的都是细粮,到了临汾后,天天吃小米,而且缺盐少菜。面对此情,杜子又从他的皮挎包里掏出了几块闪光的白洋(银元),到临汾鼓楼去买腌黄瓜,为我们改善生活。宣传员们说:“杜子无私,只有几块银元,也花在我们身上,真是个会带兵的老八路。”
    杜子能打仗,善宣传。记得我们到河津县后,他和朱东同志导演了话剧《英雄战胜了九股山》。他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为住在河津第一野战医院的休养员演出时,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杜子演兵像兵,他有兵的战斗生活。解放战争,保卫延安时,他亲历了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蟠龙镇、瓦子街及收复延安、西府等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与战斗。
    1952年后,杜子曾先后担任北影厂的党政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政治部主任等多个行政领导职务。先后担任了影片《停战以后》《早春二月》《青年鲁班》《浪涛滚滚》《粮食》《五彩路》《小二黑结婚》《红色背篓》《红雨》《南征北战》《千万不要忘记》《无名岛》《昆仑山上一棵草》等几十部影片的制片主任。他领导拍摄的《红花遍地开》《春天》《在毛主席身边唱歌》《技术革命之花》等,均受观众热烈欢迎。记得在青海我和战友们观看《耕云播雨》时,都非常高兴。后来杜子担任了北影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1978年任厂领导期间,他协助汪洋与各级领导,为北影拨乱反正、整顿组织、整顿纪律、重建生产秩序、振兴北影元气等,又做出了积极贡献。几十年的实践、战斗、工作中,充分证明我的老班长、副队长、党支部书记杜子是个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优秀干部。我为有杜子这样培养我健康成长的好领导,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杜子同志,安息吧!你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活在文艺界战友们的心里。晋绥军区战斗剧社和一军二师的同志永远怀念你。


    “橛子”声中爬六盘
                                     ——献给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在西北战场上,有一支非常活跃的文艺“劲旅”。这就是贺龙师长亲自指挥,在齐会南留路战役中歼灭了日本侵略军的精锐——吉田大队的八路军120师独一旅之“战力剧社”。
    解放战争时期,这支文艺“劲旅”,一直为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大西北而战斗着。
    1949年,我第一野战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关于“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下,迅速开始了向西北大进军。我军继陕中战役后,又在关中发起了扶眉战役。经过两个昼夜的激烈战斗,歼灭了胡宗南的四个整编军。毛主席致电彭总:“打胡胜利极大,甚慰。”
    是年7月上旬,华北第十八和第十九兵团以及西北第一野战军的第七军,同第一军的第三师,从太原进入陕西,由一野指挥。三师也回归一军建制。这时西北战场上敌我兵力之对比,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华北两大兵团的到来,我文艺“大军”的战斗力也突然猛增,在“大进军”中发挥了“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的战斗作用。
    向全国大进军中,当年的“战力剧社”曾一度被编入天下第一军文工团。为更好地坚持“为兵服务”和做好战场宣传与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的各项工作,“扶眉战役”前,军党委决定,“战力剧社”与军文工团第二队同时回归第二师的建制,命名为步兵第二师政治部宣传队(后改文工队),在队长梁良、党支部书记兼副队长杜子(占奎)、政治指导员杨采(国稳)、副政治指导员兼第二分队队长聂福祥与第一分队队长寇山(福年)同志的带领下,随军西进。
    当时,这支文艺“劲旅”仅有五十余名文艺战士。尽管人少,却很精悍。人人能歌善舞,可以说“打球照相、吹拉弹唱、布置会场、迎来送往”无所不能。人称“一专多能文艺兵,西北战场建奇功。”彭德怀给予高度评价,并誉称杜子是西北战场上的“小钢炮”。
    这支文艺“劲旅”,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闻名冀中。师(旅)政治部主任杨琪良、宣传科科长杨子祥等,都曾在抗战剧目《张家店》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特别是队长梁良同志。有一次我们正为部队演出《大家喜欢》(马建翎编剧),主角“王三宝”突然出缺,怎么办?大家正着急,只听剧务主任黄龙的催场锣声不停地敲击着,演出开始了。然而,出场饰演“王三宝”的人不是“老油条”了,是队长梁良。只见他不慌不忙,由别人提台词,他作表演,演得相当成功。贺龙师长也曾给过二师宣传队以很高评价。贺龙同志经常称呼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的名字,什么“小日本”“八格牙路”“张老头”“四大金刚”“土匪司令”等。在二师这支文艺“劲旅”中,不仅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高良,还有傅传作将军的警卫员、山西梆子板胡演奏员、服装保管员高保中。多数同志能文能武,演剧在台上,打仗在战场。在瓦子街战斗中,三弦演奏员李隽曾缴获过一挺重机枪。1948年的西府战役中,二师宣传队有力地抗击了马家军向陕甘宁边区的进犯。在扶眉战役誓师大会上,我们与一、三师宣传队的战友们于大王镇举着火把为全军演出了大秧歌,鼓舞了部队的战斗士气,保障了西北战场上最后一个大战役的胜利。
    大进军中,二师这支文艺“劲旅”,在平凉市与十九兵团文工团胜利会师。他们唱的歌是:“谁种的庄稼谁收割,谁栽的果木谁得果。我们流血抗战八年多,胜利果实谁也不能夺……”我们唱的战歌是:“挺进!挺进!向西安(宁夏)、向南京(青海)、向一切的蒋管区大进军。那里的穷苦老百姓,多年来受着灾难与苦痛,早就盼望着人民解放军去解放他们,上起刺刀勇敢向前进……”
    十九兵团的战友们听说我们是老“战力剧社”后,称我们是“老大哥”,并在甘肃平凉师范学校大院里为我们演出了大型话剧《见面》。该剧主题反映我军解放开封的战斗故事。
    当时,我们住在平凉东关梁良队长号下的房子里。之前我们在蔡家坡排演了大型话剧《人民的城市》。在十九兵团文艺战士的鼓舞下,我们在平凉东关房东院子里,赶排了《大庆功》《宿营》《家信》(刘连池编剧)及《回汉一家》《无敌三勇士》等一批新的剧(节)目。这实际上是一次“大进军”中的“文艺大练兵”。通过短期的“文艺大练兵”,同志们的战斗士气更加旺盛,决心用“一日千里”的行军速度,尽快把这些文艺精品送到部队与广大回汉群众中去。
    一天,梁良作了战前动员:“明天我们就要出发了,向兰州、西宁大进军!”大家前进在一条宽阔的公路上,歌声不断,热闹非凡。同志们把这种徒步行军称为“坐11号大汽车”(“11”即指两条腿)。行军途中,每到一地都有向群众宣传演出的任务。进至三关时,我们向群众宣传了《入城守则》和《约法八章》。第二天又向着宁夏的六盘山前进了。梁良说:“我们要爬过六盘山去,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不许有一个人掉队,为宁夏、青海人民的解放贡献力量!”副队长杜子说:“沿途可能有敌情,大家要做好战斗准备,提高警惕,太阳落山前,一定要爬上主峰。”
    六盘山坐落在宁夏的最南端,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过的最后一座高山,这是我们二师宣传队文艺战士们在西进中要去翻越的第一个险峰。大家互表决心:“一定要发扬红军作风,爬上六盘山的顶峰——米缸山。”
    走出三关,开始了爬山。行军作战爬高山,对我这个从华北到西北,经过“千里行军”的小老兵来说,并不陌生。但这次目睹六盘山,两腿有点发软了。昔日六盘山,交通很不方便,真有“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之感。几十丈高的大山,连个坡都不见,宛如一堵高墙,直上直下。满山荆棘,我们抓着沙蒿的根部,拼命向上爬着。爬到半山腰时,大家的“11号汽车”早就“抛了锚”。我对杜子说:“你是我的大班长,从山西到一军,一步一步跟着你,从不掉队,这次怕不行了,我的这辆‘11号汽车’一点油都没了。”副政指聂福祥看着我汗流浃背,没一点力气的样子,忙说:“小二水,加油爬,你这个小老兵可不许掉队啊!在军文工团时,刘伍团长时常夸奖你啊!”我说:“副指导员!这叫什么六盘山,一盘都不见!”话音刚落,梁队长大声喊:“同志们加油,上到山顶就看到六道盘了。”于是,“拉拉队”显威了。大家你扶我,我拉他,边爬进边喊着“加油!”“加醋!”也不知是谁说:“再加一瓣大蒜!”“六盘山像块大爬糕,我们要爬着吃爬糕!”这时,孙维藩对“老油条”(《无敌三勇士》剧中人名)于金凯说:“我喊飞机,看谁先坐!”我小声地说:“吐鲁番(绰号),你喊什么飞机,连坐汽车都是司务长吃饺子——没门,你还想坐飞机!”然而孙维藩真的喊了一声“飞机!”只听你争他抢地回答着:“我坐!我坐!”不知是李瑛还是廖敏智,操着浓重的四川话,突然喊了声:“橛子!”这时四川籍的龙袭位抢着答:“我坐!”一下子把陕北姑娘艾方琴、刘风华、李明义、包金兰、李婉荣、党润兴、李振兴和年龄最小的东北姑娘陈燕等几个女同志给逗乐了。艾方琴哈哈大笑着说:“龙袭位,你怎么累得糊涂了,连橛子都坐?”龙袭位说:“莫子见怪呀!只要能爬过六盘山,啥子都可坐啊!”接着,衷世贤、李隽、于蓓蕾、杜宏寿等男同志异口同声地说:“龙袭位真行!你这一坐橛子,我们就不加油加醋了,就能爬上山顶。”大家就在这样一片“橛子”声中爬上了六盘山这座海拔五千多米的山,没有一人掉队。
    我们坐在六盘山的顶峰,冷风阵阵,立即吹去了大家身上的汗水。这时,梁良队长向同志们讲述了当年红军登上六盘山时,毛主席挥笔写下《清平乐·六盘山》诗词的故事。他赞扬大家说 :“同志们发扬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真是‘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大约在六盘山峰(米缸山)休息了十五分钟,我们就又沿着弯弯曲曲的“六盘”山路开始下山了,终于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了宿营地——兴隆。
    二师宣传队在宁夏兴隆和西海固地区,为群众演出了大型眉户剧《血泪仇》等,后又在隆德、静宁、会宁、界石铺等,为群众演出了《大庆功》《大家喜欢》等节目,直至进军到兰州、西宁,真是“行军千里,演出不停”。二师宣传队不愧为西北战场上的文艺“劲旅”。
    我们经过数天的急行军,到达了目的地——西宁乐家湾。稍为休整,大家就前往湟中的塔尔寺参观,接着又赶排了胡可同志编剧的大型话剧《战斗里成长》。梁良扮演了我军一个营长,兰州姑娘焦玉琴扮演了营长妻(石头他娘),李占山同志(后升任队长)扮演了王有德。连同《大庆功》等剧(节)目,为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天下第一军的广大指战员进行了慰问演出,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特别记忆犹新、令人值得一提的是《大庆功》。该剧的演出有力地配合了我军在乐家湾大礼堂召开的“解放战争胜利庆功大会”。看过我们精彩的演出后,师首长王尚荣、颜金生、王万金、栗光祥、杜锦明、王韬等非常高兴,非常满意。李婉荣和陈燕在《大庆功》中饰演了两个年轻的少妇(现在称为军嫂)。李婉荣为其未婚夫绣慰问袋时唱道:“……砌上字扎上花,红线绳把口扎。”陈燕接唱:“一封书信捎呀捎给他……嘱咐保田哥,英勇作战,不要念着家。”后,观众的掌声接连不断。
    还有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场面。我和费文英、谢德寿、郭振英等是年龄较小的文艺兵,通常扮演儿童角色。当我们扭着秧歌顽皮地与剧中人王大娘逗乐时,引起观众“轰动”。剧中人王大娘的扮演者名叫王惠卿,是我们文艺“劲旅”中年龄较大的一个女同志。演出中,当她一个个指着我们几个儿童道白“叫你费,叫你费,大娘不在你们秧歌队”时,把师首长与广大指战员逗得捧腹大笑。首长们一面观看,一面议论:“王大娘这个角色演得太像了。”其实“王大娘”当时的实际年龄也才30多岁。
    在纪念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这个较年轻的文艺老兵,不禁忆起了西北战场上文艺“劲旅”的一些战斗历程和往事。这支文艺“劲旅”,在党的培养教育与关怀下,涌现出了许多军地文艺人才和高级领导干部,如人民音乐家华恩、李占山、范二水等,军旅画家傅恒学、郭西民、费文英、梁守义,女画家张淑燕、陈燕、李儒杰、董文慧,歌唱家刘风华,戏剧表演艺术家焦玉琴、韩燕青,电影艺术化妆师雷军、高挥,群众文艺研究家黄龙,舞蹈表演艺术家孙健萍,手风琴演奏家刘志兴,诗人徐广信等。还涌现出了王亭、王保振、刘孚、全友、梁良、杨采、杜子、程秀山、孙秋田、高济深、王宗吉、王维仁、马青、聂福祥、寇山、魏学信、孙维藩、张良波、刘毓章、衷世贤、张启民、赵之鼎、陈怀义、贾希孝、李圭、温明亮、武尚恒、刘允亮、李瑛、高良、高保中、尹振维、李菁、刘淑湘、郭振英、尚秀仁等一大批团、师、军、司局级优秀领导干部。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谨向英勇牺牲了的战友表示深切的怀念。
                                                                                                      2009年7月28日于宁夏吴忠市


    凯 旋 之 前
                          ——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而作(之一)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的东北地区。
    为保家卫国,保卫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旗帜,于1950年10月19日,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战歌,跨过鸭绿江,与英雄的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击败了美帝国主义。直打得美帝与17个仆从国组成的所谓联合国侵略军一败涂地。
    抗美援朝战争,我军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致使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军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认输。美军克拉克上将在板门店谈判时说:“美国上将在一个没有打胜的停战书上签字,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敌我双方于1953年7月27日正式停火。至此,三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那时,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第四团任保卫助理员兼政治干部助理员。欣闻停战了,我与战友们的心情一样,万分激动,唱起了“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战歌。作为志愿军的一员,深感自豪!
    停战了,和平了,心里想,我们很快就会回到可爱的祖国去了。只等上级一声令下,我们就凯旋而归。停战之后,撤军之前,我们一面提高警惕,一面加强戒备,战斗意志依然十分强烈。
    我所在的部队是志愿军归国的第三批。归国之前,我们部队在谷山郡沙岘里驻防。那时,一个心眼为朝鲜人民恢复战争创伤,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1956年我军修建了土木结构的营房(1955年住朝鲜民房),我们陆续搬进了自己新建的营房。那时,我在营建办公室工作。令人难忘的是1958年夏天,我们遵照上级命令,由沙岘里开往谷山郡(一座县城),开始完成一项较大的建设工程,为朝鲜人民修建谷山水库。我们一个团约三千余人,编箩筐,修扁担,打石夯,抬石头,好不热闹。据谷山人民讲:“谷山水库修好后,蓄水量很大,可灌溉全郡几十万亩农田。当年日本侵略军动用了十万余人,修了十年也没修成。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心为我们修好这座大水库,真是了不起。志愿军帮我们打走了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侵略者,而今又帮我们搞建设,这真是‘中朝人民亲如一家’。”当地群众高呼着“中朝友谊万古长青”的口号到工地进行慰问,有力地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劳动热情。我和战友们表态:“日本鬼子用了十万人,十年工夫也没修成谷山水库。我们要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保证朝鲜人民满意。”
    当时,我虽然身体单薄、瘦弱,年龄也刚刚20岁出头,却表了这样一个态:“要像在祖国大西北的青海省化隆一带挖金子时那样,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拿出挖金子的劲头,完成修建谷山水库挖、背、抬的土方与石方任务。”在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劳动中,累了,我就背诵毛泽东同志1951年1月19日给志愿军的指示:“中朝两国同志,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爱护朝鲜的一草一木……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一定会得到。”在毛主席的教导下,我与战友们团结一致,抢在先,干在先,不分昼夜,连续“战斗”了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犹如一日,我们把大水库的拦河大坝修筑成功了。竣工后,朝鲜副首相金一等领导率领慰问团,亲莅工地验收、祝贺。在广大指战员与当地群众一片欢呼声中,金一副首相代表金日成首相向我们颁发了“谷山水库”奖章,还送我们人人一份朝鲜丝绸手帕等纪念品。之后,谷山水库的哗哗流水声与谷山郡广大人民的鼓掌声、欢呼声把我们送回驻地——沙砚里。一路上,朝鲜人民赞扬中国人民志愿军既是战斗英雄,又是劳动英雄!


    友 谊 长 存
                           ——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而作(之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辉煌战果,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赴朝参战前夕,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同志亲自下达了《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又于1951年1月19日,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爱护朝鲜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的敌人而奋斗到底。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情一样……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就一定会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同人民军并肩战斗,在帮助朝鲜人民恢复战争创伤、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命令和指示。因而,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1953年7月27日停战以后,志愿军又与朝鲜人民军团结一致,对美国破坏停战协定的阴谋活动,作了坚决的斗争;同朝鲜人民亲密相处,亲如一家,在帮助朝鲜人民恢复与发展生产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朝人民用鲜血凝结起来的战斗友谊,似鸭绿江的流水,似长白山的高峰一样,万古长存。
    在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悠悠往事涌上心头。当年,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目睹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英雄的志愿军战士们,在“军队撤出,友谊长存”口号的鼓舞下,兴起了一个“人人为朝鲜人民多做好事”的热潮。似建自己家乡那样,帮助朝鲜人民兴修水利,修建住房,助民劳动等方面做出了惊人的成绩。战士们用质朴的语言,采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特别是凯旋前夕,中朝友谊形成了一幅感人的“惜别图”。阿妈妮、阿爸吉为欢送自己的中国儿女回国,不知流下了多少惜别的热泪;还有少先队员说:“叔叔,不要走,希望你们留下来!”更有的说:“朝鲜就是你们的家!”在凯旋途中,朝鲜少女们载歌载舞,把精美的慰问代送给战士们,还有大苹果,毛栗子……火车开动时,欢送的群众人山人海,一个个热泪盈眶,湿透衣襟……这一幕幕的动人情景,战士们用诗歌作了真实反映。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几首诗歌,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修谷山水库

    打起背包,到谷山“前线”。搞水利建设,战士要大干。
    向巨石开炮,与硬土奋战。建成大水库,灌溉谷山田。

    力量大无穷

    扁担穹成弓,抬土快如风。一座大水库,三个月完成。
    英雄志愿军,力量大无穷。为朝鲜人民,人人立大功。

    撤军前夕留纪念

    小小框子圆又圆,抬起土来真方便。
    日夜奋战为友谊,撤军前夕留纪念。
    欢呼声震天,水坝上为啥欢腾这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18 21: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五星 发表于 2017-1-17 15: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水战友.拜阅后很动人,在西安的冠山,陈燕.前年去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4-27 01:44 , Processed in 0.0607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