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5939|回复: 30

《两个小眼》(上、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2-2-13 18: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两个“小眼”是指四团作训股长张元弟——张小眼;五连副指导员李金伦——李小眼。之所以称他俩为小眼,那是因为他俩的眼睛确实不同于常人,明显的比一般人眼睛小,而且都是单眼皮、小个子,瘦骨粼丁,体重不足120斤,是标标准准的“三等甲级残废”。可别小看他俩眼睛小、个子小,但特点也同样突出,各有千载秋,都是四团不可多得的顶尖人物。
         先说张元弟,1958年入伍,四川达州人。先后任四连战士、班长、排长,团作训股参谋等职。该同志聪明好学,头脑敏捷,办事果断,有魄力,军事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创造出一等的业绩来,是同期入伍中的皎皎者。据说,在四连当班、排长期间,每次实弹射击均打9环10环,从来没有打过9环以下的。四连副指导员安庆洪(1959年入伍,河南淮阳县人)曾私下开玩笑说:“老张,你眼睛那么小,为什么每次射击总是打得那么好”?张说:“眼晴小怎么啦!眼睛小聚光,所以打得好。你的眼睛大,但不聚光,所以打不好”。我刚入伍时,他就是团里的作训参谋,一次在商丘庙台高地战术训练时,他给我们做示范,战术动作又快又好,简直象头活生生的小个老虎,看得我们目瞪口呆。在场人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
         标图作业更是他的拿手好戏,不仅标得快,而且标得准。据说有一次军首长召集全军的营、团干部布置军事演习,军首长在上面讲,他拿着地图、标图工具在下面记,军首长刚刚讲完,他的一份首长决心图就标出来了,而且准确无误,又美观又整洁, 受到与会者的高度称赞,啧啧称奇,被誉为全军一流的作训股长。
    再说李金伦,1960年入伍,湖北随州人,我入伍时他就是五连副指导员,别看他个子小、眼睛小,可军事技术十分了得,射击、战术、剌杀、投弹,样样都很突出,是1964年军事大比武中的尖子。尤其是军体技术最过硬,单、双杠完全可以跟正规体操运动员比美。据说,单杠一至五练习,他可以一次连续做100个动作,四团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人超过这个记录的。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李金伦被调到湖北葛州坝支左(当时叫330工程),支左回来后被提升为五连连长(因部队当时在家主持工作的有一套班子,支左干部回来后系超编人员,所以实际上没有到位,多出的干部被分配到司政后机关帮助工作),李被安排到作训股。
          张、李由于在一个部门工作,朝夕相处,同出同进,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加上他们的年龄、资历都差不多,性格比较豁达乐观,相互之间又喜欢开个小玩笑,亲热得象弟兄一般。那时部队中流行一种歌曲《男声二重唱》,是反映两名汉族、维维吾尔族解放军战士共同生活,共同训练,团结互助、友好情感的,广播里经常唱这首歌,部队很多干部战士都会唱。歌词的大意是:“你叫王小义,我叫买卖堤,我们俩个一般高,个头差不离……”。作训股副股长杜顺海(1960年入伍,河南扶沟县人)机灵一动,把这首歌改编为张、李二重唱。“你叫李金伦,我叫张元弟,咱们俩个眼睛小,个头差不离,长得瓜子脸,瘦得剩张皮,俩个经常在一起,好象一对亲兄弟,一呀一呀一对亲兄弟……。”每当唱起这首歌时都会引来战友们的一阵哈哈大笑,这张、李二人倒也豁达大度,不予计较,总是一笑了之。
    (待续)


    138292138292 138292 [/img] 3 3 3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0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2-2-13 19: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金伦大比武前就是投弹能手,我当新兵时他给我们表演投弹。

    138623138623 138623 [/img] `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2-2-13 20: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还真有其事,我只是听说,并没有亲眼见过。

    [url]  ╩ ╩

    该用户从未签到

    何源坤 发表于 2012-2-13 2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部队有投弹投70多米的。

    [url]  I I I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0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2-2-14 09: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彭本炎 他的单杠也不错的。大车轮玩得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2-2-14 10: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步兵团投弹70多米的确实有好几个,但不是很多,据我所知四团投弹70多米,老一代名气最大的是五连排长曹振邦,1961年入伍,入伍前是大学文化,新一代名气最大的是四连班长徐伦三(后来提为六连连长),张天富也应当算一个,不过70米还差一点,是当参谋时创造的,当了首长后,没见他投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2-2-14 1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听好多人讲过这话。尤其是64年入伍的那批兵对他最佩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12-2-14 14: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
          很幽默,很精彩的军营趣闻。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0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2-2-14 14: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彭本炎 我是亲眼所见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18:42
  • 签到天数: 339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钟豪仪 发表于 2012-2-14 17: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谢文胜 发表于 2012-2-14 19: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文章,幽默的故亊。真值得一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2-2-14 20: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哥鼓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2-2-15 15: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22-2-13 10:45 编辑



                         《两个小眼》    ( 下)

          1974年5月上旬,四团在山东曹县黄河故道搞“三打三防”军事演习,名义上是九连,实际上全团都参加了,准备接受彭绍辉副总参谋长的观摩和检阅,营区除少数主持日常工作人员外,其余绝大部分都到了演习前线。张、李二人作为这次演习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自然不能例外。五月五日下午,团收发室收到李金伦夫人发给李的一份加级电报,大意是说:五月七日到达部队,随同一块来队的还有同乡战友、卫生队医生张金钟的夫人及两家的小孩,请务必于7日下午二时许到火车站去接。这封电报是发到商丘营房的,因李当时在山东曹县演习前线,不在商丘,只好派专人把电报送到前线去。张元弟股长看到这封电报后,心里突然一亮,马上打起了小九九,决定跟他开个小玩笑,把电报上的到达日期改动一下,向后推迟几天。这封电报是用铅字打印的,黑色阿拉伯字。具有“橡皮参谋”之称的司令部机关人员经常标图作业,个个都是涂改的高手。这张股长更是技高一筹,高手中的高手。只见他连忙找来橡皮和小刀,先用小刀在电报上轻轻一刮,后用橡皮轻轻一擦,然后再用母指甲轻轻一磨,将被刮过的地方打平,尔后再用黑色铅笔将“7”字-改为“9”,如果说不仔细看的话,还真不知道这份电报被改动过,原封不动的将这封电报装好交给李金伦。司、政、后机关人员当时都吃住在一块,除了隐瞒李金伦一人外,其余个个心知肚明,就是不漏半点口风,都等着看笑话。当时我们军务部门的人手少,我又是新参谋,在这次演习准备阶段基本上是两头跑,既要负责演习中的哨兵勤务、安全防事故工作,又要兼顾股里的日常工作和司令部值班室的值班,到曹县时正巧看到那一幕。张股长虽说在电报上把家属来队时间由7日改成9日,也没有对李说破,实际上在具体行动上已经提前为李作了周密的安排,让他5日下午就跟我一块返回商丘,提前为家属来队做好准备,并当面对李说:“你先回去接家属,演习中的事你就不要管了,也不要再来曹县,这里的工作一切由我们负责”。实际上是暗示他准时去接家属。
         7日下午二时许,李、张二夫人乘火车正点到达商丘火车站,下车后却一直不见李金伦、张金钟的身影,她们俩人各带两个小孩,手上牵一个,怀里抱一个,大人小孩的换洗衣服、生活用品,大包小包好几个,如果说不去人接的话,根本就没办法走。那时候没有手机,打电话也很不方便,即使打电话也根本上找不到人,更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心里那个急呀简直没办法形容。俗话说:人等人急死人,她们在火车站等了大约两个多小时,还是没有一点来人的迹象,也不知还要继续等到何时为止。于是,俩个女同志一商量,决定留下一人看孩子和行李,另外一人快速赶回部队找人。当李夫人上气不接下气的来到团司令部值班室时,已经浑身大汗淋漓,怒气冲冲,满脸胀得通红。那天恰巧是我值班,我立即安排多人四处帮助寻找,同时电话通知卫生队,让他们寻找张金钟,尽快到火车站接人。谁知他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找了将近个把小时,还是不见他们的人影子,李夫人急得直跳脚。此时,我当机立断,快步来到特务连,安排两名警卫员,用架子车到火车站将她们安全接回。
         李,张二夫人偕同警卫员带着小孩刚刚走进营区,来到值班室附近时,正巧李金伦归来,李夫人怒火冲天,气不打一处出,当着我们的面跳起脚来把他臭骂一顿,李大气都不敢出。他本来平时就有点惧内,这次又背了理,哪里还敢说三道四。据说李夫人年轻时性格泼辣,聪明能干,长得一表人才,是一名公办小学教师,。在恋爱期间,开始时对李看不上眼,主要嫌他个子太矮,直到李提升为干部后才勉强同意结婚。当李夫人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李这才委曲得象个孩子似的申辨说:“你电报上不是说9号来吗,怎么提前来了”?李夫人气呼呼的说:“你再睁大眼睛过细看一下,到底是7号还是9号”?这时我走上前去对李夫人说:“嫂子,别怪他,是战友们跟他开玩笑,私下把到达日期改了,老李并不知情,他一直蒙在鼓里”。遂把改动电报的前因后果简单对他们述说一次。李金伦这才如梦初醒,连忙拿出电报仔细端详,发现了确有改动的痕迹。说:“啊!怪不得的,原来如此呀”!说得在场人全都笑起来了。李夫人说:“战友们虽说是开玩笑,不过这玩笑也开得大了一点,你们笑得倒是痛快,只是害苦了我们俩个女同志啊”。不用说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后记】各位战友:在编发这篇稿件后,惊悉本文中的主角张元弟同志于去年因病不幸去世,顿感震惊、悲痛和惋惜,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好领导,好战友,对此,特向老股长张元弟同志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请看下集:开枪风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4 00:47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2-2-15 18: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帅可以在军营记事里编一段,机关杂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2-2-15 18: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还没考虑成熟,先编几段再说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谢文胜 发表于 2012-2-15 19: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韦丽丽 发表于 2012-2-15 21: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听军营小故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12-2-15 22: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趣文下篇,很有味道,军旅恶作剧,写得有声有色!文末加注,怀念战友,可见老彭人情味浓,好人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9-18 08:34
  • 签到天数: 390 天

    [LV.9]以坛为家II

    陈北平 发表于 2012-2-16 09: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彭参谋的文章就是过瘾,盼继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2-2-16 09: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5-14 11:25 , Processed in 0.08389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