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调整装载找平衡 1972年的夏天,部队组织了一次千里野营拉练。当时,部队从豫西向豫东返回。第三天下午,马遇芝副团长找到我交待任务:“你从明天开始,到管理股负责机关行军携带的物质运输,确保机关人员的生活物质按时到达目的地,以保障机关拉练的正常运行。”我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宿营后,我顾不得一天行军的疲劳,匆匆来到管理股了解情况。这时管理股负责机关物质运输的马车尚未到达,直到半小时后他们才匆匆地赶到宿营地点。 按说马车应该比步行的部队到达早一些,为什么还晚到呢?由于他们的晚到影响到炊事班推迟做饭,被褥没有按时运到,机关也不能及时安排休息。原来,前几天每天都是如此。所以,马副团长才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我,希望我能够改变这个被动的局面。 我首先找负责物质运输的管理股管理员王惠如了解事情的原委。他告诉我:“运粮食的马车超重,拉车的3匹骡马都有些吃不消,因而动作慢太慢;运被褥的马车又超高,被褥又不好捆扎经常被甩下来,不得不重新装载加固。每天在路上要折腾无数次,弄得大家是人困马乏,赶车的驭手也有情绪。”我了解情况后告诉他:“明天你继续装载,有问题我们再一起想办法解决。” 第二天马车很快就装载好了。刚刚把马车赶出宿营的村庄,装被褥的车几经摇晃又散架了。这时,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装载。几个人看到这样,都老大不高兴。几天来他们都让这马车折腾够呛,今天又出了老问题,脸都像苦瓜一样拉得长长的十分难看。然而,拉粮食的马车虽然是三匹骡马在拉,仍然很吃力。 这些情况我看在眼里想到心里。这并不是大家的错,我并没有埋怨大家。而是在想如果能找到两车物质的平衡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我指挥驭手一起重新装载。首先,告诉他们:“我们现在辛苦一点,争取做到一劳永逸。以后按照我的装载方案装车。如果不彻底解决装载问题,这一路我们就有吃不尽的苦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想办法,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听我这样说,开始有了信心,都觉得如果能够辛苦一阵子,做到一劳永逸岂不是好事吗?再说现在必须重新装载否则不能行动。埋怨也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我让大家把运被褥的马车全部卸完。然后,把粮食匀了一半到装被褥的车上。再把被褥也一分为二,两个马车平均分配。这样一来两个马车的重量平衡了,马车的高度也降下来了。 尽管这样物质装载的重量与高度匀称了。但是,并没有解决被褥的装载与捆绑的问题。原来,机关人员的被褥都是捆成长1米,宽约40公分,高30公分的长方形行李卷。过去都是横着摆放在马车上,由于马车前后距离长,难以捆扎紧。后来改变了摆放的方向,每一排用粗绳捆扎结实,然后再顺着马车的方向捆扎两道。这样加强了牢固的程度,被褥再也没有散架了。 由于我们研究装载,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节省了中途装载的时间,马车的速度也加快了。我们每天都能提前赶到了预定休息的地点,驭手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次全团行动只有这两辆马车,其他的骡马都跟随部队行动。部队和骡马可以走小路,马车必须走大路。每天只有在宿营的时候才能马车才能与部队在一起。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自己做饭。我跟王管理员商量:我们只有6个人,两名驭手大休息要喂马,其他人负责买菜做饭。并且把饭菜端到他们跟前。因为驭手喂马不能离开,他们赶车也很辛苦。半天车赶下来,手臂也是酸的。 赶车的驭手看到我们这样对待他们,心里也非常高兴。出发前的对立情绪全都烟消云散了,一路上有说有笑。 后来这个管理员成了我有好的朋友之一。他在行军的前三天每天一到宿营地就挨批评,自己也没有好办法解决,只是干着急。没想到你一来就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从这天以后,我们每天都能按照指挥所的要求,提前到达预定的宿营点,确保机关生活的需要。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138901138901 138901 [/img] ミ ミ 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