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5026|回复: 38

开封岁月之二、 救 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4 17: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5-1-24 17:47 编辑

             
           开封化肥厂有六炉六机,好几条生产线,流水作业,自动化程度很高,平均每五秒钟出一袋化肥。如果说开足马力发展生产的话,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开封又地处中原,不愁销路,前景广阔。只要经营得法,应当说该厂是开封地区的第一富裕大户。可惜一场文化大革命,造反夺权,长期停产,或开开停停,把该厂搞得乌烟瘴气,要死不活。直到我们去了以后,通过工作才逐渐恢复生产,第一次开满六炉六机。全厂干部群众和军管会都非常高兴,奔走相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开大会庆祝,还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喜,给毛主席发致敬电。然而好景不长,最多只管了一星期又停产了。
           该厂有个硫酸车间,硫酸味特别重,全厂都闻得到,距离越近,这种感觉越明显。一九六九年三月初,笔者由二排五班调到三排九班任副班长,班长是刘光荣(1964年入伍、武汉市江夏区人)。就住在机修车间楼上,毗邻硫酸车间,每次从那里过去过来,鼻子眼睛均感到明显不适,那时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浓,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时间长了肯定对身体有影响。我们这些当兵的只是在那里临时住一段时间都感到受不了,可以想象该厂那些工人长期坚守工作岗位,一年四季都是如此,不离不弃,是多么的不容易。
           该厂有个造气车间,是生产化肥的必备原料和工序。尽管该厂长期开工不足,但造气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因此,气源过剩,多得不得了。那时人们还不知道使用煤气,也不懂得因旧利废,工厂职工做饭、烧开水全部都是用蜂窝煤,没有任何人使用过煤气。造气车间造的气除用于工厂生产外,其余用于供工厂冬天采暖和职工家属洗澡。全厂每个办公室都安了暖气管,日夜供气,包括我们驻军也不例外,一进入冬天就开始供气取暖,从没停止过。厂里除建有专供百人以上同时洗澡的大澡堂外,各车间又分别建了若干个小澡堂,一天到晚总有热水,随去随洗,一年四季不断,也不收钱,极为方便。多余的气全都被放掉了,浪费惊人。那时我们经常看到化肥厂各处下水道到处都在冒烟,到处都是热水,还不断鼓水泡子,大家都知道这是工厂废气排出后造成的。
           该车间还有一数十米高的大烟囱,一天到晚黄烟不断,色度较浓,有气味。据说,有一日本代表团来厂参观访问时,见到到这股浓烟后大惊失色说:“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回收呢?浪费多可惜呀!他相当于手里拿着五元钱的票子不停的往外扔”。要知道我国六、七十年代的五元钱不是现在的五元钱,那时的五元钱还是相当值钱的。可惜我国那时还没有这个技术,没有办法将这种黄烟回收利用。又不愿意放下架子虚心向别人请教,宁可浪费,也不好事他人,我想,这可能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共性吧。时隔40年后,也不知这一问题现在解决了没有?
            一九六九年初春的一天半夜,我们从睡梦中惊醒,说是造气车间失火,我们连忙爬起来,连衣服都顾不得穿,拿着脸盆、竹扫帚、拖把等,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场,这时,见到造气车间火苗乱窜,火势很猛,浓烟滚滚。房屋四周不远处有很多工人站在那里看热闹,却没有一个人上去救火。口里不停的大声喊着:“解放军同志,快!快!快”!我连官兵二话不说,立即上去扑打。约三分钟后,很快来了两部消防车,巨大的水龙头搞得我们满身、满脸都是水,衣服几乎全部湿透。为了救火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没有一个人退后。经过消防队员和全连官兵近20多分钟的共同努力,终于将大火扑灭。但车间房顶上的火却因房屋太高,水枪够不到而没办法扑救。这时有些战士就准备沿着墙壁徒手往上爬,刚刚爬了几步,其钢筋还有些烫手,站立不住,感到有些受不了。连队干部见到后连忙说:“算了,算了,不要爬了,安全第一”。将车间气源切断后,也懒得管他,只好让它自燃自灭。这时我们才发现,造气车间的房子跟其他房子结构完全不一样,全部是钢材、钢筋焊接而成的,如果说是木制结构、有门窗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救火结束后,大家就在厂内澡堂子里洗了澡,才回家上床休息。次日清晨,厂里动员数十名职工家属前来帮助全连干部、战士洗衣服、洗被子,大家都感到心里热乎乎的,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但也有战士对昨晚部分工人站在那里看热闹,没有参加救火而耿耿于怀。私下议论纷纷说:“化肥厂的工人也真是的,好象救火就是我们这些当兵的天经地义的责任,与他们完全不相干似的,他们只是站在那里干咋呼,口里喊解放军同志快、快、快,而实际上自己却不参与,袖手旁观,确实令人费解”。但也有同志说:“这很正常,因为他们现在都有家有口,又是家中的顶梁柱,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他们当然不愿意冒那个风险。不象我们当兵的,强调奉献精神,模范作用,再加我们本身都是单身汉,无牵无挂,敢作敢为,没有后顾之忧,才敢义无反顾的往前冲”。笔者认为:事隔40多年重提此事,这种现象在社会上相当普遍,也很正常,如果说大家都有无私奉献,赴汤蹈火的精神,就不会象现在这样大张旗鼓的提倡和表彰见义勇为了。

    (请看下集: 游  泳)

                                                                 2015年元月24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5-1-24 18: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冲锋陷阵是解放军的本分,所以,他们自然就希望解放军身先士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18 21: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五星 发表于 2015-1-24 18: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有事,战士冲在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4 1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5-1-24 18:23
    冲锋陷阵是解放军的本分,所以,他们自然就希望解放军身先士卒。


    你说的不错,说明他们相信依靠解放军,如果说我们不在那里,也许是另外一种情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4 19: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五星 发表于 2015-1-24 18:30
    只要有事,战士冲在前,


    这都是部队这所大学校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谢老领导关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8 14:11
  • 签到天数: 6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马有德 发表于 2015-1-24 20: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不是你们这些英雄们赴汤蹈火,本车间全部烧光不说,周围的房子也会遭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6 19:2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胡作凯 发表于 2015-1-24 2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人民群众很信任解放军。关于化肥厂的费气回收利用问题,小日本技术一直很先进,但对我国是封锁的,当时我国穷技术买不起,现在我国回收利用费气当然不成问题,我国的科学技术在好多领域赶上甚至超过日本,但在环保方面日本仍领先。你下一集是在龙亭湖游泳吧?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余敦山 发表于 2015-1-24 2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中国军人的本色,也是人民信赖的原因。化工厂火灾不同于民房火灾,是不允许随便用水浇或扑打的,如果是油或化学原料,用水去灭火,无异于火上浇油,扑打会越打越大,等于放火。酸碱物失火用水可能加快反应,更危险。电气着火用水,危害更大,千万不可。化工厂的消防员是专业的,只有搞清燃烧物后,才决定用干粉、泡沫、水、炮打等方法。化工厂的工人应当是知道的,不能随便用水或扑打,也许这也是“见火不救”的原因之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5-1-25 09: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4 19:32
    你说的不错,说明他们相信依靠解放军,如果说我们不在那里,也许是另外一种情况。

    为是他们学习解放军的大好时机,让解放军表现给他们看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15-1-25 09: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封化肥厂当年在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好,那年黄陂化肥厂组建,我弟弟还去开化学习了一段时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5 1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有德 发表于 2015-1-24 20:12
    若不是你们这些英雄们赴汤蹈火,本车间全部烧光不说,周围的房子也会遭殃!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5 10: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作凯 发表于 2015-1-24 20:35
    那时人民群众很信任解放军。关于化肥厂的费气回收利用问题,小日本技术一直很先进,但对我国是封锁的,当时 ...

    你说的很对,准确的说是潘杨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5 1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敦山 发表于 2015-1-24 21:09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中国军人的本色,也是人民信赖的原因。化工厂火灾不同于民房火灾,是不允许随 ...

    这里不是化工,是废气引起的。一是我们那时根本不懂,只知道猛打猛冲,二是大火是沿着房屋四周烧,我们只是在房屋外面扑打,根本上不敢进到房屋内面去,否则,后果严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5 10: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5-1-25 09:18
    为是他们学习解放军的大好时机,让解放军表现给他们看看。

    当时解放军的形象和威信在人民群众中确实很高,他们也很信赖,这是不争的事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5 1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5-1-25 12:23 编辑
    汪振全 发表于 2015-1-25 09:44
    开封化肥厂当年在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好,那年黄陂化肥厂组建我弟弟还去开化学习了一段时间。

    啊!当时不知道。如果说知道的话,我可以当向导。不过厂里当时有好几个工人是黄陂人。开始并不认识,是听口音才知道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余敦山 发表于 2015-1-25 13: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5 10:25
    你说的很对,准确的说是潘杨湖。

    半仙肯定是到潘家湖玩水去了,弄了一身黑,至今洗不清,老让枉挣钱抓把柄{:soso_e11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5-1-25 13: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5 10:34
    当时解放军的形象和威信在人民群众中确实很高,他们也很信赖,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不就对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余敦山 发表于 2015-1-25 13: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振全 发表于 2015-1-25 09:44
    开封化肥厂当年在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好,那年黄陂化肥厂组建我弟弟还去开化学习了一段时间。

    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好,连老二也排不上。“一五”期间,苏联援建156项大工程,其中有两大化肥厂:一在兰州(今属兰州石化),一在吉林市(今属吉林石化),主产硝酸氨、甲醇等,可制硝氨炸药,有军工任务,算半保密厂。之后,我国仿造了两个化肥厂,规模小些,产品也少一些,一个在太原西南郊,一个在开封东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5 14: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敦山 发表于 2015-1-25 13:13
    半仙肯定是到潘家湖玩水去了,弄了一身黑,至今洗不清,老让枉挣钱抓把柄

    这回叫你说对了,确实是玩水了,那潘家湖的水叫我们吃尽了苦头,何止是黑,还浑身皮肤发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2
  • 签到天数: 29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25 14: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敦山 发表于 2015-1-25 13:40
    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好,连老二也排不上。“一五”期间,苏联援建156项大工程,其中有两大化肥厂:一在 ...

    啊!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12 09:03 , Processed in 0.0622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