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1998|回复: 8

嘉兴机场轶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9:57
  • 签到天数: 255 天

    [LV.8]以坛为家I

    四团黄世祥 发表于 2015-4-13 21: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四团黄世祥 于 2015-4-13 21:47 编辑

                                                            嘉兴机场轶事
          1975年1军与20军换防。这是一次非战争因素的调换防务,原因是当时浙江派性严重,驻浙部队又各支持一派,浙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军队换防。1军与20军对换防务,听说南京军区下属的几个省军区、要塞区也进行了换防。中央要求新入浙部队不得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不得介入地方派性,以便中央解决浙江问题。
         四团5连当时在河南开封施工,接换防命令后,立即返回了商丘。5月底直接到了嘉兴,接防了嘉兴机场。嘉兴机场隶属空5军,驻有航空兵84团、86团,装备歼-6战机。5连接管了原20军驻机场连队留下的10多头大猪,500多只鹅,60亩长势良好的水稻。5连前几年搞训练,搞施工,副业收入几乎为零,连队十分空虚,这次换防是赚了,发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收的水稻没交一粒给国家,全部用来养猪、养鹅、自吃。种晚稻时,又扩种40亩,堆放在饭堂的粮食像小山一样。
          开始,我们和空军没有往来,反而相互都有些猜疑、防范。看电影时,我连全副武装到场,子弹带都背着,只差戴钢盔,而且不坐中间最佳位置,害怕被空军包围,被解除武装,其实,我们都是共军呀!连队的战备预案明确到班、战斗小组,我班就是油库,说是在非常情况下要摧毁油库,有些班负责一个机窝,说是在非常情况下要把飞机击毁在起飞之前。这预案演练过很多次,怪紧张的。
          和空军的交往是从老乡交往开始的。我记得有次看电影,我们几个江津兵边看电影边用方言议论,旁边有空军战友听了口音,问我们老家是那里的,我们告诉了他们,同是也得知他们是四川达县的,相互告诉了姓名,所在分队,相约周末到空军战友处玩。周末,我们如约而至,空军战友盛情款待,玩得非常愉快。如此一来二往,我们成了好朋友、好战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军的交往越来越多,猜疑越来越少,防范没了。此后,陆军连和空军连队的篮球赛几乎每天都有,双方切磋球艺,增进了解,增强友谊,成为好朋友、好战友。此后,每逢节假日,都会看到三三两两的着上下一身绿军装和着上绿下蓝军装的战友在一起玩耍,谈笑风声,其乐无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直到5连调离嘉兴机场。5连到机场时,20军驻机场连队留下善后人员不足10人到门口欢迎我们,没一个空军官兵到场欢迎。撤离时,空军嘉兴机场组织了欢送。
          1975年,邓小平在主持中央工作,主持军委工作,对各行各业进行整顿,对军队进行整顿。好事刚开头,“四人帮”就开始向邓小平发难。在5连,也有几位受“四人帮”思潮影响的人,据说,他们和浙江的翁森鹤,上海的王秀珍、徐景贤挂上勾,还有马天水。要把斗争矛头指向邓小平,叶剑英。
          翁森鹤当时是浙江省革委副主任,是王洪文跨省联合的把兄弟。据说,毛泽东曾说:“老中青三结合,青要好的,不要聂元梓、蒯大富、翁森鹤这样的”。王洪文在传达毛指示时,有意漏掉翁森鹤:“老中青三结合,青要好的,不要聂元梓,蒯大富这样的”,让翁森鹤多得势了些时候。王秀珍、徐景贤同为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是和王洪文一起造反起家的, 是“四人帮”在上海的代理人。我连那几个人不知从那里弄来王秀珍、徐景贤、马天水等人攻击、诬陷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代革命家的材料。记得马天水在材料中说,邓对马说“北京有熟人吗?”马说:“没有。只有原来在上海工作过的几个人。”邓对马说“今后到北京,不要去找他们,来找我。”马天水说邓小平在收买拉拢他。粉碎“四人帮”后,马天水被定为 “卖身投靠四人帮的那个老干部”,恐怕跟这材料不无关系。
          我的5连那几位朋友、战友,他们也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然后,向连队请假,说是到总政治部上访,反映情况。连队不敢批假,请示上级,上级也不敢准假。在这情况下,这三人在1976年某月某日凌晨不假出走。连队组织人员对车站、码头进行了拦截、寻找,无果而归。
         几天以后,这三人都回来了。各级都没有给三人任何处分。我想,当时恐怕还不敢给他们处分。因为,“四人帮”还在台上,还正得势,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未见分晓,三人手中还有总政给的回复。 我见过那个回复,是用总政小便笺写的。内容大致是肯定他们向上级反映情况的行为,没有邀请他们参加什么会的内容。近四十年了,这事我还记得很清楚,这三人的姓名,籍贯,入伍年限都记得。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言行,已经成为过去,让这段历史尘封吧!
          当时的政治环境如此,这事是不足以为奇的,当年因“反潮流”而红极一时的,大有人在。这三人也算不上政治投机分子,充其量是想出人头地而也,只是行为有些偏颇。往事如烟,历史已经成为永恒!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让后人去评价吧。这几位战友都还健在,个中得与失,他们最清楚。我希望他们松下包袱,面向未来,衷心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1971年,毛泽东主席巡视南方,在杭州停留后,接见包括陈励耘【原空5军政委】在内的浙江党政军负责人,尔后突然离开杭州,直达上海,浙江党政军负责人一个都未接到为毛泽东送行的通知,打乱了林彪死党谋害毛主席的计划。5连在嘉兴机场执勤时,嘉兴机场有一架轰炸机3710号,林彪死党准备用这架飞机轰炸毛主席乘坐的专列,这架轰炸机是经过改装的,机翼上加了火箭炮。浙沪铁路经过嘉兴后,往嘉兴机场有一条专用支线,直通油库,专为嘉兴机场输送航空煤油。前面提到的到总政上访那3人,就是从这条线走的。林彪死党准备袭击毛主席专列的地点也就在此地,袭击专列后,引起油库燃烧、爆炸,破坏现场,毁灭罪证。以后那种机型淘汰,发动机拆下来给海军造军舰用,3710号一直没拆,并有卫兵昼夜守卫,直到5连撤离机场时,那架轰炸机还停放在那里。

         在揭批林彪死党罪行中提到,林立果私自学习驾驶坦克,为武装起义作准备。其实,那辆坦克是空军用来空对地射击训练用的。26岁的林立果出于好奇,去开了开坦克,成了抹不掉的罪名。那辆坦克我们也去摆弄过。5连撤离机场时,那辆坦克也还摆在那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5-4-13 23: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价值的史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15-4-13 23: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1975年1军与20军换防。这是一次非战争因素的调换防务,原因是当时浙江派性严重,驻浙部队又各支持一派,浙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军队换防。1军与20军对换防务,听说南京军区下属的几个省军区、要塞区也进行了换防。中央要求新入浙部队不得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不得介入地方派性,以便中央解决浙江问题。”

           回复: ——你说的这个,只是当时为了顾全大局对换防部队所做的一般性教育动员,是现象而不是实质,是中央基于当时局势防止空军出现叛乱的一种战略应对措施。此前的历史背景是:空军在林彪死党的控制下很不正常,林彪反党集团在阴谋发动谋害毛主席、企图颠覆现有政权时,依靠使用的主要力量是空军,吴法宪是空军的老总,林彪的儿子林立果年仅26岁,却与空军高层有相当密切的联系,他动辄敢骂敢吼,吴法宪之流唯听是从,没人敢“翻洋”。71-9.13林彪仓皇出逃坠机事件发生后,按照中央及中央军委部署,当时及后来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全国各地军用机场均被陆军部旅及高炮部队控制,换防之前,我们一军高炮营(后来17军被中央军委撤销后,其高炮营与一军高炮营合并改编为军直高炮团,此为一军自抗美援朝以来第4次组建高炮防空团,这是后事。)就曾受命驻扎郑州机场。正如你文中后面所说的“我们和空军没有往来,反而相互都有些猜疑、防范。看电影时,我连全副武装到场,子弹带都背着,只差戴钢盔,而且不坐中间最佳位置,害怕被空军包围,被解除武装,其实,我们都是共军呀!连队的战备预案明确到班、战斗小组,我班就是油库,说是在非常情况下要摧毁油库,有些班负责一个机窝,说是在非常情况下要把飞机击毁在起飞之前。这预案演练过很多次,怪紧张的”现象,其实这就是当时预备应急的战斗任务。我们军直高炮团换防到嘉兴后,在附近不远处几座仓库库房墙面上,还看到过间隔一定距离打的好几个小孔,后来才知道是不明真相的XX军防化连打的孔,是为了使用火箭筒袭击毛主席专列专门做的战前准备,谁知毛主席神机妙算,似有先兆,未到嘉兴又命列车中途返回到杭州至绍兴的诸暨路段。那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令人寒心的日子。如果不是毛主席洞察秋毫,用兵如神,加上许世友司令员密切配合,积极侦查,及时识破林彪集团林立果小分队“571工程”的叛乱阴谋与计划,保障了毛主席在错过这一危险时段后,于9月12日深夜从上海安全返回北京,后果不堪设想。

           你们在嘉兴机场时,嘉兴机场部队也是有电影组的,我们后来与他们也很熟,彼此玩得很好,他们还请示领导让我们登临飞机近距离参观,满足了我们一睹战斗机真容的好奇心。但是当时有一个时期他们是不能直接领电影片放映的,而是由我们一军军直高炮团和嘉兴111野战医院电影组轮流去机场放映,名曰“慰问空军某某兄弟部队和守卫机场执勤部队”,就是我们去完成过的,我们当时只知道是四团,还不知道是你们五连呢。你们在那个机场时,机场一直没有出事,大概是你们撤离后不久,正是台湾国军少校黄植诚弃暗投明,驾驶飞机投奔大陆没几天,嘉兴机场就有一个飞行员(据机场放映员后来私下秘密告诉我们说是中队长)驾机飞到台湾去了,那几天机场停飞,搞得很紧张。这是冷战时期,国共算是政治上“意外打了一个平手”。


           历史至此告一段落,你说得好,都是共军,团结万岁!军队团结,铁壁铜墙,固若金汤;军民团结,犹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15-4-14 0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黄,你写得很好很祥实。而且文笔也非常棒。机场其实有许多东西可写,我听说过一些不过我的记忆没你好,加上手上总有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帖子可写,所以就没顾得上。继续写我很喜欢读这些帖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9:57
  • 签到天数: 255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四团黄世祥 发表于 2015-4-14 07: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铭志 发表于 2015-4-13 23:52
    引用:“1975年1军与20军换防。这是一次非战争因素的调换防务,原因是当时浙江派性严重,驻浙部队又 ...
             谢谢杨班精彩点评。领教了,再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毛海根 发表于 2015-4-14 08: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好  不知道你认不认识特务连的黄文玉战友 是你们江津市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9:57
  • 签到天数: 255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四团黄世祥 发表于 2015-4-14 10: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海根 发表于 2015-4-14 08:12
    楼主你好  不知道你认不认识特务连的黄文玉战友 是你们江津市的

    毛领导好,黄文玉我认识,但多年不见,不知近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1
  • 签到天数: 297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4-14 11: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祥战友对连队情况写得比较祥实,但对后面问题则出入较大。1、当连里发现他们准备到总政上访后,及时向团里报告,团首长明确表态说:不予支持,不准进京,这一条当时是非常明确的,而且团领导意见完全一致,没有任何一个人支持他们。2、他们私自乘火车进京后,连队及时向团里作了报告,尔后层层上报,并通过有关部门在北京长辛店将他三人拦了下来,当即关了禁l闭,这是有据可差的。3、对该三人给不给处分,给什么样的处分,团首长开始意见不一致,有的主张给,有的不主张给,不主张给的原因主要基于四人帮当时都在台上,并且处于高位,担心后遗症。最后团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我和军务股长a苏现庭列席了这次会议,组织股干事吴登彪担任记录。最后团党委一致认为:向总政反映情况属党章允许范围,无可后非,但没有经过领导允许,私自外出,违犯了部队纪律,应予处分。最后三人都给警告处分。这段话当时团首长怕以后说不清,专门由政治处写了一分工纪要备案,连同处分决定附件一并交给本人归档,当时就放在本人l所在的军务股办公室文件柜内,我敢肯定,如果说没有特殊情况的话,这份处分决和工作纪要,可能到现在还存在。黄世祥同志说没给三人处分的话是不对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1
  • 签到天数: 297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4-14 11: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5-4-14 20:18 编辑

          看了楼主的帖子后,我觉得世祥战友对连队情况写得比较祥实,但对后面问题则出入较大。     1、当连里发现他们准备到总政上访后,及时向团里报告,团首长明确表态说:不予支持,不准进京,这一条当时是非常明确的,而且团领导意见完全一致,没有任何一个人支持他们。
        2、他们私自乘火车进京后,连队及时向团里作了生报告,尔后层层上报,并通过有关部门在北京长辛店将他三人拦了下来,当即关了禁闭,这是有据可查的。
         3、对该三人给不给处分,给什么样的处分,团首长开始意见不一致,有的主张给,有的不主张给,不主张给的原因主要基于四人帮当时都在台上,并且处于高位,担心后遗症。最后团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我和军务股长苏现庭列席了这次会议,组织股干事吴登彪担任记录。最后团党委一致认为:向总政反映情况属党章允许范围,无可后非,但没有经过领导允许,私自外出,违犯了部队纪律,应予处分。最后三人都给警告处分。这段话当时团首长怕以后说不清,专门由政治处写了一分工纪要备案,连同处分决定附件一并交给本人归档,当时就放在本人l所在的军务股办公室文件柜内,我敢肯定,如果说没有特殊情况的话,这份处分决定和工作纪要,可能到现在还存在。黄世祥同志说没给三人处分的话是不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1 10:15 , Processed in 0.0577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