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5711|回复: 27

忆沉湖苦中寻乐那些事 (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7 23: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沉湖苦中寻乐那些事
(二)




正吃
偏吃
与巫来吃


要过年啰。我们中国人过年最讲究的是两件事:举家团聚;大吃大喝。因此,和战友们共同来回忆,摆摆在沉湖时吃的龙门阵,为战友们迎接今年春节的到来凑个热闹。借此向全国各地的战友们拜年!


这是本次写“吃”的缘由之一;


新兵连韩中平副指导员为我们组织了一次忆苦思甜的活动。请了商丘当地的一个老农民作忆苦思甜报告,为了衬托气氛,特意把门、窗都挂上了黑色的棉被窗帘,会场好似万恶的旧社会,一片“黑暗”。大会后,各班组织个人忆苦,我们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所忆之苦那只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来自大西北的一个战友是这样作的结束语:“------我听老人们讲,我们那个地方最苦的时期是1960年前后的那几年,没的吃啊,饿死的人还叫多哦。-----”
此话显然是没有正确理解“忆苦思甜”的本意说出来的。但是,说对了一点,就是我们曾经被饿过肚皮。那是我们正在长身体的阶段经历的三年自然灾害,对能吃得饱,那是我们这些人当年最大的奢望。


因此,对在连队的“吃”,那是记忆犹新的。


记忆犹新的事摆龙门阵方便,这是本次写“吃”的另一个缘由。


我们七连这个大家庭到了沉湖这鱼米之乡,连首长为了保证战斗力,努力用好伙食费,中规中矩“正吃”;想方设法改善生活,就地取物“偏吃”;战友们瞒天过海,各显神通“巫来吃”。确实热闹。其实是哪个全民饥饿的年代,在一群年轻人中的生存追求。


“吃”是入口,是最终结果。而此前的过程却是很有些值得回味的。
沉湖的连队其实就是一个人口众多、自耕自足的大农户:种了上千亩的水稻;专门的种菜班;喂了猪、牛(有的连队),鸡、鸭成群。杀生煮熟全是战友们自己动手。


1974
年的春节快到了,又是杀猪过年的日子。炊事班长、河北曲阳的张正立带着一帮战友,在猪圈旁垒起了土灶,安上了大锅,生火烧水。垒一个土台作杀猪台。炊事班的战友打开猪圈放出年猪,数人上前,抓猪耳朵的、抓猪尾巴的、拉猪脚的,全都铆足了劲,全然不顾猪儿的嚎叫,“残忍”地把猪儿按在土台上,张正立手握长刃尖刀,“惨忍”地将刀尖指向猪脖子-----。


正可谓:人算不如天算。


那猪尚未到被杀生的时辰。


只听得那猪惨烈地一声闷叫,四脚发力,竟然从众人的手中腾出了身,放开四蹄,呼哨而去。这下炸了锅,众战友拔腿追赶,猪在广阔天地飞奔,几个回合下来,竟然无法生擒年猪。于是,战友们改变战术,人人手提棍棒开始围追阻击,一旦接近那狂奔的猪,就用尽全力把手中的武器砸向猪身,你一棒,我一棍,一个原本皮毛圆滑的“八戒”竟然被砸得皮翻落壳,伤痕累累。古人言,人多为王。独猪终不敌众人手,也该是那“八戒”被杀生的时辰到了,在延缓死刑执行时刻数十分钟后,那猪落入炊事班战友之手,想想那过程真不好说那猪是被乱棒打死的还是杀死的,反正最终被褪毛开膛、切块下锅,成了我等美食。


成网的水渠,是沉湖庄稼生长的输水管道,水渠终年不干,又为鱼虾提供了天然的生长场所。每个连队有一口池塘,应该是围湖造田规划者为连队设计的专门养鱼种莲藕的地方。


不记得我们连队的池塘是否曾经人工喂养过鱼,但是,逢年过节在池塘和水渠中抽水捉鱼是连队改善伙食的必然动作。印像最深的是在水渠里捉鱼了。战友选定一段水渠,用泥土在两头扎起拦水坝,机械班的抽水机“隆、隆、隆”地响起,两股水匆匆地向两端的水渠流淌,水位急速地下降,大个的鱼开始不安,在浅水中蹦跳。一身短打行头的战友不顾那污泥浊水散发的刺鼻腥味,纷纷跳入泥水中,收拾那些欢蹦乱跳的鱼来。水位继续下降,小的鲫鱼、泥中的乌鱼、泥鳅在干枯的烂泥上现身了。那鲫鱼平躺在在泥水上,身子上弓向天空弹射出去,又回落泥水上,始终不能跳出人的掌控,但却溅起泥水射向捉鱼者的身上、脸上,算是鱼儿对人类的报复。然而,无力的反抗丝毫不能阻止我们的行动,战友们这时已经不是在水中捉鱼,而是在泥水上捡鱼了。很快,成筐的全身黑色污泥的鱼被我们抬到深水中洗净,再抬回了营房。


又是一道美味上了我们的餐桌。
只可惜,炊事班的战友全是北方人,那美味中少了麻辣,是为憾事,我等川兵自认不爽。


更有让当年到过丹阳湖的全体战友遗憾的,如今武汉人疯狂豪吃的小龙虾,记得我们在丹阳湖是可以随处见到的,好像没有那个把它拿来吃的。是认知不到位,让我们错失了一道美味。


巫来吃。“巫”,四川话。川人用“巫”表达不正规矩的人和事,语义中性,在某些场合也为贬义。我头脑中的北方语言中,只有“偷”、“混”等词汇,太贬也。故取“巫”。


而那时在沉湖巫吃的事太多太多,回忆点普及型的巫来吃的事说说,也期战友们自我回味当年的“不轨”。


我们连队喂养的鸡、鸭特别会生蛋。蛋是营养品这连小娃儿都晓得。人人都想吃鸡、鸭蛋,在那个年代是情理之中的。连队喂的鸡鸭是集体财产,有专门的人管理,但是那个年代是一个讲究互相帮助的年代,可爱的战友理所当然地要帮助那一、两个专门管理鸡鸭的战友,为他们减轻工作强度。于是,一支很有规模的摸蛋队伍(捡的蛋是要交到炊事班的,为作区分,用“摸”,摸来的蛋自己吃。)自发形成了。
这支队伍中最正规、最积极行动、也是最方便的是哨兵,由于是流动哨,在连队营区转是本职,多在鸡棚周围转是完全讲得过去的。一听到鸡叫,哨兵应该是第一个去现场摸鸡蛋的。其他人也不含糊,最典型的表现是开会的时间,那母鸡是很会自我表白的,一生了蛋,“咯、咯、咯”地叫个不停。这时,坐在蚊帐里开会的我们总有坐不住的会同时请假去上”厕所”,一出门就直奔鸡窝摸鸡蛋去了。
连队只有炊事班才有锅、火。摸来的鸡、鸭蛋不可能拿去炊事班加工成熟食,只有另想办法。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聪明’的”。——篡改一句毛主席语录。


“聪明”的人是最有办法的。鸡蛋是可以生吃的,那就不麻烦去煮了。河北的老兵教的办法很不容易忘记:在鸡蛋的一头轻轻地开一个小洞,去掉蛋膜见蛋清,另一头用针扎一个小眼,用嘴对着小眼用力吸,蛋清、蛋黄成一丝线状就进了口中,刚从鸡屁股出来的鸡蛋还带着鸡的体温,入口还是暖暖的,那蛋黄入口微咸,蛋清通过喉管更是滑而爽,甚是惬意。


摸鸭蛋有点累,鸭子生蛋是在天麻麻亮的时候,要趁放鸭的战友陈介石(?)还没有去鸭棚前去摸蛋,鸭子的动静大,一旦人走近鸭棚,鸭子会“嘎、嘎、嘎”地大叫,甚至有大胆的鸭徒伸长了脖子来夹你。因此,去摸鸭蛋的战友要先熟悉道路,能趁黑接近鸭棚,动作要快,快拿快回。也避免鸭徒伤害,更怕被他人撞见。------毕竟不是正大光明的事。


摸来的鸭蛋,机械班的战友煮食最为方便,放入那12匹马力的柴油机的水箱里,分分钟就煮熟了。其他人则要去求他们帮忙。那鸭蛋入口往往还带着柴油的香味。


郑重声明:摸鸭蛋的事本人没有干过,但听其他摸鸭蛋的战友跟我讲过。在机械班的战友那里拿过鸭蛋吃是千真万确的。
(待续)



138251138251 138251 [/img] a a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0-1-28 00: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增亚,你这也算历史的坦白。按你线索指引,沉湖无人不偷蛋!我们同在一个连队,约40年后你才证明世上没有神仙,俺属明偷让人垢笑40年,那些载誉暗偷呐?欢迎署名大揭发,试看今日之域中谁是当年大偷家?

    138582138582 138582 [/img] ┡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8 09: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侯哥:古人云:贫不笑娼。当年在沉湖摸蛋吃,是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在一定的人群范围是公开的。

    138510138510 138510 [/img] ж ж 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储沪生 发表于 2010-1-28 11: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增亚的回忆,当年沉湖生产劳动虽然辛苦受累,但是吃的种类还是比商丘营房丰富。在沉湖2年我比连队战友多享受点,但也造成一直没有提干的原因。前段时间连队战友相聚,原四排长还跟我说是他害得,跟他谈话拟提司务长,他坚持要当排长,后2人相换了,他心里一直觉得对不起我。其实30多年过去了,是福是祸说不清?个人觉得还是福......?当年吃个蛋随时可公开,少了许多小动作吗......!

    [url]  へ へ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8 12: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沪生兄:我真心的感谢那些搭建战友网平台的战友,让大家有了回忆军旅生活空间。这是一种乐趣。我在连队的时间短,全然没有您和晓侯兄那种沉重,没得事的时候几个战友在一起摆摆当年的人和事,总觉得后悔当兵时间太短。这些年和老兄多次见面,每次都感觉那么亲热。那是很单纯的年龄结下的单纯得可以见天的战友情啊!永生难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同林 发表于 2010-1-28 17: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康丶夏邑丶沉湖丶微山湖丶丹陽湖农场我都呆过,数沉湖农场最累最苦,苦中寻乐也当数沉湖.那里鱼好釣,黄蟮丶泥秋多,南方兵常搞"会战","战利品"就整"水煮活鱼"丶"泥秋炖豆腐",原汁原味,遗憾没有申请专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彭信生 发表于 2010-1-28 21: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当年文书,记忆当年故事,清晰过人,真人真事真故事,过年杀猪每年必须,那年张正力杀猪,代理事务长沪生和我(上士)都在场,真是搞笑,因他尖刀末指向猪的心脏,刺到猪的前夹缝了,造成该猪多吃了一点苦头,张正力退役后,逢年过节或加餐,杀猪都由本人承担,吸取了那次沉痛教训,刀尖直通猪的心脏,让猪瞬间失去知觉,大大减轻猪的疼痛感,实现了人类对猪的文明和和谐。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6-5-11 20:48
  • 签到天数: 88 天

    [LV.6]常住居民II

    何幼鹏 发表于 2010-1-28 22: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信生哥原是一革命的屠夫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8 22: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信生:那天是我站哨,见证了全过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冀树青 发表于 2010-1-28 22: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队那比医院杀猪水平高,医院的猪带着刀噢噢叫的在操场上跑了好几圈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彭信生 发表于 2010-1-28 23: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信生 于 2010-1-28 23:40 编辑
    [信生:那天是我站哨,见证了全过程。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8 22:35
       


        你还记得刘青山吗?他晚上开机耕船造田,总是半夜敲我门,找我要鸭蛋,放置船中水箱中煮熟偷着吃,他经常送我吃,可我不(好)吃,只想睡大觉,那小子聪明灵利,你说的龙虾是在当涂丹阳湖的事情,那时田中及水渠中只要下雨,渠中一片红都是龙虾,当时老乡讲不能吃有毒,所以部队也都不敢吃,不是吹的那虾多的可以用火车拉,真是白白浪费了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味佳肴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0-1-28 23: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晓侯 于 2010-1-28 23:43 编辑

    年头长了,时空混乱。好像商丘部队杀猪用长刀,尖刀直插猪心脏,猪去的痛快。913疏散谷熟集,当地杀猪轮大棒,猪按在长凳上,杀手抡一碗口粗大棒一棒将猪打昏,然后拿刀放血割肉,从容自在看得你傻眼。到了沉湖,更是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当地杀猪用短刀,屠夫对按倒的猪摸准位置,小刀一刀进去连刀柄都塞进去直到心脏,放血后,居然还要用人吹气或用气筒打气,猪被吹得大大的像个大气球,有杀的半死的猪吹了气居然还能爬起来跑上几步,活像一个大怪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储沪生 发表于 2010-1-29 08: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连队过年杀猪也是战士们辛劳一年最期盼的时候,连队伙食平时少油缺肉,过年了可以美美吃几顿,只记得当年吃什么都很香......!现今吃得再好也没了味,而且很多美味已禁止吃,想吃不能吃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3
  • 签到天数: 298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9 0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湖北的风俗和迷信说法,猪鸡犬只有一刀之罪,这头猪如果一刀杀不死就不能再杀了,可能是当兵的不懂或不信这一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9 09: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青山当然记得。河南伊川人,在家时是豫剧团的,“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这唱词我是从他那里第一次听来的。我们连队1973年兵中有两人是历史名人:刘青山,中共掌天下后杀的首批腐败官吏;通城的吴三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9 10: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吹气之前先用铁棍在猪腿开口处入皮与肉之间通两道洞,才能使猪吹得胀,以便于褪毛。我们这里杀年猪是很讲究的,如果杀猪匠没有能够一刀致命,主人家是不给杀猪钱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9 10: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沪生兄:沉湖的早餐很是好,商丘拉来的黄花、和上鸡蛋花做的糊糊下包子,那时流行“过黄河,跨长江”吃八个包子叫过黄河。吃10个包子叫跨长江。我是过黄河这类的。河南兵张学信是12个包子以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0-1-29 13: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记得刘青山吗?他晚上开机耕船造田,总是半夜敲我门,找我要鸭蛋,放置船中水箱中煮熟偷着吃,他经常送我吃,可我不(好)吃,只想睡大觉,那小子聪明灵利,你说的龙虾是在当涂丹阳湖的事情,那时 ...
    彭信生 发表于 2010-1-28 23:34

    信生说得对,伟大的沉湖没有低档小龙虾,增亚肯定记忆错位(而且不止一次)。丹阳湖确实小龙虾多的吓人,当地人说是日本人的生化武器根本无人吃,我当指导员时为改善伙食曾组织战士打捞,那水渠里随便一抄起码十几斤,放在锅中烹制除了有些荤味,一个大头,几乎浑身无肉,吃了几次便无人欣赏,于是作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9 1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生说得对,伟大的沉湖没有低档小龙虾,增亚肯定记忆错位(而且不止一次)。丹阳湖确实小龙虾多的吓人,当地人说是日本人的生化武器根本无人吃,我当指导员时为改善伙食曾组织战士打捞,那水渠里随便一抄起码十几 ...
    李晓侯 发表于 2010-1-29 13:34
    既如此,是我记错了地方。晓侯对小龙虾的感知我有同感,那小龙虾的确无多少可吃的。信生战友,你们究竟爱上了此物的什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0-1-29 17: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二言,如今流行大头症,网上大头一大堆。想大头,念大头,信生爱上虾大头!大头大头,下雨不发愁,人家有雨伞,你有大虾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13 05:37 , Processed in 0.0734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