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4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32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6-7-1 12:47 编辑 <br /><br /> 东海演习(二)
这次演习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装载阶段;第二阶段为演习阶段。装载阶段主要是看参战部队如何上军舰。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好象蛮简单。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参战部队多、车辆多、武器装备多,又是由陆军、陆地改为海上行动,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如何用最简便的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大量参战部队,各种大炮、汽车、坦克、装甲车等有秩序、有步骤的送上军舰,并在海上两次换乘还真的是一门学问。说具体一点就是海面虽宽,海水虽阔,但海滩深浅不一,大军舰无法靠岸,海上运载时只能先上登陆艇,而且还必须遵循先坦克,汽车、重型武器、后人员和其它物资的原则进行。登陆艇离岸数海里后要换乘一次。将所有运载的人员、车辆、坦克,火炮从登陆艇转入军舰里。在海上运行数海里还要再换一次乘,从普通军舰内再转入大军舰内。 这些装载训练还真是一门新鲜课题,我是第一次看到,受益匪浅。光装载车辆、火炮、坦克、装甲车的第一道工序就花了整整半天时间。步兵装载时除了按规定带足武器弹药、全副武装外,每人还带了一袋苹果,每个班还带了一桶绿豆汤及一定数量的药品。参观人员大多不得其解,一问才知道是防止在海上晕船、呕吐而准备的。
部队全部装载完毕以后,军舰再将他们送到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停泊一天一夜,也就是说这些过惯了陆地生活的参战人员,完全过上了海上生活,要在那里经受连续20多个小时的海浪颠簸,据说陆军在海上生活还要有一定时间的适应期,否则,体质差的同志可能受不了。而舟山群岛到乍浦这段距离正好相当于厦门至台湾的距离,这个时间也正好是厦门港湾至台湾海峡所需的时间。
九月五日正式演习,我们天不亮就起床,提前到达参观演习指定地点。为了方便参观,组委会事先给每人发了一份演习计划表,规定几点几时几分陆、海、空,各参演部队具体干什么都一目了然。参观演习的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总部首长外,还有朝鲜人民共和国军事代表团。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政委廖汉生,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付奎清等主要领导同志。
为了讲清这次演习,我在这里先介绍一下演习前沿的设置及基本概况。这次演习的前沿设置,基本上是仿照台湾的海防前沿设计的。在距离海岸8海里的水域深处设有布雷区(水雷),4海里的地方设有数十米宽、10余米深、数百米长的堑壕一道,堑壕两侧另各有一道布雷区。靠岸边近海处有数百米长、数十米宽的鬼条茬,头朝海、尾朝岸斜插在大海之中,有的露出水面,有的则没有露出水面,是标标准准的暗桩。有了这种鬼条茬在前面挡驾,各种船只、军舰根本无法靠岸。岸上还有数道堑壕、交通壕,火炮阵地,各种碉堡,钢筋水泥工事,三列桩,蛇蝮型铁丝网各一道等、,交叉火力点,互为依托,互相支持,遥相呼应。构成一道完整的立体防御工事。
尤其是鬼条茬系特殊材料制成,坚硬无比,难以对付。据说,东海一号演习时原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设法从台湾弄来了一根货真价实的鬼条茬,用了1000发炮弹才炸掉一公斤。应当说明的是,并不是这1000发炮弹完全没有威力,炸不掉一根鬼条茬,而是将这根鬼条茬放置在一个指定地点,然后将各种火炮部署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甚至在百十公里之外的地方,集中火力向那一个地方打,这样打了1000发炮弹,这等于高射炮打蚊子,拳头打跳蚤,鬼条茬固然坚硬,但打不中目标一也确实是原因之一。可以想象真正的台湾海防前沿工事一定比演习中的前沿工事更加强大、更加坚固得多。何况国民党在那里经营了数十年,且背后还有美帝国主义支持。
演习于上午八时三十分准时开始,早在演习开始之前,停泊在海域中间的舰艇已经提前几个小时开始行动,向乍浦方向开进。这次演习如同其它演习一样,首先是炮火袭击30分钟。各种火炮齐发,猛袭“敌前沿阵地”,隆烟滚滚,火光冲天,异常壮观,为历史罕见。由于参战部队多,各种火炮也多,根据大炮的口径、性能不同,距离设置的远近也不一致,有的距前沿只有几公里,有的距前沿达数十公里,甚至在百余公里之外,还有的炮弹是在海上从军舰上打过来的。在短短的30分钟内数以万计的各种包弹象天下雨一样密集轰炸,这才真正体现了现代立体战争的真正含义和威力。
遗憾的是一场大雾使这次演习逊色不少,能见度不足200公尺,在炮火袭击阶段,只看到隆烟滚滚,火光冲天,各种炮弹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瞬间后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军舰在海上运行期间两次换乘,由于与参观演习现场相隔太远,加上大雾阻隔,我们根本无法看到他们在哪里。好在组委会事先给我们发 原计划演习时有飞机轰炸前沿阵地,有飞机编队、空中加油、特技表演、跳伞表演等项目共100余架次,均被迫临时取消。整个空军在这次演习中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大约两小时后,大雾逐渐散去,太阳出来了,军舰在海上航行时,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基本上都能看得到。当登陆艇距离海岸还有数几海里时,水陆两栖坦克全部下水,向对岸挺进。当登陆艇离海岸还有数百公尺时,步兵全部下水,每两人一个橡皮舟在海上漂荡,拼命向对岸划去,强行登陆,各种火炮、坦克、装甲车等在强大火力支援下,拼命向海岸发起冲锋,抢占滩头阵地。整个演习历时四小时,并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演习虽然展示了我国很多先进武器,体现了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强大,取得很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东西值得肯定。但我个人觉得演习不尽人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虽然成功,但不圆满。其理由:
第一,本来是一场非常宏伟、非常壮观,震惊国内外的陆、海、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却因一场大雾弄得空军上不了天,海军一部分军事行动也被迫取消,一部分军事行动因大雾看不见,使演习几乎成了陆军的独脚戏。留下缺憾,这是大家事先没有估计到的。
第二,演习前后天气均晴好,唯独这一天下大雾,大出组织者的意料之外,说明我国当时气象科学还不行,不能作出准确的气象预报。退一步讲,即使这一天有雾,如果说能做两手准备,或在此基础上将演习向后推迟两小时,照样不影响我军的光辉。可惜组织者考虑不周,对困难估计不足,盲目乐观,也没有制定预案。当出现意外时措手不及,因演习的一切工作都安排好了,无法更改。最后,只好硬着头皮搞下去,使一场快乐而富有激情的三军联合演习变得乏味。 第三,从演习的过程看,陆军武器在海上运动时,大多失去应有的作用和效力,尤其是大炮难以对海岸前沿阵地的火力点实行有效打击和压制,因为在海上运动时海浪大、波涛滚,人员、武器都站立不稳,前翻后仰,那时部队还没有配备双向稳定器,要么弹炮打的很远,要么炮弹落到自已跟前,难以准确命中目标,而轻武器更是难于构成瞄准基线,有效地消灭“敌人”。
第四,演习中步、坦脱节。当水陆两栖坦克下水后不久,步兵随后乘橡皮舟下水,坦克按规定时速向“敌前沿”运动时,但步兵跟不上,因海浪太大,橡皮舟在海上象树叶一样飘荡,根本无法驾驭,不足400米的海岸线竟用了近一个小时,如果说真的打仗,这样肯定不行,不但不能消灭敌人,恐怕自已早就完蛋了。
第五,从演习过程看,还没有超出陆军演习模式,除了海上换乘等少数军事行动有别于陆军外,其它大体上跟明港演习差不多,总的感觉是:一袭二炸三冲锋。尤其是抢占滩头阵地时,对炮火袭击阶段前沿障碍物没有完全清除,通道没有彻底打开,竟让步兵带着爆破筒、炸药包去炸鬼条茬,开辟通路。参观人员看到后感慨万千,“太原始了!简直不可思议,这如同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派战士去强渡红军时期的大渡河。要知道现在的敌人不是当年国民党的贵州兵,现在的武器不是过去那种老套筒,用这种方法如果说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恐怕太天真了”。尽管只是一场假戏,但他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大家都感叹:“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吗”?
(请看下集宜都退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