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1573|回复: 6

照顾志愿军战士遗孀 用行动诠释人性温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4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张健 发表于 2023-10-8 0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健 于 2023-10-8 09:45 编辑

    照顾志愿军战士遗孀 用行动诠释人性温暖

    导语:近年来,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十分普遍,从而形成了空巢老人群。同事(镇武装部部长)在上海工作,其母亲(抗美援朝战士遗孀)在南通独居。同事因工作很少回家照顾母亲,而是村里一个普通妇女,怀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热心,十几年来默默无闻地照顾抗美援朝老兵遗孀。根据同事的叙述,帮他写了这篇文章,参加2023年“江苏好人榜”评选。


    她叫周云兰,今年69岁,是江苏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李彬村四组一个普通农村大婶,助人为乐,快乐一生。她克服家里两个老人需要照顾的困难,十年如一日义务照顾邻家独居老人,不辞辛劳的关心老人起居生活,从细微小事关心关爱老人,让老人晚年独居却享受到天伦之乐。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用长久陪伴来兑现一诺千金,用细心照料来抒写人间最美的邻里之情。


    一、没有血缘,待老人如亲人

    南通海门三星镇李彬村,住着一位抗美援朝老兵遗霜黄建芳,今年81岁。其丈夫1953年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胜利后转业到南京蔬菜公司,曾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期间,老人儿子(同事)当兵来到部队,转业后在上海马桥担任武装部部长。女儿1988年顶替父亲去了南京,接过父亲的班工作生活在南京。2005年丈夫去世后,黄建芳老人就在村里独居生活。

    那时候,老人才70岁,轮流去儿子女儿家住。因为不习惯城市生活,一个人又回乡独居。后来,老人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肌肉萎缩,无法站立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这个时候,同村村民周云兰知道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个决定在周云兰心中油然而生,她要照顾抗美援朝老战士遗孀安享晚年,她觉得这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从那以后,周云兰与老人便形成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

    周云兰说:“每天都要去看看她,不去看一眼,晚上都睡不好觉。”黄建芳老人说:“每天都盼着她来,没看到她,我心里难受。可她来了,家里的活几乎都是她干的。”老人女儿说,如果没有周云兰的照料,我妈的生活哪里会有这么舒坦。有时候,夏天还要帮她洗澡,洗衣服,经常烧点菜拿过来。就连冬天的床单被套都是周云兰帮她换的。有时重阳节,儿女没来,也是周云兰陪在老人身边。


    二、寒来暑往,十年不离不弃

    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胃口还好,喜欢吃新鲜蔬果。周云兰就每天一早来到田里采摘新鲜蔬果,及时送到老人家。还问长问短,安排好老人生活起居后,赶回自己家服侍年迈的婆婆,还要关心自己103岁的母亲。所以,常常匆匆忙忙吃上一口早饭就去田里干活。晚上,顾不得休息又来到老人家,帮助老人收拾房间,陪老人说话。尤其黄梅天,老人腰腿不好,周云兰还要给老人按摩腰腿。

    一天复一天,天天如此。有时,周云兰在家烧了些荤菜,第一个想到的先给黄建芳老人送去。黄建芳感激地说:“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不经常回来,这世上,就是亲儿子、闺女,又有几人能做到?”疫情期间,女儿不能回老家看望母亲,儿子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也不能回家看望母亲。周云兰对老人说,没关系,家里有我呢。“老人很依恋我。一天见不到我就不安心。”——周云兰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3月14日,老人家里厨房发生液化气泄漏,引发爆燃。老人面部,手部及双脚皮肤暴露处二度烧伤。周云兰得知后,第一时间陪护送老人去南通附院救治。由于送医及时,住院半个月后,伤口愈合较好。不过,当时面部烧伤严重,头部包扎过密,本来就患有老年性青光眼,眼睛疼痛加剧,视力下降。为了阻滞病情,周云兰又承担了每天给老人早晚滴眼液水。


    三、敬老爱老,老人精神焕发

    “不是周云兰,我恐怕早就骨头打得鼓响了,我有精神得亏周云兰。”说起周云兰对自己的好,81岁的黄建芳如数家珍。老人回忆说,10年前,有一次自己推着独轮小车去田里干活,不小心踩空路边沟渠,肋骨骨折,躺在地上不能动弹。周云兰得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及时地把我送到医院。等办理完住院一系列手续后,她再通知外地的儿子、女儿。我在住院期间,她也一直忙前忙后。

    前些年,老人腰腿不好经常要坐轮椅。老人女儿说,这些年,从没见老人得过被褥热,皮肤好好的,没有生过疮。儿子也感叹地说,我母亲遇到了好人,只要周云兰有空总是帮着大扫老人房间,还陪着老人说话。今年4月份,老人做了青光眼手术,视力虽然难以恢复,但疼痛感消失,还是得益于周云兰每天坚持早晚给老人滴眼液水。现在,老人也可以和村里老人玩一下纸牌,享受娱乐。

    “自从有了周云兰的照顾,我母亲好像越活越精神了。”儿女们每次回家总是赞叹道。这些年来,毫无血缘关系,周云兰却长年照顾独居老人,这是怎样的一种爱?恐怕只有根植在中国人内心中的孝老爱亲能解释吧,周云兰已经将黄建芳当亲人了。她说,我们的感情已超越了血缘,她就是我的亲人,我的大姐。周云兰用她平凡的爱和真情将这一中华美德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为之动容。


    结语:助人为乐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周云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给“孝老爱亲”注入了新的含义,更用行动书写出敬老、爱老、孝老的大爱篇章。她长久以来的善行义举,化作了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称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战友网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23-10-9 05: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云兰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4 00:47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23-10-8 16: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好报。现在多少人还在尊老?多少人还遵行中华美德孝道?特别是现在都市中的高楼大厦,成了人间藩篱,社区应该结合实际让大家活络交流起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20 23:0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李建伟 发表于 2023-10-9 06: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8.6667px]    助人为乐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周云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给“孝老爱亲”注入了新的含义,更用行动书写出敬老、爱老、孝老的大爱篇章。她长久以来的善行义举,化作了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善良的行为,不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发扬的,什么是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什么是人类行为的高度体现,周秀云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是我们和社会学习的好榜样。
         歌曲奉献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人间就充满阳光。让我们都献出自己的爱,愿我们也享受到这种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23-10-9 07: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奉献精神,传承中华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7-4 09:13 , Processed in 0.0733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