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331|回复: 1

读上海战友会长杨炜诗赏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21
  • 签到天数: 63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张健 发表于 2025-3-4 17: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杨炜《纪念七六年上海兵参军四十九周年》诗赏析


    导语:陆二师上海战友会会长杨炜朋友圈发表的《纪念一九七六年上海兵参军四十九周年》诗及照片,他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回顾了四十九年前上海二中部分学生毅然投笔从戎、奔赴军营的壮举。照片上,笔者认识几个战友,杨炜、王礼荣、黄忠平、刘新博,女兵李莉等。于是,特撰此文,与读者赏析这首诗。

    01、当年壮志赴边疆,热血青春戍国防。

    作者开篇即直击人心,用"当年壮志"四字勾勒出那一代青年的豪迈与决心。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上海市二中部分同学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远离繁华都市,踏上边疆的征途。他们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筑起了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热血青春戍国防",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赞美。

    02、四十九年风雨路,万千战友鬓如霜。

    时光荏苒,转眼间四十九载春秋已过。这句诗以"风雨路"隐喻人生的坎坷与国家的变迁,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而"万千战友鬓如霜",则细腻描绘了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如今已两鬓斑白,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不仅是对个人老去的感慨,更是对集体记忆和战友深情的深情回望。

    03、浦江岸畔思英烈,黄浦滩头忆旧章。

    作者将思绪拉回到上海的标志性地点——浦江岸畔与黄浦滩头,这两个地方不仅是上海的象征,更是无数青年出发前的告别之地。在这里,人们不禁怀念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回忆起那段激情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思英烈"与"忆旧章",既是对老山等牺牲的缅怀,也是对那段光辉历史的深切追忆,情感深沉而真挚。

    04、岁月如歌情未老,军魂永驻在心房。

    结尾处,作者以"岁月如歌"比喻人生的历程,虽历经风雨,但那份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之情却从未老去。"军魂永驻在心房",是对所有参军青年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他们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精神的永恒颂扬。军魂,不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不忘初心。

    综上所述,《纪念一九七六年上海兵参军四十九周年》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情感,不仅回顾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传递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它让我们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为国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与传承。在庆祝这一特殊纪念日的时刻,让我们向所有曾经和正在为国家和人民安全贡献力量的英雄致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战友网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4 00:47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25-3-4 21: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换防后上海战友的出现为二师带来了新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7-2 04:34 , Processed in 0.0578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