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健 于 2025-5-15 10:37 编辑
原标题:《陆二师战友网前言》赏析 —— 永不褪色的不仅是军装,更是陆二师战友心中的军魂
据悉,全国战友网共有六个,包括我们《陆二师战友网》。我入网近两年了,已是论坛元老。记得入网伊始,读过admin2009年5月16日的《陆二师战友网前言》,今日再度细品admin笔下文字,字里行间的炽热情感仍然扑面而来,恰似一坛陈年佳酿,愈久愈醇。这篇前言不仅是对战友网的深情注脚,更化作维系战友心灵的纽带,承载着厚重的战友情与岁月印记。值此《前言》发表16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与诸位战友共赏这份历久弥新的情谊。
这篇《前言》的魅力,在于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笔者不知admin,却知他未用华丽辞藻,而以最平实的话语,如同与老友拉家常般娓娓道来。文中“想说,你就对着话筒扯着嗓子尽情地说”“想写,你尽管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与你现在的干粮倾囊倒出” 等表述,生动鲜活,极易引发共鸣,让读者仿若置身战友欢聚现场。其中,有摄郎汪振全的光影、团座黄灼清的奇文、管理员李晓候的旅游美图,跨越山海距离,消融情感隔阂,流淌着满满的温暖。
这篇前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深厚战友情谊。admin将战友网喻为“聚会的新天地”,生动点明其意义——它不仅是虚拟平台,更是承载记忆与情谊的精神家园。在这里,老战友们摆脱局限,拥有广阔情感抒发空间。无论是畅快交谈、展示沧桑面容,还是分享陈年旧事,都流露着他们渴望交流分享的迫切心情。在战友网的互动中,虽与女兵韩雪芹素未谋面,但她频繁的点赞如春日暖阳。那些真挚的认可,让我仿若拥有一位知心大姐,温暖又安心。
这些情感表达或描述让我们看到,岁月虽然在老首长老战友们脸上刻下了皱纹,却从未磨灭他们对战友的思念和对那段军旅岁月的眷恋。即使大部分人已步入老年,他们依然有着炽热的情感,而战友网恰好为这份情感提供了宣泄和寄托的出口。在这里,上海战友会会长杨炜每天雷打不动地上网问候全国各地的战友,重拾往昔的情谊,将内心深处对军旅生活的怀念、对战友的牵挂,化作“招呼”,让战友情在网络空间中得以延续和升华。
文章结构上,前言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开篇点明战友网是“聚会的新天地”,为全文奠定基调,引出下文对战友网功能和意义的阐述。中间部分,作者从“说”“看”“写”“聊”“发照片”“说悄悄话”等多个维度展开,细致介绍战友网提供的交流方式。这些内容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点,全方位展现战友网丰富的功能特性,让读者能直观且清晰地知晓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开展的各类活动,对网站功能形成全面认知。
此外,文章中蕴含的民主集中原则同样值得深入探讨。“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让每个人心情舒畅”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彰显了战友网运营模式的科学性与人性化,更深刻映射出战友们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的深厚情谊。在这个充满温情的网络平台上,我也隔三差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又能在一定的规则下约束自己。这种民主与集中的平衡,营造出了一个温馨、包容的交流氛围,让每一位战友都能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最后,admin以“网站就是我们的家,叮嘱一声,要格外爱护珍惜呀!”作结,用饱含温度的话语,将战友网对所有成员的重要性娓娓道来。用饱含温度的话语,将战友网对所有成员的重要性娓娓道来。在这里,有志愿军张五星大病初愈后登录“战友网”报到的牵挂,有朱炳炎每日原创诗词的才情,有彭大将军的幽默调侃,也有建伟兄弟的热情互动。这些鲜活日常,深刻诠释着战友网作为精神家园的特殊价值,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16年的时光,见证了陆二师战友网的成长与发展,见证了陆二师无数战友在这个平台上重叙旧情、共话未来。《陆二师战友网前言》作为这个平台的开篇之作,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战友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它是岁月的见证,是战友情谊的写照,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印记。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这篇前言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战友,让陆二师战友网成为永恒的精神家园,让战友情谊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