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女生刘燕高考后扁担挑着行李回家,人民日报发声——虽没有鲜花,没有拥抱,但步伐坚定。
前言:近年来,我曾经写过《父亲的背影》《护士的背影》《大山女儿的背影》《志愿者的背影》,用文字为不同背影定格。而昨天,一张背影照片撞进视线——高考结束,广西女生挑着行李踏上归途。细看照片,她穿着朴素,用木棍当扁担,独自挑着塞满行李的两个大包踏上归途,汗湿的发梢黏在泛红脸颊,步子却半步没停。那一刻,感动的浪头直接把我拍懵。可冷静下来想:这一幕该心疼、该共情,唯独别用“歌颂”给她套上枷锁。
高考完挑着行李回家
六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广西桂林某校高考结束,校园里满是欢呼雀跃的人群。有人被鲜花簇拥,有人扑进家人温暖的怀抱,而照片中的女生刘燕,却只是回到宿舍,将书本、衣物仔细收拾进行李箱。据悉,她母亲从农村来接她,因东西多两人一起拿,妈妈走在后面,所以镜头的她,挑着行李独自走出校门,带着三年的奋斗成果,踏上回家的路。行李包与扁担摩擦的声响,在喧嚣的城市里显得无声无息,那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凯旋曲”。
步伐坚定
她的步伐坚定得让人心疼。一路上,汗水浸透了衣衫,可她的眼神始终望着前方,没有一丝犹豫和退缩。每一步都迈得沉稳有力,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能够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这坚定的步伐,是无数个日夜挑灯苦读培养出的坚韧,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信。她知道,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而回家不过是踏上新征程的第一步。她的身影在阳光下逐渐拉长,却也愈发挺拔,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可以感动
这一幕触动内心,源于本真的坚韧独立。在这个被过度保护的时代,多数孩子在羽翼下成长,她却独自扛起生活。我们感动于她的坚强,在本该享受呵护的时刻,毅然选择自己面对;感动于她的懂事,体谅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也打工的不易;更感动于她不服输的劲儿,小小身躯藏着大能量。真实质朴的情感直击人心,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年轻人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也让我们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曾经那个努力拼搏、独自成长的自己。
但不能歌颂
然而,这份感动不应演变为歌颂。当我们宣扬女生独挑行李的行为,便将“独自面对困难”异化为道德标准,仿佛唯有如此才值得赞扬。但高考后孩子需要的,是家人的拥抱而非“独扛一切”的勋章。歌颂此行为,本质是对家庭教育与社会关怀缺失的默认,是为责任缺席者开脱。不能因习惯忽视,就把孩子的隐忍坚强当成理所当然,更不能将不正常现象捧上神坛。健康的社会氛围,应让孩子疲惫时有依靠,而非鼓励在孤立无援中硬撑。
结语:女生高考后挑着行李回家的坚定步伐令人动容,更该反思背后的社会现象。感动之余,我们不应歌颂,而应着力营造更温暖包容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不必以“独自面对”证明成长。愿未来孩子们的每一步前行,都有家人陪伴与社会关爱,让感动不再源于无奈的坚强,而来自真切的温暖呵护。人生要自己面对困难,高考是第一课。她挑起的不只是行李,更是面对生活褶皱时,年轻人在摔打中锻造出的独自应对风雨的精神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