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14|回复: 0

《退役兵的天云梦》第四部(革故鼎新)15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梁庚森 发表于 2025-6-22 17: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2章 卢沟桥 事变奋抗战  京故宫 世首透文明
        五句头:七七事变遭沦困,
同仇敌忾抗日本;
北京故宫世首位,
文明古国励志人,
民族复兴在当今。
第1节  七七事变
返程到北京,郑州市总工会一行首先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距市中心约15千米,据解说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100平方米。纪念馆拥有30000件文物。馆内展览包括一个抗日战争综合厅、一个展示七七事变的声光半景画馆,以及“日军暴行”“人民战争”“抗战英烈”3个专题展厅。目前的基本陈列名为“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馆藏主要包括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的各类历史文件,以及日本从1874年对台湾所进行的侵略相关历史文物,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纪念馆,是中国北京市丰台区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优秀示范基地,中国国防教育基地,中国廉政教育基地,中国100个优秀红色旅游景点。纪念馆旨在纪念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同时倡导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这一天夜里,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卢沟桥——“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宛平城下的枪声:侵略者的挑衅与保卫者的抵抗。全面抗战的起点:七七事变促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但日军趁交涉之际,于8日晨4时50分,向宛平县城猛烈攻击。并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了攻城第一枪,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日军在同一天内,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7年7月8日上午日军占领了龙王庙和铁路桥,与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激战,并从天津调兵增援。9日中国守军收复铁路桥,恢复了永定河东岸的控制。日军见形势不利,同北平当局达成停战协议。待援军到达后日军于11日进攻宛平城将战事扩大,并继续增兵。[6][7]7月26日日军侵占廊坊并制造了广安门事件。同时日本增调国内约20万人到中国。28日日军集结部队向南苑发动进攻,于29日侵占北平。中国守军经过激战,因伤亡过重于30日放弃了天津。
七七事变爆发后,使中国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国共两党经过多轮谈判,9月22日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社会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各阶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运动,并成立武装加入抗日战斗,海外华侨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12]在中国全面抗战的影响下,世界格局呈现出向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个阵营发展的趋势。
日本—— 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走上了扩张侵略的道路,制定的“大陆政策”将中国列为主要侵略对象。在此政策影响下,1880年出版的《邻邦兵备略》、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拟定《征讨清国策》,都将清政府列为侵略目标。到了1893年,日本基本上完成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准备。
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占台湾、勒索赔款、并强取在中国自由设厂特权等。甲午战后日本强行在华北派遣“驻屯军”,而七七事变正是由驻屯军发动的。[14][15]20世纪初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获取了辽东半岛及附属的权益,并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攫取了中国东北南部的特权。随后日本扩大在中国东北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涉足通讯、开矿和重工业等,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顾及中国,极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吞并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企图侵略伸向中国内地。[19][20]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日本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把注意力首先集中在中国的“满蒙”地区,这是日本侵华的一项重大决策。
1929年,日本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影响,国内动荡不安,为摆脱这场大危机,日本走上了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向外发动侵略战争。]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在接下来的3个多月的时间里占领了东北全境。
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城——1932年1月日军进攻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日军可以驻留在上海的部分地区。1932年3月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扶植溥仪“执政”,东北成为日本的独占殖民地。随后日本将战火引向热河省,侵占热河省后一路进逼平津地区。日本胁迫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塘沽停战协定》,使冀东的大片领土脱离了中国主权范围,也为日本侵略平津和华北打通了道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陆续调配兵力,到1936年已形成了对北平的三面包围。
中国——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进入了十年内战时期。随后国民党对对中共的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国民党的前4次“围剿”均告失败。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受失败,1934年10月被迫进行长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由于国民党对外奉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31]随后,上海、热河省被日军染指。[24]1935年国民党政府向日本妥协,签订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失去了对河北和察哈尔的控制
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33]同年12月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34]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35]从西安事变后到七七事变前半年多的时间里,国共间分别进行了多轮谈判未取得实质性结果,中国国共两党趋向合作而联合尚未巩固。
国际上——国际联盟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目的,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推行侵略政策,对殖民地进行再瓜分的工具。[38]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日趋紧张。面对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5年德国进军莱茵兰,国际联盟在侵略者面前无所作为,只是起了纵容侵略的作用。1936年11月至12月,德国和意大利分别与日本签订协定,组成了国际法西斯集团。[而在七七事变前,英、法、美等国给予蒋介石南京政府一定的援助但态度并不积极
地理上——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平汉、平绥、北宁三条铁路线的交叉中心,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卢沟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的北宁铁路线已为日军控制,卢沟桥再失,则平汉线即为日军所得。这样日军将会沿平汉线南下,侵占华北,占领中国。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
1936年9月日军攻占北平南部的丰台,此时北平四周只有西南平汉铁路一带还被中国军队所控制,其余的三面,日军可以随时截断平汉、平绥、北宁三条铁路之间的联系,因此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日军只要能占据卢沟桥,就可以控制平汉铁路,使北平进退失据,北平就是一座死城,华北就可以拿下。
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同年8月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再次确立了侵略中国的战略,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并在一次“将官”演习中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1936年9月,日军通过两次“丰台事件”强占北平西南门户丰台,10月至11月,日军举行秋季大操演,以北平为假想进攻目标,以卢沟桥、宛平城为主要攻击点,规模均超以往。
从1937年5月起,日军在北宁铁路沿线以及丰台、卢沟桥一带频繁进行实弹演习。演习针对卢沟桥及中国守军第29军。在此期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和驻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司令部频频开会,策划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6月,驻丰台日军一部又以宛平城为进攻目标进行演习。6月21日,中国驻屯军紧急成立临时作战课。此时,在东京政界私下盛传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
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46]7月6日,日军驻丰台的清水节郎中队全副武装,要求通过宛平县城到长辛店地区演习。宛平第37师驻军未让通行,与日军相持了10多个小时,后日军撤走。随后29军立即作出部署,应对日军接下来的动作.
中国军队1935年5月关东军利用两次事件——非武装区内中国游击队的活动及两名记者在天津被杀,国民党被迫从河北撤走了所有中央军,[48]同年6月日本借口4名日本特务在察哈尔省的张北被侮辱,国民党政府被迫达成了“秦土协定”,将第29军撤到察哈尔省的最西南端。第29军被分成了两部分,2万人留在察哈尔省的张家口,3万人调到了北平和天津地区。[48]七七事变前第29军第37师、骑兵第9师等分别部署在北平西苑、丰台、宛平、长辛店及南苑、北苑、黄寺等地,第38师等部署在天津及北平天津间的铁路沿线。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是国民党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第3营(为加强营),有4个步兵连、1个轻迫击炮连、1个重迫击炮连、1个重机枪连,共1400多人。
日本军队——1936年上半年,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日本内阁决定扩编中国驻屯军,并将驻屯军司令官升格为中将军衔。1936年5月至6月日本向华北大举增兵,中国驻屯军兵力由1700余人增至5700余人,马匹由170多匹增至640多匹,兵力增加近3倍,形成一个拥有步兵联队、炮兵联队、通信联队、航空联队、战车队、骑兵大队等多兵种的军事集团,中国驻屯军得到强化。
七七事变前,中国驻屯军兵力具体分布为:天津驻有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战车队、骑兵队、工兵队、通信队、宪兵队、军医院和军仓库,步兵第2联队和第1联队第2大队、炮兵联队;北平驻有“中国驻屯步兵旅团”司令部,步兵第1联队、电信所、宪兵分队、军医院分院,步兵第1联队第3大队驻丰台,1个小队驻通州;步兵第2联队第7中队驻唐山、第8中队驻滦州、第9中队(缺1个小队)驻山海关,步兵第2联队第3中队驻塘沽,另有步兵第2联队1个小队驻昌黎,1个小队驻秦皇岛。
日本的中国驻屯军挑起事端——7月7日晚上,日军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卢沟桥北永定河东岸的回龙桥附近进行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日军配备了充足的弹药。23时左右,日军谎称一士兵在演习时离队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29军第37师219团团长吉星文拒绝后,日军派兵增援,并占领宛平城外要点。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命宛平县长王冷斋与日军交涉。第二天晨2时,双方商定一同派人员前往宛平县城调查。
炮击宛平城——正当双方交涉的时候,日军驻丰台的第3大队奔赴卢沟桥。日方在失踪士兵已经归队的情况下,仍提出要宛平城守军向西门外撤退、日军进至城内再谈判的要求,遭到中方拒绝。4时50分日军在宛平东门外发起攻击,炸毁了守城部队的营指挥部。与此同时日军在西门也发起了攻击,开始攻城。炮击过后,发起攻击的日军步兵遭到宛平守军的猛烈还击,大量日军伤亡。七七事变爆发后,第29军的将领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等召开紧急会议并发表声明:“彼方要求须我军撤出卢沟桥城外,方免事态扩大,但我方以国家领土主权所关,未便轻易放弃,倘彼一再压迫,为正当防卫计,当不得不竭力周旋。”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激战卢沟桥:在炮击宛平城后,日军向卢沟桥、龙王庙和铁路桥东头发起了攻击。第29军部向前线官兵发出“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的命令。旅长何基洋向守桥部队下达了三条命令:一、不同意日军进城;二、日军武力侵犯则坚决回击;三、我军守土有责,绝不退让,放弃阵地,军法从事。位于龙王庙和铁路桥的中国2个排的守军面对日军900余人的进攻,激战14分钟后,几乎全部战死在铁路桥头的阵地。随后日军占领了龙王庙和铁路桥东头,但也付出了死亡上百人的代价。
8日上午日军企图强夺卢沟桥,中国一个连的守军与日军激战,日军曾一度将铁桥南端占领,中国军队死守桥北,与日军对战。
日军占领永定河以东后,随即从天津向北京调动增援部队,决心扩大战争。由于此时日军在丰台地区兵力相对较少,日军在掩护下渡过永定河后,以谈判为幌子,等待援军到达后于9日进攻宛平城。
8日晚12时许,由吉星文团青年战士组成的突击队,向占领铁路桥和龙王庙的日军发起突袭,消灭日军一个中队,但在日军的反击下,战突击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近四分之三。9日凌晨在从长辛店调来的部队与桥北守军夹击下,将日军击溃,收复铁路桥。收复铁路桥后,第29军完全恢复了永定河东岸的态势,减少了对宛平城的威胁。[6]
停战谈判 ——7月8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为卢沟桥事变向日本大使提出口头抗议。同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54][55]由于战局形势不利,日本提出所谓“事件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民党当局,争取时间调集部队。7月9日,北平当局与日军会谈后达成协议:双方立即停战;日军撤退至永定河左岸,中国军队撤至右岸,并由双方组织视察团监视双方撤兵情形;卢沟桥的中国守军撤走换成日军的河北保安队石友三部担任。
7月10日中国军队撤退,然而日军没有遵守协定,从天津、古北口、榆关等多地调集日军,并配有重武器向卢沟桥前进,占领了大井村五里店等处,平卢云路也不通行。11日起日军开始炮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守城部队向城外疏散城内居民,战事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第29军各部分散应敌,日军则出动飞机进行侦察扫射,战事时断时续。同一天,平津当局与日军达成协定:第29军代表声明向日军表示道歉,并惩办此次事变责任者;取缔共产党、蓝衣社及其他抗日团体的抗日活动;永定河以东不驻中国军队。“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
7月26日,日军侵占廊坊,并挑起广安门事件。7月27日日军参谋本部发出向中国第29军发动攻击的命令,同时增调20余万人到中国。7月28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起总攻,在强大火力的支援下,日军从三面向南苑中国第29军发起了猛烈攻击,中国守军仓促应战。5个多小时的战斗中,中国守军伤亡2000余人,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29日北平沦陷。
7月29日,中国第29军在天津的部队率先向驻天津的日军发起攻击,并攻占了天津火车总站和东站,烧毁了日军飞机。随即日军抽调部队对天津进行支援,并对中国军队进行轰炸。第29军经过15个小时激战,终伤亡过重放弃天津,天津失守。
事件影响—— 在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合作抗日的主张,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在七七事变前半年多的时间里,国共间分别进行了多轮谈判,因国民党设置了种种障碍,从而使谈判未取得实质性结果。
七七事变爆发后,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呼吁筑成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军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军的进攻。7月15日,周恩来等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双方谈判无果。8月上旬周恩来和朱德、叶剑英一起飞抵南京,代表共产党参加蒋介石召集的抗战会议,并同蒋介石进行谈判。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第二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在形势的推动下,蒋介石放弃了一些不合理要求,同意了红军改编后的指挥和人事问题。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至此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共二次合作形成后,国民党军队主要承担正面战场的作战,先后进行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会战,并在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协作进行正面战场作战,并在华北、华东开辟多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使日军不得不调整侵华政策。
七七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运动。北平、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的工人组织献金、募捐、纪念宣传等活动,成立工人组织,破坏日军设施,发展战时生产,为抗战出力;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兴起农民救亡运动:成立农救会配合作战、在敌占区展开与敌伪政权的斗争等,江苏北部、浙江东部、安徽西部等地的的农民救亡运动也开展起来;抗战开始后二、三时间里,有上百万的青年参加了青年救国会,并在1938年6月成立了边区青年救国会,进行管理处汉奸、慰问前方将士、瓦解敌军等工作;妇女则开展征募捐款、宣传抗日、进行战地服务等救亡活动。[11]同时各地的工人武装、农民武装、青年武装、妇女武装也陆续成立,加入到抗日的战斗中。海外华侨也以募捐献金、进行经济斗争、回国参军参战等形势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12
七七事变后中国正式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中国的全面抗战。中国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抗战得到了共产国际和众多国家的支持。随着中国抗战地位与作用的提高,美、英、法等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转向积极,在政治上反对日本,在经济和军事上对中国进行援助。以英、法、美为代表和以中国、苏联为代表的两大国际力量拉近了战略合作的距离,朝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向发展,世界格局呈现出向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个阵营发展的趋势。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光明日报
“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又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促进了全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济南时报-新黄河)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抗战或全民族抗战的起点。卢沟桥的石狮发出了愤怒反抗的呼喊,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
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抗战的磅礴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员李庆辉)[58]
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由李前宽、肖桂云导演电影《七七事变》,,讲述了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驻守宛平的29军奋起反抗。国共两党再度携手,蒋介石发表 “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的讲话。 29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率领部队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29军在日本人的飞机、大炮、坦克等的强攻下伤亡惨重,为保存实力撤出宛平城。29军张自忠只身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中国再次掀起了民族的抗日高潮。
还有不少: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的诗词——
七律 七.七感怀
魔舞东瀛鬼造灾,穷兵黩武犯中来。
屠城掠地非三省,抗日求存动九垓。
炮击宛平蛇鼠计,手擒倭寇虎龙才。
河山卫士丰碑著,置酒今浮一大杯。
{七七事变}周年祭
卢沟桥上月,华夏域中天。
飞电传羽檄,疾风吹狼烟。
宛平悲劫掠,国土愤沦陷。
万众呼抗日,九州怒火燃。
时光川逝去,转瞬近百年。
复兴中华梦,大刀永向前。
永记七七事变!
警报一响怒火燃,忆想七七大事变。
日本鬼子侵中国,烧杀奸淫尸如山。
永记国耻誓报仇,胆敢侵略定全歼。
我国不是亚病夫,全民皆兵钢铁汉!

自由诗 牢记历史 强吾中华——
七月七日卢沟桥,日寇悍然放枪炮。
轰炸城池戮同胞,不可一世张狂嚣。
石狮怒吼水愤咆,同仇敌忾民族潮。
中国军民吓不倒,奋起反抗家国保。
前仆后继热血抛,誓死杀敌斗志高。
扛起大刀握长矛,响彻天宇冲锋号。
历史云烟岁月消,血泪教训难忘掉。
强吾中华争夕朝,人人有责立功劳。
居安思危心问考,练兵打仗血性造。
【七绝 七七纪实】
1、
悲声泣泪话卢沟,忆记当年落虎喉。
血战东洋担使命,勇歼倭贼耀春秋。
2、
国耻难忘警笛鸣,繁昌社稷向和平。
东风利剑常防备,捍卫中华万代宁。
3、
雄峙平西拱极城,中原逐鹿几兵争。
而今三路纵横过,南北咽喉一宛平。
4、
长虹万丈跨卢沟,胜地流传七百秋。
桥上睡狮今渐醒,似知匕首己临头。
5、
桥边城外满夷氛,嘶马鸣弦一再闻。
况是犬牙交伪境,盘根错节费挥弓。
6、
河山寸土属中华,保卫毫厘敢失差?
逆料风波终险恶,不教蹈隙与乘瑕。
7、
一声刁斗动孤城,报道强邻夜弄兵。
月黑星沉烟雾起,时当七夕近三更。
8、
报国歼仇正此时,纷纷将士尽登陴。
十年我亦曾磨剑,安敢军前后健儿。
9、
消息传来待折冲,当时尚冀息狼烽。
谁知一勺扬波起,故道夷兵忽失踪。
9、
譸张为幻本无根,惯技由来不足论。
藏本当年原自匿,诘他松井欲无言。
10、
燃犀一照已分明,容忍都因在弭争。
得寸翻教思进尺,更凭强力迫开城。
11、
挟持左右尽弓刀,谁识书生胆气豪。
谈笑头颅拼一掷,馀生早已付鸿毛。

第2节 北京故宫
在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内街101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接受教育以后,分散活动,再自行回郑州市。
第二天蓝天波到岳母家,一进门老太太就嚷嚷:“……一去就20多天……你这个女儿,调皮极了,我真管不了,快带走吧!”蓝天波只有赔笑致歉,收拾好一切,带着女儿蓝明莹,与李老师一起下榻到邮电部招待所,打算再到故宫参观。
据故宫工作人员介绍: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7间。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天蓝天波到岳母家,一进门老太太就嚷嚷:“……一去就20多天……你这个女儿,调皮极了,我真管不了,快带走吧!”
蓝天波只有赔笑致歉,收拾好一切,带着女儿蓝明莹,与李老师一起游览了北京故宫博物馆。夏日的北京也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不李名胜古迹多,是全国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开封、安阳、郑州)之最。更兼全国避暑胜地北戴河海滨,在北京,天津,秦皇岛,兴城,葫芦岛这一条黄金旅游带的节点上。人们在享受游览过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保持一级大气质量,没有污染,没有噪音,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的北戴河景区后必要到首都北京来。暑期的北京比蓝天波三月随同省邮电学校函授科长来函授学院开会时更具人气。同时,各处景点环境绿化、彩化提档升级,使京城增添了不少各具特色的新景象。是啊!但见恭王府里的图案十分丰富,许多动物造型交错在一起,万分美丽。圆明园和颐和园山清水绿,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颐和园长廊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颐和园窗户那是木雕镂空,一扇扇用截然不同的几何图形构成。虽不那么整齐,却无碍其外观,反而显得更加美观。此处,著名景点还有长城,十三陵,天坛等。闲暇时候,逛一逛北京的胡同,感受下风俗民情也是不多的选择。另外一大特色就是众多的宗教寺庙。比较著名的有法源寺、潭柘寺、白云观、雍和宫等。
继续参观得知: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之宝。
北京故宫博物馆后改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馆”升“院”级,情况大致一样,亦是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古代建筑群、宫廷收藏、历代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占地100余万平方米,保存古建筑约9000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的前身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居住于此。1912年溥仪退位后,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历史就此终结。1914年,于外朝区域成立古物陈列所;1925年,于内廷区域成立故宫博物院;1948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体系完备,现有藏品总量180万余件(套),藏品总分25种大类别,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套)。依据不同质地和形式,可分为绘画、书法、碑帖、铜器、金银器等25大类,其中珍贵文物占藏品总数的90%。故宫博物院通过明清皇家宫殿建筑,宫廷史迹原状陈列,珍宝、钟表、书画、陶瓷、雕塑等艺术藏品常设展览,每年还定期举办临时专题展览。故宫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博物院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参观北京故宫的同时,也游览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内的太和门,它处于外朝中路,是故宫外朝宫殿的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称奉天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71.14平方米,通高23.80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上施有和玺彩画,是北京故宫内最大的宫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1961年3月4日,包括太和门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和门北面,面积达3万平方米,广场东、西两侧各有房33间,用作仓库,主要存放皇室的皮革、瓷器、金银、茶叶和衣服等。
还有太和殿,又称“金銮殿、至尊金殿、金銮宝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紫禁城(故宫)中最大的殿宇、东方三大殿之一。京城的中轴子午线沿着龙纹石雕御路升上三台,从天子宝座下穿过,是中国现存规制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内外饰以成千上万条金龙纹,屋脊角安设十个脊兽,在现存古建筑中仅此一例。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后经数次灾毁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极殿;满清建都北京后改为今名;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开始重建,两年后告竣。太和殿是中国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了影响历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见证了中国的兴衰与新生。不仅是一幢较为出名的木构建筑,还是一个见证者。太和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除了奇异、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众多的珍宝外,它的坚固程度也较为出名。太和殿建成以后,遭遇过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
午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北京故宫内,是北京故宫的正门,位于北京故宫南北轴线,平面呈“凹”字形,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午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1961年3月4日,包含午门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英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外朝西路,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此举办即位典礼。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设立武英殿书局,成为皇家修书处。清同治八年(1869年)被火焚;同年重建。民国三年(1914年)3月与敬思殿连为一体,改造为古物陈列所。2005年成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2018年改为故宫博物院陶瓷馆。武英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1961年3月4日,包括武英殿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华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内,处于故宫外朝东路区域,与武英殿相对,南面文华门,北靠文渊阁,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文华殿呈“工”字形布局,共分为前后两小殿。前殿即文华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殿名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类似。文华殿与主敬殿之间以穿廊相连接。文华殿明初为皇太子的观政之处;明中期改为举行经筵的地方;清代延续明制;民国四年(1915年)与其后的主敬殿相连,成为书画馆;2008年改造为陶瓷馆;2018年起再次成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所在地。1961年3月4日,包括文华殿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文华殿作为明清皇宫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旧时北京城“五坛八庙”之一,1950年5月1日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社会开放。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 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有三重围墙。墙内主要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庙内主体建筑为享殿(前殿)、寝殿(中殿)、祧庙(后殿)。太庙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故宫同时期建成,历经明清两朝,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1957年10月28日,太庙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太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史宬,初名神御阁、表章库,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南池子大街136号,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为中国明清两代的国家档案存放处,现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陈列室。皇史宬分南北两院,由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御碑亭、宬门等建筑组成,总占地面积84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皇家档案库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藏书保护的优良传统和技术成就。1982年2月23日,皇史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大学红楼,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因该楼墙体主要部分均用红砖砌筑,故俗称“红楼”。建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红楼是北京大学的旧址,“五四”运动纪念地。北京大学红楼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民国七年(1918年)落成,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楼体呈工字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东西面阔100米,主楼南北进深14米,东西翼楼南北各长34.34米,总面积10000平方米。北京大学红楼遗存有校长室、校长办公室、第二阅览室等。北京大学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1961年3月4日,北京大学红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完北京故宫,蓝天波又想起了沈阳故宫,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并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景点。相比之下,蓝天波更惊叹北京故宫的富丽堂皇,殿堂是如此的宏伟。明、清两代的皇宫,真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啊!,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啊!以致于蓝天波带着女儿与李老师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在故宫观赏还流连忘返的。
余兴未消又游了3个园地——天坛公园,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辟为天坛公园,对外开放。天坛公园由两道坛墙环绕,被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主要由春季祈祷丰年的“祈谷坛”,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坛”,皇帝祭祀前居住的斋宫、演习祭祀礼乐的神乐署四大古建筑群组成;祈谷坛中的祈年殿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天坛公园外坛种植有大量古柏林。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中心点上,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后苑,曾是北京城中心的最高点。1928年开放,1957年被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公园。景山公园内古树参天,山峰独秀,殿宇巍峨,牡丹品种繁多,文化活动丰富。山上五亭横列,中峰万春亭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制高点,尽享天时地利,登临其上,可俯瞰故宫全景,一览京城轴线,领略整齐对称的布局神韵,品读气势恢宏的宫廷建筑。
这里曾是清帝后祭祖追思的重要场所,保存着寿皇殿、观德殿、护国忠义庙、绮望楼等古迹文物,散发着浓厚的根祖气息,是传承和发扬中华孝道文化的胜地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的北海公园:是中国最悠久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皇家园林。北京北海公园:明明是湖为何叫海?明明是公园,为何敢挂皇字头?门口的古树见证了多少人间故事 近观白塔 永安桥和白塔 在法轮殿殿后的山腰处有两座牌坊,南题"龙光",北题"紫照"。 别小看这座桥,这可是当年中国的第一条铁路遗址 五龙亭 此处原是明代泰素殿的旧址,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拆除泰素殿,
在“西天梵境”山门外,有一座很壮观的琉璃牌楼,正面匾额为“华藏界”,反面为“须弥春”。其含义为从华藏界牌楼穿过,即进入佛门;即到了“须弥山”这个佛家最神圣的境界。这里便是大西天寺庙建筑 山上的小亭看惯了人间悲喜离合。
北海公园——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北海公园的白塔是这里的标志,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建设,江南的园林硬生生的被搬到了北京。 由于是从后门进的北海公园,所以好看的景致全是走到了最后才得以见到。
北海公园全园以北海为中心,辽、金、元在此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
北海及团城于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公园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7-1 17:27 , Processed in 0.0746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