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10114|回复: 58

夜袭芒荡山(1-8)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5 15: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8-1-12 10:11 编辑 <br /><br />               
           (一)
       (前言)各位战友:应部分新战友的要求,为配合改版后的需要,本人在《军事纪实》版块试发了两章原来发过的文章,很多战友赞誉有加,说看着过瘾,看了两次还想看,要求再发,加上网络有时效果不太好,以前发的帖子不知怎么弄丢了,想看而看不到,幸亏当初发帖后我及时用软件保存了下来,要不然可能失传了。据此,特征求战友们意见,这帖子是否重发?如果说同意发,是 从中选几帖发还是从头开始发?请战友们发表意见,如果说不同意发或觉得不妥,待发完这一章就不发了。考虑到部分老战友年龄大,视力不好,上网时间长了眼睛受不了,《夜袭芒荡山》共8集一万多字,共分三次发出,特此说明,请谅。
                                    
                         
          
                                    (一)

         一九七一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发生了一系列难以磨灭的记忆。其中最突出的还是当数“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国外,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大草原。而夜袭芒砀山正巧发生在“九·一三”事件前一个多月,可以说它就是“九·一三”事件的前夜。要说清这个问题,我想有必要对当时部队的基本情况作一下简单的回顾。

    在那场史无前列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我团和全军部队一样,为稳定国家政局,从一九六七年就奉调河南郑州,开封,商丘等地支左,长期担任军管,执勤等任务。一九七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毛主席他老人家发出《一一·二四》批示:“走出营房,锻炼部队,克服老爷兵思想,实行长途野营拉练二个月……》。

    为落实这一批示精神,部队于同年十一月底前从支左前线全部撒回营房。从同年十二月二十日起进行为期二个月的冬季长途野营拉练,行程2600里。之后,又到开封农场生产十来天,于元宵节期间冒雪回到营房。自文化大革命五年来,除少数留守人员外,真正在营区安营扎寨常驻下来也就从这时候才开始。

    回到营房后,只用了二天时间进行休整,随即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运动中,即进行系统的、正规化的军事训练。训练内容全部按总参谋部的训练大纲进行,从最基础的科目抓起,狠抓基础动作,苦练基本功,包括队列,射击,投弹,刺杀,战术,爆破等。射击从一练习打到六练习,战术从单兵到班进攻,排防御。当时的口号是:要达到“五化”的基本要求,即;生活制度化,技术规范化,行动军事化,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通过系统训练,严扣细训,部队军事素质,战技水平明显提高。

    在政治方面,主要贯彻落实党的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全团排以上干部除了完成训练任务外,还要抽出三分之一时间学习毛主席《我的一点意见》,总政治部下发的《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反杜林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十一本书。把毛主席四卷当作必修课,弄通弄懂马列宁主义,熟练掌握唯物主义辩证法,积极参加批陈(指陈伯达)整风运动。

    由于部队长期在外支左,军管,执勤,各营、连住的分散,回到营区后,作风拖拉,斗志松懈,游击习气严重,战备观念不强。为此,引起团首长的重视,决心狠抓战备观念和作风建设。经常对部队进行战备教育,把时刻准备打仗的弦绷得紧紧的。为了保证部队开得动,拉得走,经常定期或不定期的搞紧急集合,让战士打背包,带武器,全副武装在商丘各个不同方向转一圈,并相互检查评比。有时团里搞,有时营里搞,更多的时候是各连队自已搞。有些营,连干部为了把紧急集合搞得形象逼真,每次都编造一些假情况来糊弄战士,说得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譬如,现在苏修打到什么什么地方来了,美军打到什么什么地方来了,什么什么地方的造反派在什么地方搞武斗,上级通知我们现在去制止武斗等云云。一时搞得部队打仗天天有,战备不离口,武器不离手。久而久之。战士们普遍产生了厌烦情绪,就象放羊的孩子,任凭你怎么喊狼来了,就是不相信。有的战士说;“备战备战,备而不战,打起背包围着商丘转一转,回到营房不耽误吃小米饭”。还有的写打油诗“天天备战好紧张,头皮发麻心发慌,明知是个假情况,何必搞那鬼名堂。”公开表达不满。                         (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5 15: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七月二十五日清晨七时许,我们刚早操回来,突然接到团司令部的命令,全团进入一级战备。据说,命令是武汉军区司令部直接向四团用电报的形式下达的。命令还同时指出:“随时准备出发,到外地执行特殊任务”!武汉军区的命令来得非常蹊跷,团首长大惑不解,越过军、师二级司令部直接向团这一级下命令,在历史上还没有过的。到哪里执行特殊任务?执行什么特殊任务?电报中没有说。打电话到军、师二级司令部去问,都说不知道。团首长更是一头雾水。仔细研究这道命令,它确实是通过正当途径下达的,不可能是假的,更不可能是伪造的。困惑归困惑,命令还得坚决服从,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加深理解。
          团首长召集各营、连主管干部开会,传达武汉军区司令部的命令,宣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携带三天的干粮,三天的大米,打背包,带武器,先在家中待令,下午二时到大操场集合。当这一战斗命令传达到部队后,大多数干部战士仍然抱着老皇历不放,心存侥幸,根本不进行认真准备。包括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内,口里讲进入一级战备,却没有一个人把它当成真的。譬如,一级战备除规定携带的战备物资以外,每人还应携带30发子弹,(机枪手每挺500发),三颗手榴弹(实弹),一颗教练弹,但没有一个人落实,干部没有发,战士没有带,营、团首长也没有过问。有的战士不带换洗衣服,光捆个空被子应付检查,有的到大操场集合时脚上穿着凉鞋,没有穿袜子,还有的嫌连队发的干粮(馒头)不好吃,不愿意带,说到时候去商店买饼干等等。凡事行过军的人都知道,穿凉鞋是不能行军的。有经验的干部,战士每次行军前一般都要准备二双胶鞋,而且必须是穿过了的半旧鞋,新鞋容易打泡。“行军没有巧,鞋子大一号”、“小路走中间,大路走两边”,这是行军最起码的常识。营长张邦录发现这个问题后,专门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指出其严重性。然而,仍然没有引起广大干部战士的足够重视。二十五日下午二时,我们到大操场集合,在火辣的太阳下坐到下午四时,团里突然通知,今天没事了,全部回去。这下战士们可都来劲了,纷纷议论说,怎么样,我说又是假的吧?看来不仅是基层干部骗人,武汉军区首长同样也骗人。
         人虽然是回去了,但一级战备的命令并没有宣布解除。次日早饭后,全团干部战士全副武装,再次到大操场集结,于下午四时出发,向商丘东40公里的虞城县开进,一口气走了两个多小时,眼看离商丘越来越远,丝毫看不出有返回的迹象,大家这时才开始意识到这次行动可能是真的,后悔没有按规定带足战备物质,穿凉鞋根本没办法行军,有的战士脚上已经磨破了皮,鲜血直流,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象跳秧歌舞。走到半夜时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天气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衣服,背包全被雨水湿透了,越背越重。加上我们走的这条路全是土路,经雨水浸泡冲刷后相当难走,一脚下去足有一公分深的泥印子,很快成功为泥巴浆。全团3000多人,车,马都走这条路,前面几个连队还凑凑合合,后面的连队那根本就不叫路,简直是烂泥港,只好往老百姓庄稼地里走,再后来连地里庄稼都踩平了,给老百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个别战士往老百姓西瓜地里走,脚被西瓜绊了一下,顺手摘了下来,用拳头捶破边走边吃。我看到这种情况后,感到说不出的难受。且不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规定,我自已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懂得农民的艰辛,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我当时只是一介小排长,我只能约束我的部下,而且只能约束看得见的,对于外单位的违纪人员我又能说什么呢?(待续)


    [url]  K K K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5 16: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这场大雨一直下到凌晨三点多钟,部队冒雨行军,所有人浑身上下都是水、泥,已经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雨水,哪是泥水。清晨四时才到达虞城县,走了70多华里。还是前一天中午吃的饭,大家已经17个小时没有吃东西,这时都感到相当疲劳,又累又饿又渴。团首长派人与虞城县城关中学联系,要求停课一天,让部队在这里宿营,城关中学的领导二话不说,当即决定让学生放假。此事如果发生在现在恐怕绝对不行。二营全体干部战士到城关中学宿营,把教室里的桌椅板凳往旁边一顺,雨衣往地下一铺,被子也懒得解开,倒头便睡着了。上午九时许,炊事班把饭做好后,大家起来吃了饭,这才把淋湿了的被子和衣服拿出来晒,好在当时正值盛夏,不一会就晒干了。然后接着又睡,直到下午三点钟起床。刚吃罢饭,连队传达武汉军区敌情通报:“苏修在开封地区实施空降,你部应作好到开封地区御敌之机动准备,消灭来犯之敌。”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跳起来。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开封在商丘西300余里,到开封地区打空降,这不是明摆着叫我们回去嘛!这时有的战士开始甩干粮,将炊事班发的馒头给扔了,说马上要回营房还要它有何用?加上馒头已经好几天了,夏天气温高,又被雨水淋湿,已经变质长霉,上面的毛丝清晰可见,也的确不能再吃了。这时我的头脑还比较清醒,根本不相信仅出来一天武汉军区就会这样轻而易举地让我们回去,否则,把部队拉出来的目的又是什么?尤其是武汉军区撇开军、师两级,直接指挥到团,绝非是一时心血来潮,头脑发热。完全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联想到一星期前在全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上传达军委总参谋长黄永胜关于时刻准备打仗的重要指示,对祖国东南沿海,北部边疆战区进行了重新划分,要求各军,兵种,各大军区领导当面表态,“保证各自战区不发生任何问题,否则,拿你是问!”口气之严厉,态度之坚决,明显散发出火药味。   
          武汉军区政治部某处长等六人工作组当时在四连蹲点,他们也不知道一点情况,一问三不知。他们在这次行动中,只知道跟我们一块走,不知道到哪里去,我们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从不轻易表态发表任何意见。于是,我召集全排同志开会,发表了我对这次行动的见解,要求大家不要心存侥幸,麻痹大意,不回到营房绝不能随便扔干粮。遗憾的是我的话战士们全当耳旁风,根本听不进去。我只好悄悄地将战士们扔掉的馊馒头检了回来,装了满满一挂包。
          约三十分钟后,团司令部接到武汉军区司令部的命令,“苏修在连云港登陆,命你部火速向连云港方向开进,在芒砀山地区组织防御,消灭来犯之敌”。这时候大家都傻了眼,刚才还情绪满怀,有说有笑,一下变得目瞪口呆,半天做声不得。有的发牢骚,讲怪话,有的丢筷子摔碗。明知武汉军区的敌情通报是假的,连云港登陆之敌也是子虚乌有,绝无可能。但军令如山,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任何价钱可讲,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下午五时整,全团干部战士从虞城县出发,浩浩荡荡向芒砀山地区开进。(待续)


    [url]  Q Q Q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张志涛 发表于 2010-12-5 16: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七一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年。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情。

    [url]  〇 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李庆国 发表于 2010-12-5 20: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我在通信连任两瓦一班长,我在团部,跟司令部,副团长王二海担任前指,在二营。凌晨1点,我向前置发出询问,‘3点前是否到达郭集。’我的兵错听为【3点以前到达】。到目的地15公里,还有一个多小时。王副团长随即命令部队,跑步前进。4连长吴方元,步探机员曹国民向团部报告,4连全部到达。其实就他俩。副团长王二海太胖,胳肘窝,大腿裆都是泡。到达氓荡山后,团王政委找我谈了话,七天演习结束,人家当了先进,我做了检查。这件事使我终身难忘的。彭导,你知道这段故事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5 21: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0-12-5 21:15 编辑

    李老弟前半节说的不错,确实是你的兵传错了命令,根子当然是你。后半节错了,副团长不是王二海,是马如芝,吴方元当时不是连长,是副连长,连长是汪祥盛,曹国民那时也不是步话机员,是一班班长,但他确实当过步话机员。本文后面将祥细交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5 2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确实如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李庆国 发表于 2010-12-5 23: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相盛不是指导员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毛海根 发表于 2010-12-6 00: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我在通信连任两瓦一班长,我在团部,跟司令部,副团长王二海担任前指,在二营。凌晨1点,我向前置发出询 ...
    李庆国 发表于 2010-12-5 08:59 PM


      当时副团长确实不少王二海 王在69年底就调武汉警备司令部去了, 原来是你们传错了命令呀 我只知道命令下达错了 现在才知道原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6 08: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李庆国老兄也该受批评,你们动错了嘴,我们跑断腿,而且包括团长在内的数千兄弟受累、受罪、受害,你说他该当何罪?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6 08: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祥盛提指导员也不错,那是几个月以后,林彪《九、一三》事件之后,原四连指导员马鸿章提二营副教导员后,汪祥盛才由连长改任指导员,吴方元接任连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0-12-6 11: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彭本炎 1971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7 03:23
  • 签到天数: 65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张同永 发表于 2010-12-6 13: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同永 于 2010-12-6 13:39 编辑

    此次军演实属武汉军区超越指挥的。所述时间是否不准确?当时为夏日的下午下班后师长成喜臣在小靶场游泳池消暑,接到命令后立即通知全师进入一级战备,何时集结、出发、去向、宿营....等全听军区指挥。那天是夜幕降临出发至次日上午8时左右师机关到达永城县城,又饿又累,大家不满情绪突出,下午开始收到演习想定文书,机关首长和各科进入战时状态、开始图上作业。在此期间五团军械助理员陈永康私自在陇海线路基下行手枪射击,导至列车报警,后在调查此事时他说:‘老八路开枪没事’。回营区后马骥良政委在师机关总结会上严肃批评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破坏军政军民团结的行为,并宣布师党委处分决定:撤销陈永康同志职务。
              另外我记得马迂芝从四团调任五团二营营长,任五团副团长、团长直至副师长离休郑州一军干休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6 14: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0-12-6 15:55 编辑

    回复张同永老哥:1、演习时间绝对准确,请看我的后续文章将祥细交待。2,四团的演习与师的演习不是一回事;3、马如芝我当兵时是四团二营副营长,68年底调五团二营任营长,70年底调四团任副团长,后又调回五团任团长,以后当二师副师长,您转业后任二师巡视员好几年后才离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6 15: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0-12-6 15:35 编辑

                                     (四)
       
          由于这次行动是武汉军区司令部用无线电台直接指挥的,既见不到指挥员,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他们叫走就走,叫停就停。事先根本没有行动计划,即使有行动计划我们也无从知道。至于在哪里休息,在哪里宿营,在哪里吃饭,呆多长时间,团里没有一点自主权,完全心中无数。这让团首长相当被动,不敢轻易改变行动计划,就算有意见说都没有地方说。军、师两级也不知道武汉军区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他们只是在那里干着急,毫无办法。我们完全象孙子兵法所说的那样,全团官兵就象山上的羊群一样,只知道往前走,不知道到哪里去。因此,给这次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尤其是粮草补给问题最为突出,由于麻痹大意,没有按照一级战备的规定带足三天的干粮,三天的大米,结果仅出来一天就有相当一部分连队就没有粮食吃。如三营八连是从开封农场坐火车赶回来的,他们开始根本不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以为是让他们回商丘,既未带干粮,也未带大米,还把一些破锅破碗带回来准备换新的。结果到了商丘火车站后不准进营房,直接到虞城县赶队,途中又把路走错了,本来是新虞城他们却走到老虞城,多走了数十里路不说,还饿着肚子顶着37至38度的高温白天行军,从老虞城往新虞城赶,刚刚赶到,部队又准备出发了,全连干部战士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连饭都没有吃的。没有粮食找其他连队借,其他连队都不愿意借,说:“这都是什么时候,简直年三十夜里借炊具,把粮食借给你,我们吃什么”?最后还是团、营首长出面做工作,从战士的干粮袋中挤出一部分来,才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再说部队当时购粮是凭军供票定点供应的,不是每个粮店都买得到的,必须到专门的军供站才行。少数连队没有粮食吃,团首长急得团团转,后勤处采取紧急措施,专门抽出一辆马车(当时团里没有配备汽车,团长、政委行军都是骑马),到前方购粮,在部队必经路口等着,边行军边补给,算是渡过了难关。由于部队人多,都走一条路,前卫连与后续部队连绵十余里,又是夜间行军,即使有商店也买不到东西,一般路边商店半夜都不开门,就算开门部队也不允许停下来,否则,那么多人都往商店跑成何体统!所以,基本上是饿着肚子行军。部队自虞城出发后,中途只休息了两次,深夜十二时许,到达叫牛堤圈的地方,我们已经走了七个多小时,行程60多华里。这时大家的肚子也饿了,加上当时正值三伏天,即使是夜间气温也在35度以上,非常炎热。战士们身背几十斤的负荷量快速行军,每人都大汗淋漓,随身携带的一壶水也喝得差不了,感到又累又饿又渴,有些体力差的同志已经开始顶不住了,不少同志还出现中暑现象,倒在路边不能动弹。
          就在这时团司令部接到武汉军区司令部的命令:“现在离芒砀山还有45里路,限你们必须在三个小时内赶到。”团长李庆东接到命令后,一看表刚好12点,要在三小时内走45里路,这就意味着部队必须跑步前进,而且每小时要跑够15华里才行。如果是轻装徒手估计问题不大,但现在的问题是,战士都身负重荷50至60多斤,机枪手、炮兵的负荷更重。还是下午三点多钟吃的饭,而且已经连续行军七个多小时,要完成这一任务指标,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6 15: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0-12-6 16:03 编辑

                                 (五)


          这时团里几位首长也和我们一样,又累又饿又渴,他们虽然骑马,也没有战士那样的负荷量,但毕竟他们年龄都大了,有的甚至是老头子。他们也感到完成这次任务有难度,但想到这是武汉军区的命令,这是在打仗。所以,丝毫不敢马虎。立即通过两瓦机,步话机等通讯工具通知各营、连长跑步到司令部开会。说是司令部,实际上部队在行军途中一步都没有停过,待各营、连长跑步赶到司令部后,团长李庆东边跑边传达武汉军区司令部的命令,并进行紧急动员说:“这次战备行动是实战前的预演,要当作战斗任务来完成。现在是非常时期,三个小时内必须赶到,没有任何价钱可讲,哪个连队没有完成任务要追究战场纪律。”各营、连按照团里的规定,将这一战斗命令迅速传达到全体干部战士,也是边跑边传达边动员。我连干部同时进行了分工,连长汪祥盛带着部队往前冲,指导员马鸿章居中并负责宣传鼓动工作,副连长吴方元打前站,副指导员甘德亮断后并负责收容掉队战士。全体干部战士受领任务后,都自觉把这次行动当作非常任务来完成,以百折不饶,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饥,渴,累的折磨,背着背包和武器弹药,不頋一切地往前冲去。也就是在这时才真正体现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价值和优秀品格,冲在队伍最前面的全部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一个小时后,很多同志开始出现中暑,之后,一批批的掉队,一排排地倒在路边爬不起来,有的甚至晕死过去。随队的医务人员和各连队的卫生员及时组织抢救,对着人中扎针灸,或用手掐人中,抢救了不少同志的生命。这些医务人员在处理中暑问题上很有经验,不论中暑多么严重,只要用针灸扎人中冒血,就接着抢救下一个,如果不冒血必须再补扎一针。据说,针灸扎人中虽然不能很快恢复疲劳,但人绝对死不了,只是多躺一下就问题不大。
          由于各单位掉队,中暑的人很多,三个一群,五个一堆,沿途20多里路到处都是掉队的人,活象电影中国民党军队打败了的伤兵一样,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幸亏是夜深人静,否则,的确影响人民军队的光辉。由于掉队的人实在太多,负责收容的同志根本管不过来,最后干脆不管了。说:能走的走,能飞的飞,走不动飞不了的算了,冲上几个算几个!

         当大家跑得最累最困难的时候,副团长马如芝为了鼓舞部队士气,一手牵着马缰,一手提着凉鞋,卷起裤子,赤着双脚,跑在队伍最前面。全团干部战士深受感动,“团首长那么大年龄都这样跑,我们年轻战士还有什么说的,就是拼命也要赶上去。”
         这时我也快支撑不住了,两条腿不听使唤,忽然间想起挂包里的馊馒头来,于是边跑边啃,一口气吃了好几个,身板骨倾刻觉得硬朗多了。我把剩下的馒头分别送给排里的战士,他们如获至宝,非常感动。说:“排长你真好啊!”还有的说:“哎呀,简直是雪中送炭啊!”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感到领导工作方法的重要,在对待战士的思想问题上一定要心细如麻,绝不能简单粗暴。我的一次不经意行为竟在关键时刻发挥如此巨大作用,这几个馊馒头不但不倒味口,而且来的正是时候,既解决了战士的饥饿、体力问题,渡过了难关,又加深了与战友之间的感情。当初战士甩馒头时,我没有简单的批评,而是悄悄地捡回来。如果我硬性批评,强迫他们捡回来,战士们可能会接受。但可以肯定,效果绝对没有现在这样好。一排排长张超在这次行动中,因劳累过度,倒在路边睡着了,二小时后被掉队的同志绊醒,事后私下对我说,“排长这一级在部队中是最辛苦的,连职以上干部行军不背背包,排长不但要背背包,而且干粮,大米,雨衣,水壶等一样不比战士少,还经常帮战士扛枪,搞体力互助,战士掉了队排长不清班长清,排长掉了队没人清。我要不是被掉队战士绊醒还真不知道睡到何时为止。”对此,我也有同感。(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6 15: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8-1-17 09:41 编辑

                                (六)


          在部队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沿途有很多老百姓站在路边看热闹,有的还主动送来开水:“解放军同志请喝水,解放军同志请喝水”。但没有一个人同他们说话,也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接。因为大家都在快速行军,一个紧挨一个,根本就不能停,只要稍微一停,马上就是乒乒乓乓一大串,一摆好几里路长,全都给堵住了。队伍中马上就会有人大喊,快!快!快!而且一旦掉队,要想赶上来就不容易了。看得那些老百姓直掉眼泪,尤其是那些有子女在部队当兵的,更是痛哭流涕。还有不少老百姓看到掉队战士累成那个样子,艰难地一步一步往前挪,动了恻隐之心,主动提出用驾子车送一程,均被战士们婉言谢绝。抱着“宁可前进一步死,不可后退半步生”的坚强信念,硬是坚持走完全程。      
         凌晨三时许,我们到达夏邑县城西公路的小桥边,团司令部在那里组织清点人数。四连按时到达的共35人,其中我排19人,掉队18人,刚好一半多一点。其他三个排绝大多数人都掉了队,只有少数几个人冲了上去。除了身体原因外,毫无疑问是我那几个馊馒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有的同志会说,一个有150多人的步兵连队只冲上去35人,是不是少了点?其实这是全团最好的。冲上去人数最多的连队只数四连,五连,其他连队绝大多数人都掉了队,还有两个连队除了连长,指导员冲上去了外,其余人员全部掉队。连长指导员行军不背背包,如果他们也象战士那样的负荷量,我敢肯定他们也会掉队。为什么四连,五连要好于其他连队,这里除了体质和组织领导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四,五二个连队为前卫连,头一天的前卫由一营担任,第二天的前卫由二营担任。按照行军情惯例,连与连之间相隔为200米,营与营之间相隔为500米。越是走在后面的连队越吃亏。即使在平时行军,往往前卫连宿营个把小时,后续部队还未到达是常事。就这次行军而言,前卫连跑45里,后续部队至少要跑50里以上才行。所以,越走在后面越掉队的多。     
          部队在夜间行军的通讯联络,本来是通过电台、两瓦机、步话机用密语联系,因两瓦机,步话机员大多都掉了队,其他人员不会密语。所以,后半夜基本上是白话联系。这时候也不讲什么军事机密不军事机密了。六连连长石功伦开始行军时让步话机员跟他一块走,步话机员实在走不动了,石连长干脆把步话机拿过来自己背上,团首长在电台中问,六连现在到了哪里?石连长马上回答,到了哪里哪里。其实不是六连到了哪里,只是石连长一个人到了那里。事后总结时团首长还表扬了石功伦,说他办事灵活,真正到了打仗的关键时刻,哪怕冲上去一个人也是不简单的事。     
         也就是在这时我们才知道,我们虽然跑够了45里路,但还没有到达芒砀山,这里只是芒砀山地区附近的夏邑县,真正的芒砀山离这里还有数十里路。因为当时天还没有亮,司令部决定在这里宿营,负责打前站的同志房子还没有找好,我们只好坐在路边休息。在那里等了一个多小时。当房子找好后,背起背包准备宿营时,谁知怎么也站不起来,身体完全处于极限状态,试了好半天还是不行。好不容易站了起来又迈不开步子。一看左右很多同志都跟我一样,站不起来,走不动。口里还不停地喊,“这是怎么啦!这是怎么啦!”副政委员建民当时就在现场,看到这种情况后,心疼得直掉眼泪。他当面对我说;“回去告诉连长指导员,把伙食搞好,千万别再节约了,否则,把战士的身体给拖垮了。”也就是在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红军时期的艰辛,据很多历史文献记载,红军过大雪山时,即使再累,也不准坐下来,只能站着休息,因为身体处于极限状态的情况下,一坐下去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为此,牺牲了不少同志的生命。红军长征十一个月,而我们只有几天,且天上有飞机,地下有大炮,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可见革命是何等的不容易。        
         宿营后睡了三个小时起来吃了早饭,接着又睡觉,直到下午三点钟才起床,虽然还没有从疲劳中恢复过来,但已感觉好多了。炊事班的同志跟我们一样行军,白天也没有很好休息,专程到夏邑县城买来猪肉,鸡蛋及各种蔬菜,为全连同志改善伙食,每人还另发了五个鸡蛋,一斤饼干,并补充了三天的大米。这些东西在现在看来确实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四角五分钱的伙食标准来说,这是最高规格的。      
         下午四时三十分,又接到武汉军区的命令,全团继续向芒砀山开进。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黎建兴 发表于 2010-12-6 21: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参带我又拉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李庆国 发表于 2010-12-6 21: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团首长发现部队走的太快,随即命令部队每小时4公里,是我发出的。部队已经跑乱,加上信号差,命令根本传达不出去。真是乱急了。当时团首长也很紧张,命令都是通过15瓦接受的,每天的行动路线,出发时间,宿营地都不知道。昼息夜行,到达氓荡山后,团首长觉的奇怪,怎么部队乱成一锅粥,一碰头,原来是通信联络上出了问题。说起喝水,我的钢子不离手,一个村喝一碗。百姓端着水都掉下了眼泪。六天七夜,难忘呀。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是林彪的【一号通令】,考验一军是否听话。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7 0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庆国兄弟:你们通讯连可是害死人了,当时如果说知道是你们几个人做的,恐怕大家不会饶你,算你走运,我老彭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是否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请你提出宝贵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16 10:23 , Processed in 0.0648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