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4129|回复: 33

瀍河故道咏叹调(系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4 17: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源坤 于 2016-7-26 19:16 编辑 <br /><br />
    瀍河故道咏叹调(系列)

        早就有心写写发源于家乡的瀍(chán)河,但手头无啥资料,实地考察也有限,再加上能力不足、没有底气一直没能动手。前几年网友“北邙秋风”曾敦促我试试,可还是胆怯,终未下笔。除了胆小自卑之外,就是现在查到一些资料,则观点不一,莫衷一是。可其中有些常识性的低级错误也叫我不安,于是便有了动笔一试的念头。可下笔时还是忐忑,因牵涉引经据典会起码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语言生涩不生动,一是篇幅冗长催人睡,用这样的东西说话倒不如不言声儿。可咱的家乡咱自己不夸也没多少人萦记着夸。恕我孤陋寡闻,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歌瀍河的系列文章。咱这水平已成定局,难道等几年就突然成了大家莫言。答案很明显:成不了。那咱就不能劝自己莫言,还是说出来吧。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开篇。
        但开篇就自我不满,写法杂糅是败笔,山有些古板或庄重,水有些活泛和开放,尽管可以这些是山与水的特性来遮羞,但还是有败笔明显痕迹的。这是把水返工写后的恶性效果,但又自我安慰,觉着毕竟比板着面孔说教强。
        接着下来要写的十几篇文章可能会在这重重矛盾中缓慢进行,也许会难产,但相信大家都是助产士,助把力,也许我会努力把它们顺利生下来,反正也不用审批生育指标。可是要声明一下,我可不愿意剖腹产。

                    开篇:邙山起舞瀍河笑
           我的家乡在古都洛阳之北的孟津西部。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遇到喜庆事,不论是大小会发言,还是写标语、写文章、贴对联,都喜欢用“拽”(音zhuāi,炫耀。)家乡山河,这是家乡人对大自然所赋予的自豪感自然流露。今天咱也就拽拽这山这河。
            邙
    (máng)山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的支脉。 名称来历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姬子兰的儿子叫邙,人称穆公子邙,被周顷王姬壬臣赐封在邙邑(今河南洛阳邙山一带),这里是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这分水岭为黄土丘陵,是郑国国境西部重镇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历史上邙山历来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又名北芒、邙山、平逢山等。以洛阳为着眼点看来,其在洛阳之北,就顺理成章地把它称作北邙山。
         
    邙山是坚强的山。说它是山有些勉强,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由浑厚的黄土堆积起的高地。它不是石山,山体基本全部由立黄土堆积而成,但这座勉强的山却是坚强的山。正是这座普普通通的黄土岭,这座看起来不高不帅不被俗人看好的山脉,却以自己貌似柔弱之躯,横亘在黄河南岸。在咆哮的黄河水从路过身边之时,用自己的一身傲骨阻住了滔滔黄河,直到河水无奈地流出黄河最后一道峡谷——宁嘴峡,使河洛一带从无黄河决堤之虞。
            北邙山连新安、孟津、偃师、巩义四地,东西长四百余里。而狭义的邙山,则指的是洛阳市以北孟津县境内的黄土山区。
           邙山是神圣的山。孟津邙山名峰多多,平逢山、黄鹿山、谷城山、宜苏山、紫崖山、黄花山、崝嵘山、碧翠峰、同盟山等,自西向东,一字排开。但它们多数在海拔400米以下,据我所知,平逢山的龙马古堆、黄鹿山的黄朝岭、庙护古柏岭、相留牛岭古堆、瀍阳岭、井沟吕祖庙等高地,可能会超过海拔450米。但唐朝有个叫作刘禹锡的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邙山上下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作为龙马负图之乡、伏羲画卦之地,我们的先人正是在这里点燃了文明的圣火。邙山西垂的平逢山、谷城山、宜苏山区域是神农、轩辕之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故里,是中华民族根之所系的圣土,因此邙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更是一座名山。
           邙山是知恩的山。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它金色的乳浆,溉泽着邙山这片丰土吉壤。它用无私的行动来报答无私的母亲河,把自己的血脉——闻名遐迩的瀍河献给了洛阳,为母亲河分忧。洛阳有伊洛瀍涧四大河流,而瀍河作为本地土生土长的孩子而更招人喜爱。
          瀍河长35公里,瀍河发源于孟津县横水镇,流经横水、马屯、城关、朝阳4个乡镇,县境内全长25公里。
           瀍河在洛阳的大地上跟着朋友跑江湖,四大河流排行老三,是沾了古书《禹贡》的光,实际是在长度上“名列孙山”,是老四。好像还是唐朝那个刘禹锡说过,“水不在长,有仙则灵”,除了生于本乡本土占尽地利而有了人和之外,还有就是她具有仙子般的美。
           瀍河是柔美的河。她文静地从古时的梓泽走来,从古国遗址榖城姗姗走来,在会瀍沟尽头姐妹相会,她从韩愈祖居地施施然东行北上,到马屯东侧与未曾谋面的姐姐相拥,自此三姐妹不再分离挽着手欢快前行。
          瀍河是慷慨的河。她在相留村留下一个宝葫芦、赠王湾一泓月牙泉,到了7000前的班沟古寨干脆“班”给了九眼泉。
           瀍河也是聪慧的河。天真烂漫的三姐妹,不知道前面还有李家窑、大阳河、寺河南、瀍沟这些5000岁以上的老资格,这些村子不见得会倚老卖老,但手头没有那么多的泉眼的现实,最终还是让三姐妹犯了难。她们一合计,留下了自己的项链、首饰及珍宝,这些项宝物偎着山崖,穿过刘家寨、前李直到洛阳后河,于上窑进入瀍河回族区,由下园伸入洛河。
           瀍河是美丽的河。洛阳八小景中的“瀍壑朱樱”可谓最好的注脚。瀍河流经邙山,年久成壑,邙山的水土适宜樱桃生长,几千年来,瀍河两岸遍植樱桃树,时逢万木回春之际,极目远眺,绿树丛中樱桃露出朱颜,煞是奇秀,遂有瀍河朱樱之景。《图说》讲,“樱桃,其实熟时,深红者谓之朱樱”。《礼记·月令》说历代封建帝王都有用朱樱祭祀祖庙的礼节。西周时祭祀是用华山脚下出产的樱桃。平王东迁定都洛阳后,派臣仆们四出寻访,最后选定邙山深处的樱桃沟所产的樱桃为祭祀珍品樱桃沟多樱桃,历经两三千年,直到清代仍非常繁茂。历代的文人学士总喜欢到此一游。曾有诗云:“河水上北邙,渠畔柳成行,羊羔戏长坂,群鱼跃金塘。沟里谷黍秀,北上花果香。朱樱不少见,瀍壑尽阳光。”
            瀍河是高尚的河。亿万年以来,依然年青的三姐妹放眼望去,阳光之下,那些珍珠在银线的串缀下熠熠发光,自己足迹所到之处无不折射出瀍河的魅力和美丽。但她们从不居功自傲,不骄不嗔地、成年累月地巡回在邙山所赠予的曲曲折折的通道上,竭尽全力地为人民服务。

      


    138537"> 138537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8 21:41
  • 签到天数: 17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王元春 发表于 2015-1-14 17: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源坤 于 2016-7-26 19:16 编辑 <br /><br />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胆量夸家乡,即使有点“浮夸”,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期聁欣赏你的佳作!

    138612"> 138612 KK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5-1-14 18: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义记述备祥,家乡景象跃然纸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37
  • 签到天数: 30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5-1-14 19: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源坤 于 2016-7-26 19:17 编辑 <br /><br />家乡之美美不胜收,文笔之妙妙不可言。

    138062"> 138062 ⒅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9:31
  • 签到天数: 297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14 19: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源坤 于 2016-7-26 19:17 编辑 <br /><br />“水不在长,有仙则灵”,这话好象不对吧?我记得应当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你再查一下资料试试。

    138157"> 138157 ユユ

    点评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也可以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发表于 2015-1-14 23:44
    weishoufu 该用户已被删除
    weishoufu 发表于 2015-1-14 19: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余敦山 发表于 2015-1-14 22: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写亦忧,是不写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写出来就“优而优”矣!{:soso_e113:}{:soso_e182:}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6 19:2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胡作凯 发表于 2015-1-15 00: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作凯 于 2015-1-15 00:10 编辑

    引经据典,語言朴实,描写生动,独特写法,赞一个!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08: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14 19:38
    “水不在长,有仙则灵”,这话好象不对吧?我记得应当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你再查一下资料试试。

    先回答你的问题。我当时说的是好像呀,所有也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9:31
  • 签到天数: 297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15 1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08:37
    先回答你的问题。我当时说的是好像呀,所有也通。

    话虽通,也说得过去,既然是引用,当然还是原话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3 08:26
  • 签到天数: 281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胡良海 发表于 2015-1-15 11: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家乡,赞美国家,赞美风土人情!回忆过去,思念战友,勾通心灵呼唤!就是战友网这个平台给老年痴呆者的乐趣与享受。退休了,在哪说话都不算数,不管路线`方针`政策,连柴米油盐说了都不算,只有谈老闲,找话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同林 发表于 2015-1-15 12: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邙山的窑洞俺住过,冬暖夏凉;邙山的景色也瞧过,印累绶若;学义的文章看后,肃然生敬。{:soso_e17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15: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元春 发表于 2015-1-14 17:59
    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胆量夸家乡,即使有点“浮夸”,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期聁欣赏你的佳作!

    有王主任的支持我就有信心了,谢谢。祝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15: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晓侯 发表于 2015-1-14 18:22
    学义记述备祥,家乡景象跃然纸上。

    侯哥的一直表扬,让我心旷神怡,自然发狂歌家乡了。我说了,咱自己的家乡咱不夸指望谁夸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15: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5-1-14 19:01
    家乡之美美不胜收,文笔之妙妙不可言。

    谢谢老领导的联句表扬。祝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15: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敦山 发表于 2015-1-14 22:18
    是写亦忧,是不写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写出来就“优而优”矣!

    这文言拽的好,真贴切。致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15: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作凯 发表于 2015-1-15 00:09
    引经据典,語言朴实,描写生动,独特写法,赞一个!

    一贯的支持使我总是高兴,向老领导学习致敬。祝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15: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5-1-15 10:05
    话虽通,也说得过去,既然是引用,当然还是原话好。

    拐子好。我先谢谢。
    当初我就是为了行文风趣活泼些,有意“好像”的,至于说引用是因我对这句“水不在长,有仙则灵”加了引号。这引号运用的出发点不是为引用而加的,而是和“好像”结合起来,从而申明特指、强调之意,或者说是有“”提取出此句来,告诉读者要注意这句话是“好像”。所以,用你们法院的行话说,可以“维持原判”
    当然,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为了不引起读者误解,也可以去掉“”。谢谢。祝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15: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良海 发表于 2015-1-15 11:07
    赞美家乡,赞美国家,赞美风土人情!回忆过去,思念战友,勾通心灵呼唤!就是战友网这个平台给老年痴呆者的 ...

    谢谢老领导的关注和理解。咱们就为了不痴呆而努力上网叙叙战友情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1-15 16: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同林 发表于 2015-1-15 12:20
    邙山的窑洞俺住过,冬暖夏凉;邙山的景色也瞧过,印累绶若;学义的文章看后,肃然生敬。

    谢谢鼓励。何时来洛阳住住窑洞,会对你的病腿会有所帮助的。祝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2 05:42 , Processed in 0.0659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