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1111|回复: 17

初探印度三十二(佛祖四大圣地之一悟道处--鹿野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18 19: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鹿野苑
    鹿野苑,即 Sārnāth,曾名为 Mrigadāva、Rishipattana、Isipatana,中文另名为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鹿园等,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ārānasī)以北约10公里处,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转法轮处,原始佛教的最初僧团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
    Mrigadava 意为鹿园;Isipatana 则常见于巴利藏,意为圣者(巴利语:isi,梵语:rishi)来临之地。Sārnāth 源自 Sāranganātha,意为鹿王。这里有个小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喜欢猎鹿,于是鹿王令众鹿抽签,每天都要有一头鹿把自己献出去给国王射杀,以此保护其他的鹿群。这样,国王每天射到一头鹿,便心满意足地回宫。有一天,他正想弯弓搭箭时,忽然看到那姗姗来迟的公鹿气度高华,两眼含泪,非同一般。国王很惊讶,不由收起了弓箭向那头鹿仔细打量。而那头鹿在这时忽然口吐人言,原来,他是鹿王,因为今天轮到一头母鹿要被国王射杀,而那头母鹿怀了孕。鹿王不忍心一尸两命,让鹿群的数量加倍递减,但是重新抽签对其他的鹿又不公平,于是就决定由自己来代替那头母鹿献给国王。国王听了十分感动,从此下令这一带永不许猎鹿,这样子,Sārnāth 便成了鹿的天堂。中文名字便译为鹿野苑。
    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后,西行200公里,来到鹿野苑,随后就在这里对父亲净饭王派来照顾他
    的5个随从讲解佛法,向他们阐述人生轮回、苦海无边、善恶因果、修行
    超脱之道。5人顿悟后,立即披上了袈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僧侣。
    至此,佛教最终具备了佛、法、僧三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并开
    始在印度兴起最终成为这个宗教王国中的一派。释迦牟尼从此开始,住
    世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化度弟子数千人。这里也被尊为佛
    祖“初转法轮”之地。[1]
    佛陀最初居住在鹿野苑的穆拉甘陀库底精舍(Mūlagandhakuṭī vihāra,意译根本香室精舍),僧团逐渐扩大到60人左右,后来佛陀派遣他们到各地弘法。在当地国王与富商的支持下,佛教在鹿野苑附近传播开来。到公元3世纪时,鹿野苑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中心,在笈多王朝时期(公元4世纪到6世纪),更是达到了顶峰。鹿野苑后来成为佛教正量部的一个中心,但在鹿野苑也发现了黑汝嘎(Heruka)与度母(Tārā)的古迹,这说明佛教的金刚乘在此地也有过传播。
    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来过此地参拜,这在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都有记载。在《大唐西域记》里,玄奘描述了鹿野苑当时的盛况:“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 考古学家发现,这里有4、5层垒叠的寺庙和僧房遗址,说明这里的佛塔和寺庙在历史上被反复修缮建造过很多次。
    此后,由于历代的战乱(特别是12世纪后期,鹿野苑遭土耳其穆斯林的劫掠,建筑等被严重破坏),佛教在印度逐渐衰微,古代的庙宇大多被毁或荒芜,鹿野苑终至湮没沉埋。直到近代,一些印度和西方的考古学家们利用玄奘《大唐西域记》里的准确记载,才找到了遗址,并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才让这个沉埋几百年的佛教古迹重放光彩。[1]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鹿野苑有这样的记载:
    至鹿野伽蓝。台观连云长廊四合。僧徒一千五百人。学小乘正量部。大院内有精舍。高百余尺。石阶砖龛层级百数。皆隐起黄金佛像。室中有鋀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状。精舍东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所建。高百余尺。前有石柱。高七十余尺。是佛初转法轮处。
    鹿野苑的所有建筑被土耳其人破坏殆尽,但答枚克佛塔(Dhamekh Stūpa)却在废墟中保存了下来,塔高达39米,直径达28余米,属留存极少的阿育王时期建筑。牟拉甘陀库底精舍的废墟中标有佛陀在头一个雨季中的驻锡地,在这东面,就是1931年新建的根本香室精舍(Mūlagandhakuī vihāra),那里有精美的壁画,介绍佛陀的生平,再后则是鹿园,仍有鹿群在那里生活。
    鹿野苑
    阿育王石柱以前虽然被破坏过,但底部仍然在原址。原来的柱高达10多米,头部雕有四面狮像,该狮像现被作为印度国徽的图案。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馆”中,该馆建于1910年,另藏有一些有印度佛教艺术的珍宝,其中包括300多副图画。
    乔堪祇塔,也称为五比丘迎佛塔,建于笈多王朝,原为覆钵型型,顶端的八角亭是莫卧尔帝国时(16世纪)所建。
    鹿野苑也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树,是阿努伽里加·达摩波罗(Anagarika Dharmapāla)从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树上中华佛寺折枝移植而来。
    除了根本香室精舍,鹿野苑的佛寺还有:缅甸法轮寺,可追溯到1908年,是鹿野苑最
    答枚克佛塔
    早的外国佛寺,负责一部分旅游接待工作; 西藏高等研修中央学院,在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和达赖剌嘛的倡议下于1967年兴建,由印度教育部文化局资助,是一所佛学院; 还有中华佛寺,以及泰国、日本的佛寺等。
    鹿野苑《大唐西域记》卷七记载
    婆罗尼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僧徒一千五百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余尺……精舍之中有鍮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势。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殷勤祈请,影见众像,善恶之相时有见者,是如来成正觉已初转法轮处也。
    古印度佛教遗址。传为释迦牟尼菩提伽耶得道成佛后第一次讲法(初转法轮)处。又名仙人论处、仙
    阿育王石柱
    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等。在今印度北方邦贝拿勒斯西北约7公里处。传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后,来此为第一批五位弟子宣讲佛法。7世纪玄奘赴印时,这里仍十分兴盛:“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后来逐渐荒芜。近代曾进行多次考古发掘。现存主要遗址有:①乔堪祇塔。原系笈多王朝时所建,顶端有莫卧尔帝国时阿克巴修建的一座八角亭。②昙曼克塔。高约44米,是鹿野苑的象征,首建于孔雀王朝,笈多王朝时曾予重修。③阿育王石柱残柱。柱高15米,上有内容为禁止破僧的婆罗谜字体铭文,柱头已断。鹿野苑建有博物馆,保存佛教文物和艺术珍品。馆藏的阿育王石柱的狮子柱头,在印度独立后,作为印度共和国国徽的图案。馆藏另一珍品为释迦牟尼初转法轮像。
    1861 年,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爵士(亚历山大·卡宁厄姆SirAlexander Cunningham, A.D.1814 年~1893 )创建印度考古勘探团,以发现鹿野苑、那烂陀寺、桑奇大塔等遗址而闻名于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战友网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3 08:26
  • 签到天数: 281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胡良海 发表于 2016-5-18 20: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祖圣地保留得完好,没见高大建筑,应为遗址吧!谢晓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18 21: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良海 发表于 2016-5-18 20:26
    佛祖圣地保留得完好,没见高大建筑,应为遗址吧!谢晓侯!

    老哥,是遗址。大概是三世纪的庙堂遗址,几经毁建留存下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18 2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8 14:11
  • 签到天数: 6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马有德 发表于 2016-5-19 06: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古建筑遗址保存还是不错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9
  • 签到天数: 298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6-5-19 09: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弟这回也到西天取经了。看来印度的经落后了,过时了,该给他们传经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19 14: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有德 发表于 2016-5-19 06:25
    这些古建筑遗址保存还是不错的。

    这些遗迹发现也就百十年还是欧洲人发现的,最能证明的就是大唐西域记记载,阿育王柱与出土的的神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19 14: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有德 发表于 2016-5-19 06:25
    这些古建筑遗址保存还是不错的。

    这些遗迹发现也就百十年还是欧洲人发现的,最能证明的就是大唐西域记记载,阿育王柱与出土的的神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19 14: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6-5-19 09:54
    李老弟这回也到西天取经了。看来印度的经落后了,过时了,该给他们传经了。

    老哥说得没错,此地正是取经的西天,唐玄奘在此地修炼取经。说真的,接触好多印度年轻人他们都羡慕中国的发展,希望印度也能像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他们哀怨印度的国情限制了他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16-5-20 05: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很好很干净,很象中国磘的地方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8-20 15:4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梁剑淳 发表于 2016-5-20 09: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唐玄奘西天取经,想起了今年春节后在甘肃西北瓜洲锁阳古城旧址不远的塔尔寺,(不是青海的塔尔寺)一千多年前,玄奘离开西安踏上取经的漫漫长路,一路跋涉、一步一惊险好不容易来到了瓜洲塔尔寺设坛讲经,还收了第一个徒弟。(应该不是孙悟空,因为这个徒弟在以后受不了艰难凶险的环境离玄奘而去)站在一片废墟上,遥想一千多年前的玄奘法师在那般险恶环境中那种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精神和力量。
    位于瓜洲东南边一百多里的塔尔寺遗址,这里距离唐朝薛仁贵兵困锁阳城遗址约有十几里地。



    玄奘法师当年就在这个圆形的建筑里设坛讲经,还收了平生第一个徒弟,可惜在险恶的环境中,离他而去。


    瓜洲往塔尔寺沿途景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战友网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6 19:2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胡作凯 发表于 2016-5-20 1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还是不愧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20 14: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振全 发表于 2016-5-20 05:56
    这里很好很干净,很象中国磘的地方

    老哥这个圣地不仅对佛教而且对印度教也相当有意义,阿育王是力挺佛教的此地出土的育王柱不见对佛陀悟道之地做了见证,柱顶图案更是印度国旗上的图案意义非凡,所以当地非常重视保护 的很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20 14: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剑淳 发表于 2016-5-20 09:25
    说起唐玄奘西天取经,想起了今年春节后在甘肃西北瓜洲锁阳古城旧址不远的塔尔寺,(不是青海的塔尔寺) ...

    感谢剑淳用图片和讲解做背书,瓜州我也去过,把瓜州和鹿野苑连接起来我们看到唐玄奘当年为了取经多么不易,这些照片太有意义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20 14: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作凯 发表于 2016-5-20 11:36
    印度还是不愧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老哥说得好,印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桂华田 发表于 2016-5-21 16: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带我们到此一游!玩得辛苦拍得痛快,卡嚓一声留下永恒的记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李晓侯 发表于 2016-5-21 20: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桂华田 发表于 2016-5-21 16:46
    谢谢你带我们到此一游!玩得辛苦拍得痛快,卡嚓一声留下永恒的记忆!

    谢谢老科长。玩的时候留下记忆与大家分享是乐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4 07:59 , Processed in 0.06668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