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598|回复: 4

忆沉湖苦中寻乐那些事 (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唐增亚 发表于 2010-1-27 23: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沉湖苦中寻乐那些事
(二)




正吃
偏吃
与巫来吃


要过年啰。我们中国人过年最讲究的是两件事:举家团聚;大吃大喝。因此,和战友们共同来回忆,摆摆在沉湖时吃的龙门阵,为战友们迎接今年春节的到来凑个热闹。借此向全国各地的战友们拜年!


这是本次写“吃”的缘由之一;


新兵连韩中平副指导员为我们组织了一次忆苦思甜的活动。请了商丘当地的一个老农民作忆苦思甜报告,为了衬托气氛,特意把门、窗都挂上了黑色的棉被窗帘,会场好似万恶的旧社会,一片“黑暗”。大会后,各班组织个人忆苦,我们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所忆之苦那只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来自大西北的一个战友是这样作的结束语:“------我听老人们讲,我们那个地方最苦的时期是1960年前后的那几年,没的吃啊,饿死的人还叫多哦。-----”
此话显然是没有正确理解“忆苦思甜”的本意说出来的。但是,说对了一点,就是我们曾经被饿过肚皮。那是我们正在长身体的阶段经历的三年自然灾害,对能吃得饱,那是我们这些人当年最大的奢望。


因此,对在连队的“吃”,那是记忆犹新的。


记忆犹新的事摆龙门阵方便,这是本次写“吃”的另一个缘由。


我们七连这个大家庭到了沉湖这鱼米之乡,连首长为了保证战斗力,努力用好伙食费,中规中矩“正吃”;想方设法改善生活,就地取物“偏吃”;战友们瞒天过海,各显神通“巫来吃”。确实热闹。其实是哪个全民饥饿的年代,在一群年轻人中的生存追求。


“吃”是入口,是最终结果。而此前的过程却是很有些值得回味的。
沉湖的连队其实就是一个人口众多、自耕自足的大农户:种了上千亩的水稻;专门的种菜班;喂了猪、牛(有的连队),鸡、鸭成群。杀生煮熟全是战友们自己动手。


1974
年的春节快到了,又是杀猪过年的日子。炊事班长、河北曲阳的张正立带着一帮战友,在猪圈旁垒起了土灶,安上了大锅,生火烧水。垒一个土台作杀猪台。炊事班的战友打开猪圈放出年猪,数人上前,抓猪耳朵的、抓猪尾巴的、拉猪脚的,全都铆足了劲,全然不顾猪儿的嚎叫,“残忍”地把猪儿按在土台上,张正立手握长刃尖刀,“惨忍”地将刀尖指向猪脖子-----。


正可谓:人算不如天算。


那猪尚未到被杀生的时辰。


只听得那猪惨烈地一声闷叫,四脚发力,竟然从众人的手中腾出了身,放开四蹄,呼哨而去。这下炸了锅,众战友拔腿追赶,猪在广阔天地飞奔,几个回合下来,竟然无法生擒年猪。于是,战友们改变战术,人人手提棍棒开始围追阻击,一旦接近那狂奔的猪,就用尽全力把手中的武器砸向猪身,你一棒,我一棍,一个原本皮毛圆滑的“八戒”竟然被砸得皮翻落壳,伤痕累累。古人言,人多为王。独猪终不敌众人手,也该是那“八戒”被杀生的时辰到了,在延缓死刑执行时刻数十分钟后,那猪落入炊事班战友之手,想想那过程真不好说那猪是被乱棒打死的还是杀死的,反正最终被褪毛开膛、切块下锅,成了我等美食。


成网的水渠,是沉湖庄稼生长的输水管道,水渠终年不干,又为鱼虾提供了天然的生长场所。每个连队有一口池塘,应该是围湖造田规划者为连队设计的专门养鱼种莲藕的地方。


不记得我们连队的池塘是否曾经人工喂养过鱼,但是,逢年过节在池塘和水渠中抽水捉鱼是连队改善伙食的必然动作。印像最深的是在水渠里捉鱼了。战友选定一段水渠,用泥土在两头扎起拦水坝,机械班的抽水机“隆、隆、隆”地响起,两股水匆匆地向两端的水渠流淌,水位急速地下降,大个的鱼开始不安,在浅水中蹦跳。一身短打行头的战友不顾那污泥浊水散发的刺鼻腥味,纷纷跳入泥水中,收拾那些欢蹦乱跳的鱼来。水位继续下降,小的鲫鱼、泥中的乌鱼、泥鳅在干枯的烂泥上现身了。那鲫鱼平躺在在泥水上,身子上弓向天空弹射出去,又回落泥水上,始终不能跳出人的掌控,但却溅起泥水射向捉鱼者的身上、脸上,算是鱼儿对人类的报复。然而,无力的反抗丝毫不能阻止我们的行动,战友们这时已经不是在水中捉鱼,而是在泥水上捡鱼了。很快,成筐的全身黑色污泥的鱼被我们抬到深水中洗净,再抬回了营房。


又是一道美味上了我们的餐桌。
只可惜,炊事班的战友全是北方人,那美味中少了麻辣,是为憾事,我等川兵自认不爽。


更有让当年在沉湖全体战友遗憾的,如今武汉人疯狂豪吃的小龙虾,记得我们在沉湖时是可以随处见到的,好像没有那个把它拿来吃的。是认知不到位,让我们错失了一道美味。


巫来吃。“巫”,四川话。川人用“巫”表达不正规矩的人和事,语义中性,在某些场合也为贬义。我头脑中的北方语言中,只有“偷”、“混”等词汇,太贬也。故取“巫”。


而那时在沉湖巫吃的事太多太多,回忆点普及型的巫来吃的事说说,也期战友们自我回味当年的“不轨”。


我们连队喂养的鸡、鸭特别会生蛋。蛋是营养品这连小娃儿都晓得。人人都想吃鸡、鸭蛋,在那个年代是情理之中的。连队喂的鸡鸭是集体财产,有专门的人管理,但是那个年代是一个讲究互相帮助的年代,可爱的战友理所当然地要帮助那一、两个专门管理鸡鸭的战友,为他们减轻工作强度。于是,一支很有规模的摸蛋队伍(捡的蛋是要交到炊事班的,为作区分,用“摸”,摸来的蛋自己吃。)自发形成了。
这支队伍中最正规、最积极行动、也是最方便的是哨兵,由于是流动哨,在连队营区转是本职,多在鸡棚周围转是完全讲得过去的。一听到鸡叫,哨兵应该是第一个去现场摸鸡蛋的。其他人也不含糊,最典型的表现是开会的时间,那母鸡是很会自我表白的,一生了蛋,“咯、咯、咯”地叫个不停。这时,坐在蚊帐里开会的我们总有坐不住的会同时请假去上”厕所”,一出门就直奔鸡窝摸鸡蛋去了。
连队只有炊事班才有锅、火。摸来的鸡、鸭蛋不可能拿去炊事班加工成熟食,只有另想办法。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聪明’的”。——篡改一句毛主席语录。


“聪明”的人是最有办法的。鸡蛋是可以生吃的,那就不麻烦去煮了。河北的老兵教的办法很不容易忘记:在鸡蛋的一头轻轻地开一个小洞,去掉蛋膜见蛋清,另一头用针扎一个小眼,用嘴对着小眼用力吸,蛋清、蛋黄成一丝线状就进了口中,刚从鸡屁股出来的鸡蛋还带着鸡的体温,入口还是暖暖的,那蛋黄入口微咸,蛋清通过喉管更是滑而爽,甚是惬意。


摸鸭蛋有点累,鸭子生蛋是在天麻麻亮的时候,要趁放鸭的战友陈介石(?)还没有去鸭棚前去摸蛋,鸭子的动静大,一旦人走近鸭棚,鸭子会“嘎、嘎、嘎”地大叫,甚至有大胆的鸭徒伸长了脖子来夹你。因此,去摸鸭蛋的战友要先熟悉道路,能趁黑接近鸭棚,动作要快,快拿快回。也避免鸭徒伤害,更怕被他人撞见。------毕竟不是正大光明的事。


摸来的鸭蛋,机械班的战友煮食最为方便,放入那12匹马力的柴油机的水箱里,分分钟就煮熟了。其他人则要去求他们帮忙。那鸭蛋入口往往还带着柴油的香味。


郑重声明:摸鸭蛋的事本人没有干过,但听其他摸鸭蛋的战友跟我讲过。在机械班的战友那里拿过鸭蛋吃是千真万确的。
(待续)



138076 [/img] F F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保军1 发表于 2010-8-25 16: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兵时的一切现在回忆起来太有意思了。点点滴滴值的回味。军队真是个大学校。

138651 [/img] 丿 丿 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保军1 发表于 2010-8-25 16: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兵时的一切现在回忆起来太有意思了。点点滴滴值的回味。军队真是个大学校。

[url]  ┱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保军1 发表于 2010-8-25 16: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当过兵自豪一辈子,战友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url]  に 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24 17:51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周增恩 发表于 2010-8-25 16: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起来太有意思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3 21:42 , Processed in 0.0566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