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作者】黄海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黄小平(上海泰坤堂中医院)
【图 / 摄影】张健
以往,在中医诊室开方时常有一个经典场面:中医师劝患者“要想效果好,最好自己煎药”。此种情景,将来可能不复存在。
随着中医中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的制作(包括饮片加工、煎剂、丸散等)方法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被誉为“最常用、且最能体现中医个体化治疗特色”的中药煎剂,与西药相比,其服用的方便程度及质量稳定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中医师在开方后,会劝患者自己煎药,而不是煎药机代煎呢?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早、最多的剂型,传统中药煎煮分浸泡、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煎煮方法,过程繁琐,且火候分文火、武火等,时间较难把握,需要一定的中药专业知识。被国医大师邓铁涛誉为“能用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人才”的现代名老中医李可,在抢救危重患者时,甚至亲自煎药并密切守候。目前的中药代煎药机起源于韩国,常用一次性高温高压煎煮的模式,缺乏先煎、后下等设置,与传统中药煎煮法有不同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传统中医劝那些有能力的患者自己煎药的原因。
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劝患者自己煎药,明显是逆潮流而动的。根据笔者多年的中医临床观察,选择煎药机代煎中药的患者在80-90%左右,大多数仍然取得不错的疗效。而一部分自己煎药的患者,由于种种原因致疗效不佳者也不少见。因此,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并完善中药煎药机械设备,代表着中药煎剂的发展方向。煎药机煎剂与中药配方颗粒等形式方便了患者,在质量上正在逐步提高。
日前笔者参观了沪郊一家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中药复方煎剂工厂,其突出特点是,能够更好地模拟传统煎煮工艺,从而提高煎煮效率和药效。煎剂工厂严格遵循国家发布的中药饮片及煎煮的质量标准,首先检测饮片的各项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指标,达标后才能进入配方程序。专用软件可以检出处方中需要特别煎煮的药物(先煎、后下、包煎等)分别煎煮,电脑根据饮片重量与体积计算出准确的加水量;煎煮前加饮用水(纯净水)浸泡,常温常压煎煮,头煎、二煎合并后包装。药渣输送至废物处理点并及时自动清洗煎药容器。对煎药服务过程实行视频监控,全程实时管理,每一代煎药包装上均有二维码可以查询并质量追溯。
我们临床医生认为,随着中药煎药的自动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必将方便患者并提高疗效。最后,还要努力降低煎药的成本,使广大的普通民众都能够享受到价廉物美的中医药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