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书法家赵华峰如何用砚台墨香,泡软百年失传的“达摩十八手”招式
前言:刷朋友圈,一段视频突然抓住眼球。笔者认识的书法家赵华峰气沉丹田,掌风虎虎生威——耍的竟是百年失传的达摩十八手!连刷两遍仍震撼。他刚柔并济的招式间,将书法的飘逸与拳法的刚猛完美融合,禅意与武韵交织出震撼画面。这位平日温文尔雅的书法家,藏着如此深厚的武学功底?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联系了他才得知,这门少林罗汉十八手背后,竟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本文,请君随我一同揭开赵华峰的武术传奇。
笔者和书法家赵华峰相识于2019年,那年工会邀请他为马桥一家企业职工上书法培训课。课堂上,他向职工讲解了中国书法悠久的历史,并现场进行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的笔法示范,深受企业董事长和职工的好评。课后,笔者和书法家聊得甚欢并加了微信,临别时他送了一副字。分别后,笔者和赵华峰有事微信也联系过,但更多的是相互问候,谁知这一问候却成了我们之间的一种习惯。六年来,彼此每天清晨或早上互道问候。
赵华峰,1966年生于安徽合肥,幼承庭训,酷爱书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江南水墨书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江南水墨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书法协会会员、上海墨缘书画院理事、上海清墨礁书画社会员,上海虹口墨苑书画院理事。近期出版了《赵华峰书画作品集》,作品在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刊登,先后参加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等书画展。2025年被评为中国书画百强艺术家,目前从事书画和武术教学工作。
据悉,赵华峰在武术界同样备受瞩目。据他和笔者介绍,他与这门绝技的渊源始于年少时偶然契机。年少时,赵华峰体弱多病,父母为了让他强身健体,将他送到一位武师门下。在众多拳法中,赵华峰一眼便被达摩十八手的神秘与独特所吸引。从那以后,他便踏上了艰苦的习练之路。达摩十八手源自少林,由禅宗初祖达摩所创,是传统拳术经典,曾历经沧桑几近失传,却以“拳禅一体、内外双修、气武兼备”的风格在武林独树一帜。
笔者不懂武术达摩十八手,经赵华峰解释,其首式“混元一气”为桩功根基,可培元内劲。练习时,需两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重心平稳,双膝微弯且与脚尖垂直,身体中正、头平项直,双手合十抬至胸前五寸处,目垂帘内视、舌抵上腭,默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三次,意想灵气入顶沉贯丹田。初练每次20分钟,渐增至40分钟至1小时,早晚各一次。坚持三月到半年,可感丹田气充盈、内气通畅,下肢气沉肿胀、双手发麻发热。
为了深入理解达摩十八手的精髓,赵华峰经常寻访名师。曾经听闻一位武师对达摩十八手有着深刻的见解,便前去寻访。山路崎岖,荆棘丛生,赵华峰的手上被划出一道道血痕,但他心中追寻武学真谛的信念从未动摇。经过打探找到了那位武师。在武师的指导下,赵华峰对达摩十八手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他明白了这套拳法不仅仅是外在的招式,更是内在精气神的修炼。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刻的禅意,每一次呼吸都与天地之气相通。
从此,他每日鸡鸣即起。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从未间断。夏日里,酷热难耐;寒冬时,寒风刺骨。在练习过程中,赵华峰不断思考如何将达摩十八手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他发现,达摩十八手所强调的专注、坚韧和内心的平静,与书法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书法创作时,他会像练习达摩十八手一样,摒弃杂念,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笔尖上。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如同达摩十八手的一招一式,蕴含着力量与美感。
如今,赵华峰已成为达摩十八手的传承者与推广者。他经常受邀参加各种武术交流活动,在舞台上,他的达摩十八手表演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一招一式都展现出深厚的功底,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同时,他还开设教学课程,耐心地辅导每一位学员。并在教学过程中,赵华峰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员的身体素质和领悟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他不仅传授学员们拳法的招式,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武德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结语:2019年,笔者曾撰《书法家——赵华峰》,字里行间尽是敬仰。今再作《赵华峰达摩十八手》,观其于岁月中,以坚守为柱,擎起武学与书道两簇薪火。看他拳招起落,提按转折间武韵藏禅意;墨笔游走,开合吞吐处文心融武魂。刚健拳风与柔婉书道相生相契,如刀光与墨影共舞,让百年失传的达摩十八手与千年传承的书法艺术双璧同辉,在时代褶皱里焕发出璀璨光芒。笔者与这般胸藏丘壑、手揽风云的雅士相交,终是吾心之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