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撤离 一九六七年三月初,我们部队正在热火朝天地掘进坑道,准备在新的一年中再建新功。就在这个时候,部队接受了新的任务——到郑州“支左”。 一九六六年我们在山上打坑道,但是城里的文化大革命开展的如火如荼热闹非凡。继而群众分裂成为了两派,为观点不同而产生冲突,不得不派部队介入做工作,以缓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团根据上级指示必须立即奔赴郑州,赶往文化大革命的前线。 按照军区指示:我们没有完成的坑道施工任务全部移交给军区工兵团。而且移交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星期。勘察班的移交任务很重,主要是我们接收的所有坑道资料、施工过程中的坑道资料和已经掘进坑道的相关资料。所有这些资料必须细致整理,逐一归类。 根据当时坑道掘进的情况,我们分为三类:一类是已经完工的坑道资料,要有施工的质量情况;一类是正在掘进的坑道资料,完成的进度和质量;一类是尚未开工的坑道资料。于是,我把全班人员分为三个资料整理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专人负责,大家分头清理。全部清理完成后,我再进行检查确认。结果我们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资料清理完毕,除了个别资料进行了完善外,大部分的资料都符合移交的要求。 团司令部为了能够顺利移交,专门组织了一次移交工作的检查,对我们的全部资料整理比较满意。同时提出要求,在部队撤离前上交我们班在坑道施工中的勘察总结。 勘察工作总结对于我来说比较为难。尽管勘察工作经过七个月的摸索,基本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把这七个月的工作进行文字总结,我可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为了写好总结的需要,我们召集全班人员进行了一天时间的内部总结。上午总结个人在勘察工作中的情况,下午发动群众对勘察班的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有了大家的总结素材,我用了一天的时间终于把我们班的勘察总结写出来了。第三天就交给了勘察股。 坑道的对外移交工作主要是由团司令部负责,我们提供完整的资料。当移交到我们负责施工的坑道时,再给予具体的介绍。同时进行对口移交,负责接收我们坑道的施工单位的人员,对坑道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我们实际上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移交完毕了。 移交工作完成后,我们勘察班的战友们要各奔东西了。也就是说从哪个连队抽调的,还要回到自己的连队去。七个多月的共同生活,在十个战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尽管我们来自同一个营,见面的机会应该很多,但是毕竟不能像我们现在这样朝夕相处。在解散的那天,战友们是含泪而别。本来是上午回到连队,规定中午回到连队去吃饭。结果大家一直拖到十一点,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我一直把其他连队的战友送走,最后才带着我们连队的两名战友回到我们久别的连队,回到我们的指挥班。我们指挥班的另外两名战友,听说我们要回来也是翘首以待。他们打扫好房间,铺好了麦桔,等待着我们的回来。虽然我们平时休息的时候经常回来看他们,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但是毕竟今天是回到班里,大家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完成任务啊。 不几天,全团的步兵分队都到郑州去执行“支左”任务了。我们所有的机炮分队(除重炮连留守营房外)要回到商丘搞营建。团首长考虑到营建施工中需要大量的石头,然而商丘地处平原,根本没有石头可以利用。为了减轻资金负担,经过请示上级,同意我们部队从坑道施工废弃的石头中,选择一些可以用于营建的运往商丘。于是,我们机炮分队负责装卸汽车,然后再装上火车,两天的时间就装好了一列火车。 这天晚上,我们班接受了到车站站岗的任务。我们全班5个人,每个人站两个小时。直到第二天上午,其他班的战友来接哨。 早春三月,河南的天气气温很低,特别是站到快要天亮的时候,疲劳、瞌睡、饥饿和寒冷同时袭来,让在野外站岗的人实在有些吃不消。但是,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们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绝对不能打瞌睡,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上午8时,我们的火车开了。我们压运着整个列车的石头,朝着郑州方向出发了。随着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我们终于结束了国防施工任务。同时,给这次任务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们的列车迎着朝阳,带着新的任务,向着豫东大地飞驰而去。那里是我们的目的地,是我们渴别已久的营房,是我朝夕相处生活了两年半的地方。我们情不自禁地高喊着:“商邱,我们回来了!” 经过施工的磨砺,我们收获了许多军营中难以得到的经验。大家在施工中逐步成熟起来了。但是,即将到来新的考验。将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像这奔驰的列车沿着前进的方向,勇往直前地去接受新的实践与锻炼。 《国防施工》一文至此全部结束了。由于时间久远,加之记忆模糊,许多事情和人员难以记起。加上文笔粗糙,有许多错漏之处,战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同时感谢战友们对拙文的关注和回帖!
138850138850 138850 [/img] ⅱ ⅱ 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