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1868|回复: 0

网络防骗——访谈警方电子专家韦健(分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12-12-29 20: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防骗——访谈警方电子专家韦健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韦健每天还要给全国各地的同行支招(王浩然摄影

        “您的信用卡欠费”,“猜猜我是谁”……看似一条条普通的银行提醒短信、一通朋友间的玩笑电话,在骗子的精心设计下却变得危机四伏。为了应对警方的连续打击,骗子的骗术也如病毒不断“进化”。
        防与骗,进与退,这是一场猫与老鼠的“持久战”。骗子为钱费尽心机,百姓上当倾家荡产,这里更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昨天,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上海警方反电讯诈骗专家、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二支队韦健,听他讲述骗与被骗的那点事儿。
            案件特点

        较量十多年,诈骗手段不断进化


        今年刚“四十不惑”的韦健,在全国警界已是出了名的“老法师”。与电讯诈骗缠斗十几年,成天与“骗”打交道。初次见面,体型微胖的韦健,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有点憨厚,给人印象很讨喜。虽然工作十分忙碌,但他眼中闪烁的狡黠还是让人印象深刻。


        “电讯诈骗不同于普通案件,它就像一棵大树,案件分叉非常多,不同团伙有不同的剧本,查到最后又互相交错盘结。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嫌疑人骗术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他们甚至从一开始就在想着怎么逃避打击。十多年的较量,骗术不断进化。 ”说起自己的老对手,韦健坦言,“有时,我们刚改变防范策略,骗子一旦没得手,就会反思改进骗局。骗子盯着群众口袋里的钱,被害者一旦上当大多倾家荡产,在打击防范电讯诈骗上,我们没有退路。电讯诈骗案一刻不断,我就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作为反电讯诈骗专家,韦健经常出差在外。一年365天,他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不在上海。


           电讯诈骗最早于2000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内地,韦健是首批从事此类案件侦破的刑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好做,他走过弯路,甚至被骗子牵着鼻子走。所以,现在只要能帮上忙,他都会不惜代价,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提供给同行们。


        团伙分工明确,形成行骗“产业链”


           十多年的缠斗经验,让韦健清醒地意识到,电讯诈骗犯罪已形成一种多环节的“产业链”,打击防范不进则退。


          “电讯诈骗团伙,除了幕后老板外,通常还有短信电话组和资金监控组。前者根据事先策划好的骗术,专门负责用短信、电话等手段迷惑被害人,后者专门负责监控账户,被害人转钱到账后,第一时间拆分到很多张银行卡里,有的甚至到卡后还会再拆分,接着便有人在全世界不同国度、地域的ATM机上提现,短短几分钟,被害者一生的积蓄就被掠走了。 ”


           韦健说,负责不同环节的成员,本身就是一个个小团体,只负责其中一块,各部门互不相干,有联系的只是它们各自的负责人。不同的环节甚至可能在不同国度,对同一个被害人实施犯罪;负责一个环节的这个小团体,也有可能同时承接几个幕后老板的同一块业务。如短信电话组有专业的“话务员”,可以根据不同老板给出的骗术剧本进行操作;资金监控组通常有十多个人,控制着几百甚至上千张卡,为不同的老板洗钱、提现。


           在产业化犯罪的背景下,电讯诈骗如同一门“生意”,只要幕后老板有一个好的骗术剧本,再有一笔启动资金,就可以召集来专业的短信电话组和资金组,就能“开门”做生意了。有时不同的犯罪头目之间,还会互相介绍得手率高的电话组成员。


        犯罪环节复杂,很难第一时间追回赃款


           与专业的犯罪团伙相比,被害人一旦受骗后,由于涉及银行客户隐私,被害人不得不先报警,警方通过一定的司法程序,才能对案件展开调查,一旦遇到境外犯罪团伙,警方还要受限于不同国家不同的司法制度等,很难在案发后第一时间追回赃款。即使侦破了电讯诈骗案,抓到犯罪嫌疑人时钱财通常已挥霍一空,能追回的损失少之又少。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电讯诈骗涉案人员的犯罪金额,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一位市民被骗50万,钱款转出后,犯罪团伙资金监控组会第一时间提现,随后,团伙成员只是抽取一定比例劳务费,其余现金都交还给幕后老板。那么,该如何认定资金监控组犯罪嫌疑人的涉案金额呢? ”韦健坦言,由于破案难、追赃难、打击处理难,近几年来电讯诈骗频发。 “由于电讯诈骗犯罪各环节之间互不相识,往往只能打击其中一个环节,只要一个环节有漏洞,他们只要换个地点另起炉灶,就能重操旧业。 ”这是韦健最担心的地方,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在升级,因此,“斗骗”必定是长期的过程,打击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防骗。


            大案聚焦

        沪台警方联手侦破“10·11”诈骗案

        涉案银行卡多达3500张


           “今年11月1日,经过1年多奋战,沪台警方联手侦破‘10·11’特大系列电讯诈骗案,两岸同步收网,一举摧毁以骆某为首的电讯诈骗团伙犯罪嫌疑人37名。”在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件中,有一个侦办细节,让韦健至今唏嘘不已。 “这起案件中涉案银行卡多达3500张。”在韦健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个惊人的数字, “侦查时,我们调取了一名提款人的监控录像,发现其使用的银行卡开户名字叫田某,经核查确有此人。起初,我们核对田某的身份证照片,发现与录像中的提款人很像。令人意外的是,我们又找到此人的另一段取款录像,发现其使用的银行卡卡主叫任某,经核查也确有此人,其照片与录像中的男子也很像。”


           “事后,当这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后,比对他的名字叫杨某,长相与其真实身份证照片略有差距。为此,我审讯时特地多问了一句,嫌疑人表示,银行卡都是他从网络上买来的,定购时特别注明银行卡开户人照片要与自己长相相似的,目的就是为了好在银行蒙混过关,混淆警方侦查视线。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目前,大部分银行柜台都配备读卡机,以识别二代身份证的真伪,持假证到银行开户的情况很少了。大部分案件中,不法分子都是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开卡,或是有人售卖个人信息专供别人开卡,银行卡俨然已成为一种产业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电讯诈骗延伸犯罪的表现。”韦健说。


           韦健坦言, “在我国,银行卡每天取现是设限的,境内最高2万境外1万元。这条规定出台后,增加了电讯诈骗的犯罪成本,团伙中负责提现的人就需要大量银行卡,可供第一时间分散提取资金。因此,才会在‘10·11’特大系列电讯诈骗案中出现3500张银行卡。”


            案例分析1骗术

        失去判断力,190万买“最昂贵”机票

    在韦健的办案笔记中,最新骗术一栏记载着一个190万买“最昂贵”机票的实例。 “这是一个血的教训,也是本市出现的最新电讯诈骗手法。 ”


           据韦健介绍,年轻小伙张明(化名)因急事要赶赴广州。出门前,他在网上找到一家低价代售机票的网站,谈妥票价900元后用U盾网银付款。可网站却反馈信息“付款不成功”。见状,张明致电网页上的联系电话,对方表示可能因为系统调试原因,没有收到这笔汇款。谈话间,对方看似无意间问了一句“卡里有多少钱”,张明说“26.4万元”。于是,对方建议张明再转一次账试试,为了防止重复收费,转账金额设置为27万元,这样就不会真把钱转出去了。


           想想这么做自己不会吃亏,张明便照做了。出人意料的是,点击确认转账后,张明发现自己卡里的26.4万元不见了。联系后,对方表示他电脑可能中毒了,可为其提供远程电脑协助,检查一下电脑是否中毒。 “这时,如果张明足够冷静,他的损失不会高达190多万元。 ”韦健惋惜地说,“张明当时同意了对方发来的远程协议,此时,他的电脑上还插着银行U盾,更不巧的是,就在此时张明账户上因生意往来收到一笔170万元的汇款,让骗子全都转走。”事后,经查,骗子得知卡内余额后,往卡里转了6000元,凑足27万元,而正忙于“测试”转账的张明,转账前根本没有查询余额,而是直接操作转账自认为不可能转出的27万元,不料,最终总共损失190多万元,而这一切只为了买一张900元的机票。


           电讯诈骗手法五花八门,骗术更新十分频繁。但不论骗术如何变幻,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人为造成被害人过于紧张,失去正常判断力,受骗上当。


           不法分子“开发”骗局的能力不容小觑!以前,比较流行的诈骗短信:“我是房东,最近出差,房款请打到我的银行账户上”,如果房东姓氏与骗子不同,就很容易暴露身份。随着警方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骗子发现短信得手率明显下降,于是,一条升级版短信出炉了。 “房款请打到我太太的银行账户上”,如此一来就更具欺骗性了。


           “骗子寻寻觅觅,无非就是寻找看似更合理的说辞,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他们的骗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假冒公用事业欠费信息,水电煤、有线电视等,都被骗子兜了一圈。 ”韦健透露,近期还陆续出现一种含有个人信息的诈骗短信,以此威胁索要“好处费”、“保护费”,只要市民仔细推敲,就能发现其中破绽不少。


           上海警方提醒市民,岁末年初,购买机票火车票时要提高警惕,网上低价机票千万不能买,看到400电话要多留心,尽量找正规票务的实体店购买。


            案例分析2骗术

        不懂网银自开“安全账户”不安全


        宣传防范电讯诈骗,记者记得提醒最多的一个防骗关键词就是“安全账户”,不法分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威胁被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为了证明自身清白,保证个人名下账户财产安全,暂时把钱款转到“国家机关”提供的“安全账户”上。可是,近期出现一种新骗术,不法分子为了哄骗当事人,让被害人重新开立一个自己名下的“安全账户”,然后将钱转到“安全账户”里。“很多人觉得钱款转在自己名下的账户里,非常安全,实际上依然换汤不换药。 ”


           韦健就曾接待过一位被害人,老伯接到外地公安机关来电,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要求被害人自己重新开立“安全账户”,把全部财产转移进去。老伯自以为转在自己名下很安全,对方还建议他开通“安全账户”的网上银行,登记发送动态口令牌时的手机号码留的却是骗子的。由于老伯不熟悉网银操作,骗子才能在其“不知不觉”时用网银将其名下的“安全账户”清空。


           “从心理学角度讲,骗子使用的升级版骗术非常高明,抓住了被害人心中最脆弱的部分,自己名下的‘安全账户’给被害人吃了颗定心丸。 ”韦健分析,电讯诈骗剧本的发展,经历了主要三个阶段的变化。起初,大部分电讯诈骗都是中奖等信息,抓住市民想发财、等着天上掉馅饼的心态;接着,类似车祸、猜猜我是谁、绑架等骗术,走的是亲情路线;到后来,骗子直接冒充公检法人员,挑战政府公信力,导致市民屡屡受骗上当。


            专家提醒

        比“识骗”更重要的是“防骗”


           日前,记者从本市电讯诈骗前端源头管理措施会议上获悉,今年1至11月,上海警方共破获各类电讯诈骗案件1915起,比去年全年破案数增加51.9%;抓获犯罪嫌疑人774人,比去年全年抓获数增加75.9%。其间,还侦破了公安部督办案件2起,市局督办案件13起。


           “识骗”更要“防骗”!采访临近结束前,韦健反复强调,电信诈骗涉及面较广,新型诈骗种类层出不穷,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被骗目标,防范电讯诈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境外来电”提醒正在讨论


           骗子通过任意显号软件,把境外来电伪装成境内来电,诱骗被害人受骗上当。是否可以在市民接到境外来电时,电信服务提供商主动播放一段“境外来电”的提醒?韦健表示,目前警方已多次与通讯部门联系,积极协商建议的可行程度。


           银行为同一身份证件开卡设限


           银行卡是防骗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已有一家银行率先在全国出台规定,同一张身份证件最多只能开设5张银行卡。韦健坦言,该银行规定实施一年多来,涉案银行卡数量大幅度下降。不过,由于各家银行情况不同,目前尚无法做到所有银行都设置开卡限制。


           遇到电讯诈骗未被骗也要报警


           作为一名打击防范电讯诈骗专家,韦健每天都要分析来自全国各地传来的最新电讯诈骗动向。 “市民如果遇到电讯诈骗,不论是否被骗,都应及时报警。 ”及时掌握骗术动态,是韦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坚信,这么做能尽量减少其他市民的损失。


           警方提醒,凡涉及“电话欠费、信息泄露、包裹违禁、法院传票、信用卡年费扣除、恶意透支、涉及洗钱、安全账户”等,或涉“问余额、不许挂机、要保密”等关键词的电话,很可能与电讯诈骗有关,应尽快挂断电话。

    ·

    [url]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15 21:34 , Processed in 0.05982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