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3379|回复: 25

五六十年代的手艺人(二)手中有了金刚钻 方敢广揽瓷器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2 15: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

    手中有了金刚钻 方敢广揽瓷器活

    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瓷器作为家庭生活器皿走进了农村人们的生活。只不过大多数人家用的陶器比较多,也有一些粗瓷进入普通家庭,有价值比较高细瓷的人家,在农村应该是凤毛麟角。例如吃饭的碗、盘子、汤匙、酒具、茶具,以及各式各样装食品、食油的瓷坛瓷罐,普遍以粗瓷居多。这些粗瓷价格便宜,普通人家都用得起。
    细瓷当时属贵重物品,穷人家难得有一两件。通常把它视为珍宝,妥善保管。我记得祖母有一个陪嫁的细瓷坛子,用它装别人过年过节送给他的食物。她为了保管好这个坛子,一直把它放在床上靠墙一侧的角里。祖母一直使用了几十年,虽然经过无数次搬家,可这个坛子却保存得完完整整,丝毫没有破损的痕迹。
    当然,再好的细瓷要使用就可能有破损,使用的年限越久,破损的概率就越高。有钱人破损了还可以去买新的,穷人那有条件随意更换,只好找人修理。
    按照现在时髦的话说:“有需求,就有供给”。当年真的还有专门修理瓷器的师傅,他们游走于乡间村庄。凭着认真的精神和高超的技艺,硬是让即将报废的瓷器用品起死回生,重新拾回瓷器的使用价值。
    有一天,湾里来了个修理瓷器的师傅。姜家婶子把那人叫到家里,首先是给师傅倒了一杯茶。待来人坐定后,拿出她用一块花布包着的细瓷碗,问师傅能不能修理。瓷器修理师傅看到这个虽然碗破了一块,但是这破损的一块还比较完整。他拿到碗上比对了一下,回答是能够修补。
    我从来没有见过补瓷碗的,就好奇地站在旁边仔细观察。只见补碗师傅把破损的瓷块拼在碗上,用石笔划了一些道道。然后从背上的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小钻,钻杆大约有20多公分长,小钻有一个横杆,中间的小孔套住钻杆,横杆的两端各有一根细绳连接在钻杆的顶端。钻尖略比农村妇女们纳鞋底的针尖大一点。他首先把套住钻杆的横杆转了几圈,然后用钻尖对准瓷碗的划痕,垂直按下横杆。这时我看见奇迹出现了,小钻竟然慢慢地把瓷碗钻穿了。就这样用这个小钻在瓷碗破裂的边沿钻了一排均匀排列的小孔,在破碗片上也如法炮制。孔钻完后,他拿出专用的铜丝,穿入小孔之内把碗和破片固定起来。然后两用小锤子把铜丝轻轻砸偏。这时破碗的裂痕处像一只蜈蚣紧紧地爬在瓷碗的破裂处一动也不动,碗和破掉的磁片融为一体。
    师傅让姜大婶检验,确实跟长在一起一样。再用碗来装水,是滴水不漏。至此,补碗就成功了。
    我好奇地问补碗师傅这是什么钻子时,他说是金刚钻。而且特地补充了一句:“我没有这个金刚钻,就不会到处揽瓷器活。”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是汉文明展示的瑰宝。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柴窑和建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价的精品。欧美人士在结婚时,便特别喜欢送赠高级瓷器茶具。
    如今瓷器的普及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转变,由于普通瓷器价廉物美,因此补瓷手艺已经从千家万户退出了。但是作为考古修复来说,它将承担着更重要的角色,而且拥有更为先进技术。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日


    138392138392 138392 [/img] ︽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6 19:2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胡作凯 发表于 2014-3-22 22: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小时候,看到瓷器匠补瓷坛子,打眼后用带有两个尖爪的铜片,钯在坛子外面,沿着破缝一定距离一个。

    138623138623 138623 [/img] ”`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2 22: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小时候,看到瓷器匠补瓷坛子,打眼后用带有两个尖爪的铜片,钯在坛子外面,沿着破缝一定距离一个。
    ...[/quote]
    是这样的。我最佩服是在瓷器上打孔。

    [url]  ㈥ 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4-3-22 23: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小时候北京走街串巷的这样师傅也很多。

    138903138903 138903 [/img]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5-10 06:58
  • 签到天数: 689 天

    [LV.9]以坛为家II

    任深耀 发表于 2014-3-22 23: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作凯 发表于 2014-3-22 22:00
    我记得小时候,看到瓷器匠补瓷坛子,打眼后用带有两个尖爪的铜片,钯在坛子外面,沿着破缝一定距离一个。
    ...

    那叫“骑马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6 19:2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胡作凯 发表于 2014-3-23 06: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作凯 于 2014-3-23 06:53 编辑

    还是仼总百亊通,“骑马钉”很形象的。我不知叫什么,我还准备拿木匠用的那大铁钯子来比喻的呢,觉得太粗陋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14-3-23 07: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总:为了配合你的"五六十年代的手艺人"的热帖,我搜索了一些图片与大家分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08: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晓侯 发表于 2014-3-22 23:46
    我们小时候北京走街串巷的这样师傅也很多。

    那个年代这样的手艺人各地都有,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08: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很有研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0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振全 发表于 2014-3-23 07:00
    朱总:为了配合你的"五六十年代的手艺人"的热帖,我搜索了一些图片与大家分享。

    感谢!欢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5-10 06:58
  • 签到天数: 689 天

    [LV.9]以坛为家II

    任深耀 发表于 2014-3-23 08: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作凯 发表于 2014-3-23 06:39
    还是仼总百亊通,“骑马钉”很形象的。我不知叫什么,我还准备拿木匠用的那大铁钯子来比喻的呢,觉得太粗 ...

    还是我能干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5-10 06:58
  • 签到天数: 689 天

    [LV.9]以坛为家II

    任深耀 发表于 2014-3-23 08: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08:41
    看来你很有研究。

    朱老总:你还漏了一个行当:修粽床和滕床(不知别的地域如何称呼,上海是叫:修粽绷的)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10: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深耀 发表于 2014-3-23 08:50
    朱老总:你还漏了一个行当:修粽床和滕床(不知别的地域如何称呼,上海是叫:修粽绷的)的。

    那个年代一般地方恐怕还没有这个行当。特别是农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5-10 06:58
  • 签到天数: 689 天

    [LV.9]以坛为家II

    任深耀 发表于 2014-3-23 10: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10:03
    那个年代一般地方恐怕还没有这个行当。特别是农村。

    我刚在汪老的照片中,也看到了这个行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4
  • 签到天数: 295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4-3-23 1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补碗也赚不不到几个钱,买一个新碗毛把钱,一个土碗几分钱,补个破碗又能值几何?所以,碗这个行当早就消补失了。几十年都没见到一个。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12: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深耀 发表于 2014-3-23 10:22
    我刚在汪老的照片中,也看到了这个行当。

    新时代的手艺人也不少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1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4-3-23 10:38
    其实补碗也赚不不到几个钱,买一个新碗毛把钱,一个土碗几分钱,补个破碗又能值几何?所以,碗这个行当早就 ...

    这个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瓷器的普及与价格下降,人们用不着去补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余敦山 发表于 2014-3-23 13: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朱说的这些“匠人”不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数百年前就有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0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15: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敦山 发表于 2014-3-23 13:04
    老朱说的这些“匠人”不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数百年前就有的。

    这话不假,但是那时我看不到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4-3-23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3-23 08:40
    那个年代这样的手艺人各地都有,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北京这些艺匠吆呼的是:“锔盆锔碗锔大缸”,至今在耳边回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13 03:02 , Processed in 0.07371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