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3269|回复: 23

“ 山外有山”(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08: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山外有山”
                                                (五)
          张仲景有一个好友叫宁远,有一天去仲景家玩,闲谈间张仲景看了宁远的气色,又为他把脉,说他患了消渴之症,现尚初发,并根据诊治经验推断:三月之后,头痛不眠,尿的次数增加;六个月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一年之后,背生疽疮而死。于是开了一个药方给宁远。宁远回家后,认为仲景故弄玄虚,将药方撕碎扔掉。六个月后他的病情发展确如张仲景所说,才急忙去找张仲景。但仲景说,已经晚了,准备后事吧。宁远想,反正六个月后难免一死,不如现在去游山玩水。一年后,宁远回来去拜访张仲景,张仲景一见,十分惊奇,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宁远将他游山玩水到了茅山,在清玄观当童仆,老道给他治病等事告诉了张仲景。张仲景听完后深感:“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于是离开家乡,奔赴茅山求师。

          尽管张仲景这次预测失败,但有其多种因素。其一,病人游山玩水,放松心态,无意之中起到了辅助治疗的作用;其二,得到了老道的医术指导,使病人病情好转。
          其实老中医有对病症治疗时限、效果具有预见性,是经过多年的探索摸出的临床“节律”经验。如果你现在去看中医,大夫告诉你:你的病,现在在潜伏期,会在某年某月某日暴发,吃了我的药几个疗程后,会在哪年哪月痊愈。你相信吗?你肯定不信,或半信半疑。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张仲景就能做到这一点了。他发现有些病很有规律,完全能够预见。因此他在《伤寒杂病论》中写道:如果外感风寒,即使不治,只要没有并发症,一般7天就可自愈;如果7天还不好,病程就会延至7的倍数——14天或21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

                                                                     2104.07.12



    138193138193 138193 [/img] ˋ ˋ ˋ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09: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陆二师战友网有许多从医的战友,还有武汉著名中医蔡专家,他(她)们都是内行。我在查阅资料、收集素材中以有关记录为根据,但故事中难免有一些错误的地方,毕竟有些是传说,请专家指正。

    138923138923 138923 [/img]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14-7-13 09: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查阅和搜集資料也是学习,向老张学习学无止境!

    138251138251 138251 [/img] ヘ 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6 19:2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胡作凯 发表于 2014-7-13 10: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无止境,实践出真知。张仲景的小故事写得好,很能教育啟发人。

    138190138190 138190 [/img] ш ш 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2:24
  • 签到天数: 29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4-7-13 1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之外有能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sly@yahoo.cn 发表于 2014-7-13 1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好!!好!!!{:soso_e189:}{:soso_e189:}{:soso_e18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8:17
  • 签到天数: 307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7-13 11: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世界天外有天这是正常的,学无止境也就是这个道理。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12: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志涛 于 2014-7-13 23:02 编辑
    汪振全 发表于 2014-7-13 09:45
    查阅和搜集資料也是学习,向老张学习学无止境!


    三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如果学医,向老张(仲景同志)学习,学无止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8 21:41
  • 签到天数: 17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王元春 发表于 2014-7-13 18: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知识无穷尽,现在有些疾病还没有找到医治的有效方法,学习、探索是无止境的。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19: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志涛 于 2014-7-13 19:48 编辑
    胡作凯 发表于 2014-7-13 10:08
    学无止境,实践出真知。张仲景的小故事写得好,很能教育啟发人。


    医生的判断是凭个人实践经验,中医靠把脉、看舌苔、肤色等,然后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下结论。也有判断失误的,从上面这个小故事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病人除吃药外,良好心态、内在免疫力、抵抗力也会扭转病情、厄运。病人外出旅游,吸取氧气,欣赏景致、增加运动量对抑制、改善疾病有很大帮助。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余敦山 发表于 2014-7-13 20: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英雄在前头!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23: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4-7-13 10:17
    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之外有能人。


    的确是这样:“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之外有能人”!
    张仲景同志之所以成才,关键是谦虚勤奋、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据说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23: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战友赞许!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23: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7-13 11:31
    大千世界天外有天这是正常的,学无止境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张仲景的从医路程中,勤奋好学,先后拜了几个老师。
    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23: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元春 发表于 2014-7-13 18:54
    医学知识无穷尽,现在有些疾病还没有找到医治的有效方法,学习、探索是无止境的。


    王主任说得对:“医学知识无穷尽,现在有些疾病还没有找到医治的有效方法,学习、探索是无止境的”。解放初期毛主席写了诗词《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再后来流行的肺结核病也得到了控制。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23: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敦山 发表于 2014-7-13 20:21
    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英雄在前头!


    赞五团老战友的跟帖,我再加两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
    英雄好汉争上游,
    争得上游莫骄傲,
    还有英雄在前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2:24
  • 签到天数: 29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4-7-14 1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4-7-14 10:07 编辑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23:10
    的确是这样:“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之外有能人”!
    张仲景同志之所以成才,关键是谦虚勤奋、好学深思 ...

    你说的很对!任何事情只要爱好,刻苦钻研,虚心好学,长期坚持总是要出成果的,性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确实有一定道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8:17
  • 签到天数: 307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7-14 11: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3 23:18
    在张仲景的从医路程中,勤奋好学,先后拜了几个老师。
    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 ...

    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自于水而寒于水的道理。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4 1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4-7-14 10:05
    你说的很对!任何事情只要爱好,刻苦钻研,虚心好学,长期坚持总是要出成果的,性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励志格言,永记与心!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张志涛 发表于 2014-7-14 1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7-14 11:00
    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自于水而寒于水的道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自于水而寒于水”
    讲得好,哲理名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9 06:06 , Processed in 0.0637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