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7098|回复: 0

续写《书桌》迎网庆(九) 支撑我胡闹的大学书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陈学义 发表于 2015-7-24 11: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支撑我胡闹的大学书桌
          对我上大学的事儿,大家很关心,也很高兴。那天开学,村支书陈栓长专程陪我去。好在大学离家不远,就在45里外的洛阳市。这洛阳师范专科学校就坐落在宋代理学创始人之一的邵雍故居——安乐窝。我第一次堂而皇之坐进了堂而皇之的阶梯教室,那排排高低错落的书桌陪着能翻转座椅面的排椅,真叫人喜欢。靠近讲台的那些书桌较低。坐在这里,略微仰起头,就可和登上低低的讲台站着讲课的老师做目光交流。中间或再后的书桌则可以与老师平视,最后的书桌高高在上,大可在上课中享受俯视老师的优越感。
          我们这些27岁——40岁学中文的老学生(不是太学生)来自全省各地郑州、南阳、信阳、驻马店、三门峡、开封、周口等地级市,有70余人。同时高中生被录取到这所大学50人。这120多人按类别分作两个班,却混编在同一个教室上课。这些老家伙们大多坐在大教室的中后方,在这现代化书桌后居高临下地让或老或小的老师解惑,这样,即使接受比自己小几岁的老师授业,心理上也寻得几分慰藉。就这样,度过了三个月时光。
          这时候,却又可能要离开这高档的书桌了。为什么呢?入学后,有了新规定,如有大专文凭的,3个月后就可以回去上班。这政策有很大诱惑力。因为这两年时间够长了,家里农活忙,家庭拖累大。尽管工资不涨,也有很多人愿意回家。我也随波逐流,有了回去的念头。一个月几十块钱工资,还不够在大学的生活费,这点收入都用到这儿了,家里的花销又该咋办。没这机会就算了,既然咱有文凭了,何必再在这里耗上两年。

          谁知在洛阳工作的同学们知道了,几个人相约来找我,把我狠狠地说了一顿:你简直是胡闹!以前没上大学机会就不说了,现在有机会了又要顾家。说起来上了大学,实际就是几个月,没有受到大学的熏陶和培养,这是很亏的。还说,在洛阳上学机会多,也许顺便能调整一下工作种类或地域。并且说经济上有困难,大家帮。当即还给我留下了些粮票和钱。我觉得大家言之有理而又盛情难却,就没有占政策的光回家去。
    当然,学校也极力挽留我。因为这几个月里,系里老师和领导及学校有关领导觉着在那里做了一些贡献,有些舍不得。
          记得入学第二天上午,就被领导叫去谈话让协助管理学生,理由有三,当过兵,成绩好,是教导主任。就这样,飞黄腾达,成了班长、学生会副主席(自己推掉了正的,以挤出更多的时间回家照顾家庭)。工作也弄得像模像样,记得三天后的开学典礼,由我带队的中文系进出场很吸人眼球,起码咱的口令喊得规范、响亮;在10天的军训中,我例外地协助当兵的军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训效率,咱毕竟是进过两次军部集训队的人嘛。呵呵。
          在这仨月期满即将离开中文系的关头,我组织了一场以老学生为主体的文艺晚会,还有一支很棒的乐队。礼请系里的老师们参加晚会,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后才知道,学校的九个院系中,中文系在这方面一直落后,使得一贯领先的中文系为之头疼不已。这次晚会的水平之高是系里没想到的,自由参加的其他院系的人们也认为,除了艺术系外,没人是中文系的敌手。这次“活动真给中文系露了脸、增了光”,这是时隔多年后每次与系领导见面,这老教授总是给我讲的一句话。
          所以,就不走了,就上完这两年吧。70多人走了40多人,剩下了28人,这其中约有4、5人和我一样,有资格回家而坚持上下去。于是还是坐在中间偏后一点儿的位置,又赖在大学这现代化书桌旁快两年。毕业时十分感慨,在那现代化的书桌旁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天公大意启天门,二十八宿遂沉沦,人间苦辣逐东流,王城云集拱北辰……”
          在这两年中,由于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我又恢复了记日记的习惯。在教室的现代化书桌上,在宿舍的公用书桌上、在上铺(因僻静有意挑选的)的被垛上,在膝盖上,记下来学习笔记和散文及诗歌的写作,也大胆妄为地开始了第一次投稿,并一举成功,《且道抠字其中味》在《洛阳日报》发表。随后《无价的友情》《野炊》《说说老曹饺子馆》《父亲的话匣子》《走出磨坊拓荒去》《贵县孟津》《家乡名气随感》《药牡丹飞入百姓家》《评电影“菊豆”》等习作在《校园文学》《洛阳经济报》《星光闪烁》《洛阳师专报》等书报刊物上发表。所写论文也获得大学生一等奖。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有自吹自擂之嫌。那既然如此,就“老夫聊作少年狂”,拿出以下鲜为人知的事儿再继续自我吹嘘一番,也不枉此名。呵呵。
          在大学的书桌上,还帮别人三位作家级的人物完成了他们的夙愿。当时郊区文化专干赵*与记者孙某先后在大学进修,可视为同学。巧的是他们都在进行电视剧创作,都是为更好地吸取知识滋养,从而坐到大学书桌旁的。
          赵*真诚地将他的已排出的《喋血龙门》拿出来与我讨论,后来便将新写的《大山作证》等修改和编辑的事情托付给我。赵现在北京任专业导演,前年回来还邀我相见,展示了新作《那年枫叶红》剧本,并将这反映彭雪枫将军少年时期故事的剧本留给我作为纪念。
          记者孙某,他来进修时,那两天我有事儿不在学校。他听到同学们瞎吹我如何如何,便通过后勤部门协调,住进我所住的集体宿舍。待见面交流后,他带着一个塑料袋子来找我,里面装着12本稿子。这是他所写的12集连续剧《人生天地间》剧本。当时的电视剧多是上下集,充其量不超过4集。而像这样的大部头在当时比较罕见。通过一周多时间的斟酌,终于完成了修改。不久,被河南电视台选中,合并为10集,仍以原名拍出。我参加了签约仪式,至于开机仪式,因为已经毕业回家,没有参加。这部电视剧92年还获得了河南“大河奖”二等奖、中南六省“金帆奖”二等奖、河南“五个一工程奖”
    等多项荣誉。至今想起这些也蛮有意义的。
          最典型的是市里一文化干部张姓朋友的求助,他是赵*推荐来的。张的《军统毒枭》曾在洛阳日报上连载,改编成剧本后顺利进入了拍摄前期。当时分镜头剧本已经完成,导演也已经到了洛阳,剧组3天后就到位。可他不放心自己的作品,跑到教室里找到了我。恳请帮忙看看。咱不是好为人师,而是面情软,同时也爱学雷锋。于是,最后在征得导演同意的情况下,在学校的书桌和张家的书桌上熬了两天两夜,突击对剧本进行了相当的修改,没误剧组正常开工,最终对方很是满意。几年后,我又在洛阳培训学习时,巧遇张朋友。为感谢我曾对他的小小帮助,还利用手里的小小权力,让我看了好几场免费电影哩。
          两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过去了,毕业前夕写了一些赠别诗以表对大学的留恋和对同学情谊。下面的这首赠与同桌李清山的嵌字诗(嵌句第二字)就体现了这些意思。  
           今别同桌热泪泫,
        桃李成谿皆不言。
        不清随心即问字(因近视又书桌靠后些,总问黑板字),
        侃山着意便扳腕。
        欲陈军训话昨日,
        却学有成临今天。
        情义无价自珍重,
        小诗表兄心一片。

          大学的书桌令人难忘,它支撑我打破自卑怯懦,终于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不自量力地去投稿、去帮助他人搞文艺创作。现在想想也后怕,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现在早就没有这锐气了。
                                     2015年7月24日
                                                   (待续)


    [url]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4-20 08:37 , Processed in 0.0621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