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9078|回复: 6

1907-10.29. 山阴县令李钟岳为何义殉秋瑾?(读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15-10-29 13: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07-10.29. 山阴县令李钟岳为何义殉秋瑾?(读史)

    (一)秋瑾烈士英雄事迹:

                           ··

                           ··

           秋瑾(1875—1907)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她,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32岁。她,就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秋瑾,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秋瑾出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她少年时热情而倔强,最钦佩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本已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更是危象丛生。秋瑾救国情切,愤然赋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不愿“与世浮沉,碌碌而终”,热望把裹在头上的妇女头巾换成战士的盔甲,像花木兰那样,效命疆场;她曾感慨地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难,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身其身乎?”1904年,她毅然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只身东渡日本求学。
           在日本,秋瑾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斗争。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后,她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秋瑾还联络当时留日的女同学,组织“共爱会”,自己任会长。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压迫留日学生,秋瑾愤然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1906年,她由徐锡麟介绍,加入了光复会。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设立革命机关,并主持《中国女报》,第一个提出创建“妇人协会”的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1906年,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大通学堂原为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是光复会训练干部、组织群众的革命据点。在大通学堂,秋瑾为了进一步训练革命力量,成立了“体育会”,招纳会党群众和革命青年,进行军事操练,并积极联络浙江各地会党,组成“光复军”,推举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积极地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
           1907年5月,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但徐锡麟起义计划泄露。7月6日,徐锡麟仓促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发动起义,由于准备不足,起义很快失败,徐锡麟也被捕牺牲了。安庆起义的失败,使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区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劝她暂避一时,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坚决留在大通学堂与前来包围的清军作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秋瑾不幸被捕,于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义。

    (二)19071029日山阴县令李钟岳义殉秋瑾。

             作为清朝的七品官员、浙江山阴县(1912年(民国元年),废除府制,山阴县与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县令的李钟岳既是监杀秋瑾烈士的刽子手,又是秋瑾生前的袒护者,他对秋瑾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和人品境界是非常认同钦佩的。李钟岳虽然奉命拘捕、监杀秋瑾,但是在秋瑾就义前一小时,他不仅前往狱中看望,并对她说:“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谅之也。”说完,当即流泪。监斩完毕,李钟岳痛哭而归,在秋瑾死后百天,即1907年10月29日,原浙江山阴县令李钟岳在家悬梁自尽。详情如下:
          秋瑾女士死后仅三日,李钟岳即被撤销官职。贵福因探悉李钟岳对秋谨有“杀你非我本意”一语,大怒,当即电请浙抚,立予撤任。李钟岳离任之日,绍兴绅民数百人,乘船数十只,送至距城30里的柯桥,仍恋恋不舍。钟岳严然曰:“去留何足计,未能保全大局,是所憾耳!”
          李钟岳归乡后,终日只说:“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实由我而死”,甚为自疚。他曾对人说:“越中自明季以还,宿儒大师,先后讲学,隐托经义故训,藉严华夷之辩,光复之宜,涵儒于后学者至深。革命说兴,其迎而与合者,大抵皆优秀分子,纵罹法网,犹将宥之于世;至若谳狱不具,本无死法,扼于权要,未由平反,人虽亮我,其如良心责备何!”闻者虽慰藉钟岳,但钟岳不能释然,渐萌殉身之念。每日他总将秋瑾遗墨“秋雨秋风愁煞人”七字注视默诵,痛心疾首以致涕下。一次他跃井自杀,被救不死。数日又结绳老树,却被夫人发觉。家人防范,不敢远离,但钟岳死志已决。

          10月29日上午9时许,乘家人不备,自缢于旁舍,年53岁。距秋谨死难只有百日。噩耗传开,不论识与不识,咸为太息。

    (三)李钟岳简介:

             李钟岳(1855—1907.10.29),字崧生,又字申甫,清末官吏,安丘县辉渠乡谋家河村人。18岁中秀才,39岁中举人,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中进士。此后代理浙江衙州府江山县县令。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正月调任山阴县令。贵福令他率众围攻女革命党人秋瑾进行推翻清朝政府活动的大通学堂。他一面往见贵福,为秋瑾说情,一面促秋瑾速离。秋瑾未及离去,清兵蜂拥而至。他急中生智,密谕差役捕男释女。但瑾已女扮男装,与少数学生持枪抵抗。差役不识秋瑾面目,将其逮捕。无奈,只好消极抵抗,奉命到秋瑾家搜查时甚为草率,审讯秋瑾时象好友相叙,会审时反对动用酷刑,千方百计为秋瑾开脱,但终未奏效。7月15日秋瑾遇害,他也因此被卸去山阴县令之职。自此便郁郁不乐,悔恨不已,于1907年10月29日上午9时许自缢于旁舍,年53岁。距秋瑾死难只有百日。噩耗传开,不论识与不识,咸为太息 。

      《续安丘新志》载;“浙人追思之,及秋案昭雪后,乃为立祠西湖上,岁时祀之。”民国成立,真相大白,“秋案”昭雪,李的神位入祀秋瑾祠。秋、李两家遂成为至交。


    附 秋瑾的两首词:


    秋瑾的《满江红》之一: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 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 莽红尘何处觅之音?青衫湿!

    译文: 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我的)容颜却是那么的憔悴。刘邦用四面楚歌战胜了项羽,我漂泊了八年还想着那个家作什么。既然我那么痛苦,何必还强颜欢笑呢,离开也没有什么难的!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有志气的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阳光紫钰译)

    秋瑾的《满江红》之二: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杰出。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快摩挲、长剑作龙吟,声悲咽。
    自由香,常思爇。家国恨,何时雪?劝吾侪今日,各自努力。振拔亟须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玦。那弓鞋、三寸太无力,宜改革。

    解析大意: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千古名句是: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
    小蒙妞 解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杨铭志 发表于 2015-10-29 16: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关注!女侠千古!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18 21: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五星 发表于 2015-10-29 1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巾国英雄琉芳百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杨铭志 发表于 2015-10-29 20: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五星 发表于 2015-10-29 19:58
    巾国英雄琉芳百代.

    感谢老股长回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5 21:58
  • 签到天数: 9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吴四明 发表于 2015-10-29 21: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瑾,乃我少年至暮年之偶像。然李钟岳义殉,虽可敬可叹,悲壮可嘉,但处事方式却不敢敬同,既可在其死后能以生命殉之,何不当初冒死救下,也不过一死。身为一县令,应可办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杨铭志 发表于 2015-10-30 00: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四明 发表于 2015-10-29 21:26
    秋瑾,乃我少年至暮年之偶像。然李钟岳义殉,虽可敬可叹,悲壮可嘉,但处事方式却不敢敬同,既可在 ...

             感谢你的浏览和认真的评说,言之有理!也许完全有放过秋瑾逃匿的机会,那这段近代史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了。可我们毕竟是站在现代人的位置上来思维的。换个角度站在李钟岳当时的位置上想象一下,他恐怕也是难以做到如你所言。在搜捕秋瑾过程中,他想放过秋瑾,且能在以后“为秋瑾说情”,已经是很难得了,捕到以后就不那么容易放出去了。一来李钟岳毕竟是受封建忠君思想教育的人,上面旨意岂敢违抗?二来他也可能有幻想,自己全家的身家性命他也不可能不考虑,毕竟他不是一个投身“反清”队伍的“革命者”。
          他的自尽,恐怕还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一是对处死秋瑾的愧疚,这是主要的;二是由于他对被囚禁狱中的秋瑾所说的“不是我要处你于死地”被人告发,而失信于上司,认为虽然违心,但已按上司指令处死秋瑾,结果还是被革职回家,不免感到委屈,甚至后悔,心灰意冷,直至万念俱灰,也不无原因。对他这样一个封建小官吏,实在不可指望他先前就能觉悟到“愿为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4-25 00:03 , Processed in 0.0660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