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372|回复: 0

且说女人要…… 作者:杨铭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7-18 23:1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admin 发表于 2009-2-27 10: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 明:  近日,看到一群年轻人在网上讨论“女人要什么?”有的帖子观点很好,有的难免幼稚,有的甚至……作为过来人,本无甚兴趣,但放下又若有所失,遂又回头参与了讨论,旨在尽点年庚之责,引导一下。现顺便发布于我网,仅为汇报。
                         
                                                        且说女人要 3  T  ……

                                                              —— 爱情互换及其转换定律之我见
          “女人究竟要什么”?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玲珑女士提出“女人要3 T”——即:男人、爱情和安全感。指出:有男人不一定有爱情;有爱情又未必有安全感。问题提的尖锐,直截了当,一点也不拐弯抹角,我很佩服她的为人直率,敢想敢说,所以愿意参加这一讨论,谈点我的看法。
             我不参禅 ,只觉得爱情有“法(则)”—— 物心辩证法(物本与心理的辨证)。
             一?男人:男人(女人)“好不好”,本体基础(以人为本的自然素质和后天修养)+ 心灵感觉(修养基础上的互相理解),倘若没有这个基础、这份修养、这种真诚的感觉和宽容的的理解 ,也就无从谈起男人或女人的“好”和“坏”了。在这里,“爱”就是一种纯粹的良好的感觉。这就要看你究竟爱什么?什么是你应当爱的?这是个“爱的标准”问题,要看你把“爱的标准”建立在什么基点上。如有人爱才(多种类型的才华,甚至歪才、邪才),有人爱“酷”(相貌与仪表),有人爱“彪悍凶狠”(以为这样才叫勇敢,才有安全感),更为普遍的是爱钱财、图富贵,现实生活离不开钞票,还是可以理解的。而西方国家甚至有极个别人爱对方给予的性或其他虐待等等,这就叫人不大好理解了。无疑,后一种“爱”就属于明显的畸形异类了。总之,对人“好坏”的认知离不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即“价值观”(是人与社会交往所形成的“世界观”属性之一)。毫无疑问,正确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健康的、向上的。
             二?爱情:是人类互动互惠的情感结晶。若是水缸靠炉子—— 一面热,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应该建立在:互动 + 互尊 + 互敬 + 互助的基础上(包括互不猜忌,互留空间)。为了通俗地阐明我的观点,在这里我想打几个比方,尽管不一定合适。1?“爱情”和“打架”只是表现上的相反,但同样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热脸挨着个冷屁股,那也能叫爱情吗?2?爱情又如一杯热开水,一般性地重复循环,荡来荡去,热气逐渐散去,就会慢慢地凉了(即随着天长日久,生活渐趋平淡,此乃完全正常),只要适应,照样可以喝,若放在保温器或加温器上,并放上蜜糖,就能保温或升温,并感到甜蜜。可见不同的处理效果是全然不同的;3?爱情又像一株虽充满生气但毕竟幼小的树苗,需要正确地松土、施肥、防病、防虫,总之,是一种不可间断、不可怠惰的培养过程,才能健康生长,使之长寿直至永恒。反之,若是狂风摧残、冰冻水淹,其败落情景是可想而知的。
              三?安全感:是与“爱”互相置换、互相激发形成的一种“稳妥可靠的感觉”。而“安全感”与“责任感”又是互相依存的,“责任感”是其“前卫”。因此,势必以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它。这就要求我们:依靠 — 依赖,促进 — 强迫。爱,是物体(人)本身的一种欲望,当这种欲望得到满足后,就会转化成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体现出来后就是一种宝贵而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是人类生命沿袭和社会发展的“无形支柱”。“相爱”促使双方产生“相互责任感”。可见,“爱”是激励“责任感和安全感”的共同基础,没有良好的爱,没有真诚的爱 ,“责任感”就难以到位了,又何从谈得上“安全感”呢?姑且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试想一个你不爱的物品,你会把它买回来吗?若放在家里,你愿意保留吗?更谈不上去珍藏它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爱的愈深,责任感就愈强,以至敢于为这种爱去努力奉献和作出必要的牺牲;相爱同时产生力量,力量增添胆量,使之愿意为之奋斗不息;相爱又同时催生智慧,滋生出一种“整体生存意识和谋略”,与前者相结合后,形成我们所推崇的处事、处世的“胆略”和“策略”,使之能勇敢地直面人生现实,运筹帷幄,为驾驭人世整体生活的风帆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但它的前提是首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种仅仅对对方的寄托与依赖。在这样的土壤和环境中,安全感不言而喻。然而,它绝对不可能因强迫而产生,而是因互相促进而得来,俗话说:人换人、心换心就是这个道理。以上所说,不仅适用于夫妻之间的“恩爱”,也同时适用于家庭范围内的“亲爱”、朋友之间的“友爱”及社会范畴的“关爱”等,因而组成了社会整体的“普爱”(注:本人决不提倡没有原则的“博爱”。如小则辱殁祖先、危害乡民、欺行霸市者,大到讨好列强、分裂祖国、卖国求荣者,非但不可施爱,且应为人们所不齿),所谓“普爱”就是且真且美的善爱。有例为证:其一,据媒体报道,某母爱子,其子患肾衰竭,其母捐肾于子,其子宁死拒医,实为爱母;其二,某“爱心奶奶”家境困难,为孙上学,不顾七旬高龄,年迈体弱,天天推三轮车为人送牛奶,网上公布后,网友为她捐了数千元钱,她先是拒收,而后怀着感恩的心,通过媒体又转赠给了更为急需的贫困学子。此类事例,比比皆是,不一列举。
              四?题外的话:矛盾与碰撞。现实 + 目标 ,理想 — 幻想 ,彻底扫除不切实际的空想。世界充满矛盾,没有矛盾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最近来华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就很有见地地提出了要和我们中国做“诤友”,可见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同理,日常生活中,在一定条件下,摩擦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现实正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摩擦碰撞可能产生些许火花,是矛盾的焦点在一定阶段的暴露,是好事而不是坏事。生活(包括工作)就像一艘在大海上运行的航船,风浪不可避免,暗礁要随时提防,它或许及时给你敲响了生活(或工作)离航遇险的警钟,这时不但不要回避矛盾,反而要主动及时解决,及时调整航向,排除故障,以利继续航行。消极回避和积累矛盾,更容易形成积怨 尤深,积重难返,只会有害无益,甚至分崩瓦解!
               今天在“军人酒吧”喝得适度,高兴了,所以就着大家的主题讲了我的这些看法 , 没参禅吧?小和尚一语,说说笑笑而已,不当处,欢迎佛门子弟和朋友们批评斧正。

      [/img] ぷ 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13 11:16 , Processed in 0.0898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