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稻米 造福全人类 —— 观影片《袁隆平》有感
一篇在《今日头条》上审核未通过的文章,不知什么原因,现原文转载,看看有什么问题——
晚上,在央视电影频道看了一部展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奇人生的电影——《袁隆平》,被深深地震撼。影片从袁隆平30岁至60岁之间的人生阶段,讲述了主人公在充满坎坷的研究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上的种种探索实践,以及关于他对水稻的爱和坚持的故事。
一粒小小的种子,却改变了世界的历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袁隆平是平凡的人,一生只做水稻一件事,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使他创造了这个奇迹。
影片中看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袁隆平晚上工作到深夜,肚子饿了却没吃的,只找到碗里一些饭渣,用开水泡泡吃。此时,记忆的闸门在寂静的夜中悄无声息地开启,我闭上了眼,缓缓地,走进了那记忆的深处。
我也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粮食极度贫乏。从我记事起,灾害还在延续,父母为了让我们填饱肚子,想尽了一切法子。记得母亲也和邻居一起到菜市场去捡菜皮。那时,家里经常吃高梁、红薯,每天吃的菜也只放几滴油。
到1963年,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偶然能吃上点肉。记得有次母亲凭票买到了肉,望着烧好的红烧肉端上桌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把肉夹起塞进嘴里……
长大后才知道三年困难时期,仅1960年就饿死了一千万人啊。数字不一定准确,可确实饿死了不少人!
袁隆平说:“我永远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刻骨铭心!”就算是废寝忘食、遭人批斗、条件再苦,也要搞出高产水稻!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为之奋斗了一生。他在搞杂交水稻的过程中,又研究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学说,崇拜苏格拉底,在“文革”中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分子”的帽子,受到批判。
影片中我伤心地看到“革命小将”对他呵斥,毁了他辛辛苦苦培育的试验盆,这些无知的举动严重阻碍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实验,但是他没有退缩不前,没有唉声叹气,依然勇敢地重头再来。
民以食为天。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生命之稻。影片中,他告别妻子和孩子,毅然奔向远方。他舍弃小家,为的是千万家。他的实验不被看好,受到有些专家、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百般阻挠,但是袁隆平没有放弃,他坚定地说:“你们可以不给我经费,可以撤销这个项目,我袁隆平决不放弃!”
《袁隆平》这部影片,给我印象最大的就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无畏困难,坚持不懈,倾其毕生的精力埋头研究杂交水稻的形象。“只要有阳光,就会有生命的交响曲。”
影片结尾,袁隆平在晚年的自述中多次提到:“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梦想尚未实现,而老人却离开了。今天,注定是值得铭记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在光芒闪耀。
仅以此文缅怀袁隆平院士!5.24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