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7|回复: 2

《军鹰》26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梁庚森 发表于 2025-4-25 17: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6章 游灵山 军鹰背姐飞  哑女泉 军歌唱
五鹅拱句头:满足姐姐心头愿,
得以实现上灵山,
洞悉伏牛全景色,
八百里与秦岭连,
神奇鹅拱哑女泉。
第1节 伏牛头上
灵山是拜祖师爷的地方,位于内乡县城南六公里的湍河西岸,系伏牛山之首,钟灵毓秀,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灵山的来历,与祖师爷宋真宗赵恒有祖师爷的地方,位于内乡县城南六公里的湍河西岸,系伏牛山之首,钟灵毓秀,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灵山的来历,与祖师爷宋真宗赵恒有关。以此发起的庙会每年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三月三、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庙会,亦为农村物资交流大会,规模宏大,热闹非凡。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的三月三春游灵山,我患冷热病,发着烧,浑身没劲。服用一片黄奎宁,又带上一片,十来岁小家伙的我,强打精神,与同班男女小同学,仍是蹦蹦跳跳地出发了。来回四五十里的路程,爬山越岭,涉水,过独木桥,硬是游玩了一天,带病坚持下来了,很有感受还写了一篇游灵山的作文、
我的探亲假不多了,说走就走。于是,我衣帽整齐,穿了军衣,戴上军帽,准备到公社所在地——灌涨,乘坐公共汽车到县城后,再步行蹬灵山。当时的军人吃香,走到那里,那里的单位都欢迎,人们也都给羡慕的目光和尊敬的态度。因此我特意着以军人的服装。车停内乡站,下车一问,都说:一个尖尖的很突出的山峰那就是灵山,沿内乡到邓县的公路走到张庙村,村口路旁边你就会发现“灵山”标示。
我背上干粮和水壶,尽量让姐姐空手而行,在过和跨沟的时候,还要搀扶她一下。在走较平坦的路上,为了不使姐姐寂寞,我根据在县城初高中学到看到与听到的山水情况讲给姐姐听。
要游“牛头”,先说全身。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支脉。伏牛山脉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主要山脉,大致呈西北— 东南走向,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它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三大主峰分别为鸡角尖、玉皇顶、老君山,其中鸡角尖是伏牛山最高峰。老界岭、尧山、老君山、白云山、嵖岈山、宝天曼、五朵山等,可称得上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山名也有传说,与唐代云岩寺创始人自在禅师有关。自在禅师本是南方人,学道既成,请恩师指点。恩师说:逢牛则止。自在禅师便由南向北来到野牛岭,从山上下来的几名猎人却劝他一人不可前行,因为岭上有凶猛的野牛,很多路人被它吃掉,猎人三五成群敲锣壮胆才敢走过。自在禅师想起恩师的话,就径直上了野牛岭。野牛岭上古木参天,藤萝缠绕,确实阴森可怖。他正走着,忽听一声吼叫,一头野牛猛地蹿出来。然而,当它的犄角快要顶到自在禅师时,它突然温顺地卧在自在禅师身旁。因自在禅师在此降伏野牛,故八百里绵延山脉,就被称为伏牛山。
姐姐听到这里惊奇地说:“还有这么可怕的故事,我心神灵,你二哥说我是愚,是迷信哩。”
我不愿反驳姐姐的意思,就继续说下去。伏牛山脉北面之脉发展为熊耳山脉和外方山脉;南面即为南阳盆地。山地向东延伸到南阳方城东北突然中断,形成著名的“方城缺口”,缺口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间堆积平原地带,缺口东南又是地势起伏的低山丘陵。“方城缺口”是沟通华北平原和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天然交通要道。
伏牛山脉规模巨大,山势异常高峻雄伟,主要是花岗岩山地。其中西北段山体宽阔完整,山势高峻雄伟,由此向东南分支解体,山势也逐渐低缓而分散,变为低山丘陵。山脉西北段大致位于白河、二郎坪至双龙一线西北。是省内中山大面积集中分布地区之一。山脉主脊地带,层峦叠嶂,多悬崖峭壁和奇峰突起。高峰老君山、鸡角尖、尧山,牛心垛等,峰顶初夏常见风雪,被称为省屋瓴。伏牛山脉西北段山势高峻,气候湿润,且垂直气候变化比较明显,天然植被与野生动物繁多,为一些原始次生林保护较好的山坡地段,被国家和河南省定为自然保护区。 
伏山脉西北段山体被西北—东南走向的老灌河断裂谷地纵向分割成两列规模较大的山岭。北面山岭构成伏牛山的主脊,位于栾川以南的部分,当地称之为老界岭,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老界岭山脊狭窄陡峭,多呈锯齿状或锥状,一般北坡陡,常有悬崖峭壁出现,山地多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两侧为古老的变质岩层,局部地方有石灰岩出露。大部分山坡,上部为直线形,下部为凸形。发源于山脉两侧的河流或谷地,下切强烈,形成一些又窄又深的峡谷或嶂谷。并有很多的跌水和瀑布,使山区具有明显的峰高谷深的特征。区内山坡、谷地或道路边坡,雨季和开春化雪时,易出现滑坡,重力地貌作用较明显。有古冰川作用的遗迹,栾川南部的鸡角尖,西峡北部的桦树盘,古冰斗形态保存尚好。嵩县南部的龙池 山顶北侧,有一冰斗积水成湖,常年不干,谓之龙池。这种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重力崩塌在局部山坡也常发生。
我说着,姐姐突然又问:“西峡是不是咱村做生意人所说的‘洗牙口’呀?”她问着,并指了指自己的嘴唇。
我微笑着说:“不是‘洗牙口’是东西‘西’山夹合一的‘峡’”,姐姐一听,惭愧的说:“姐知道的不如你的多呀。”
我拍了姐姐一席下肩膀,又接着道。伏牛山脉东部、东南部边缘高丘陵分布面积很广,在山地边缘及河谷两侧地区,连续成片分布,低丘陵的面积很小,仅在东北边境地带有一部分,区内丘陵组成岩性较复杂,丘陵地貌形态也复杂多样。区内的河谷平原,有白河流经马市坪、南召盆地的宽谷河段平原,很大部分被鸭河口水库蓄水淹没;湍河流经夏馆、七里坪盆地,河谷展宽,两则发育有堆积阶地,形成河谷平原。此外,西峡的袁店至丹水,内乡的赤眉到杨店,方城的袁店到柳河和坡底的沿河地带,也分布有较宽的河谷平原。
伏牛山,呈西北~东南向展布于河南省南阳市的西峡、内乡、镇平、南召、方城等县境内,山势自西北向南山势渐缓,是长江、黄河、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自然分界线。
提到南阳,姐姐一声感叹:“常听说,能去南阳一百一,不到邓县九十里。虽然讲的是路程,我两地都没去过,但南阳是专区,管着邓县。对了,邓县有个塔,离天一丈八,邓县人吹大气,南阳人更吹,南阳有个鼓风炉——半截插在天里头。吹就吹吧,咱不管,南阳有个大医生叫张仲景,病看的可好啦。”
“是医圣。”我纠正说。
“还有卧龙岗,诸葛亮种地的地方。他能掐会算,八卦打得很好。”
姐姐虽然上过一年农中,有些文化。农家的人情世故比我知道得多尊老爱幼,温柔贤良等品德比弟弟好,但一个致命的缺点是迷信。听姐夫说她信神,新巫婆,信阴阳先生,算命的。一听到这儿,我立马岔开话题,讲述了学到的南阳知识。   
南阳有五圣:
“灵山秀水,南都古城”美丽南阳兹兹不绝的灵气诞生“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这些杰出人物为推动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南阳市位于南阳盆地,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河南、湖北、陕西三省交界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山南水北皆称阳地,故称南阳盆地。南阳,河南省三座大城市之一,河南省省域次中心城市,豫陕鄂川渝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 经济 文化 医疗 教育 科技 物流 交通中心。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 “帝乡”之称。
①姜子牙
西周时军事家.氏吕,姓姜,名尚,一名望 字子牙,也称吕尚 姜尚 俗称姜子牙,商朝末年人。姜子牙的先祖伯夷辅佐夏朝大禹治水有功,被夏朝大禹赐姓姜,封于吕地为侯,在现在的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董营村建立了吕国,姜子牙就出生在如今的董营村,那里还保留有吕国墓冢,周围分布有吕岗 吕林 吕桥 吕湾 子牙溪 双氏庙等遗迹,旧时庙宇内也敬奉有姜子牙塑像.吕国为一个古国,已被史学界认定在南阳西,春秋初年为楚所灭.后人尊为“谋圣”。
②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蜀国大臣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人,家世二千石.东汉末,牧守混战,随叔父诸葛玄往依荆州刘表.刘表举荐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因东吴阻挠之故并未到任.于是携诸葛亮兄弟躬耕南阳郡叶县,两年後诸葛玄病死,葬于叶县,诸葛亮遂领弟妹躬耕南阳卧龙岗(晴耕雨读,乐于耕锄,好为梁甫吟,常自比管仲 乐毅.)
③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448年)字少伯,楚宛三户(今南阳市淅川县)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和大商人,出身于“衰贱“家庭.初为楚国名士,文种为楚宛令时,二人相交为友.后他们认为楚非贵族不得仕,政治黑暗,乃一同入越,任大夫,与文种同事越王.越王常与范蠡谈论治国之策.勾践即位,与吴作战击败吴军,箭伤吴王,吴王死时,叮嘱其子夫差报仇.吴王夫差即位,操练军队,日思报复越国.勾践得知后,不听范蠡劝谏,遂先发制人,主动征伐吴国,大败.战败后,勾践听从范蠡之计,派大夫文种赴吴求和.并以美女 珍宝密贿吴国太宰,使吴王赦免越王,勾践夫妻入吴为质.范蠡伴越王赴吴为人质,替君分辱,小心行事,麻痹夫差,使君臣得以回越.回越后,他辅佐越王勾践,刻苦图强,卧薪尝胆.越王听从他的建议,勾践夫妇亲自耕种 织布 礼贤下士 赈济贫苦,吊慰死者,终使越国大治.越国富强后,勾践多次欲攻伐吴,范蠡均以劝阻,待吴王听信谗言杀掉忠臣伍子胥 国力衰败时,范蠡方挥师攻吴,灭吴,助越王深谋20余年,报会稽之耻,拜上将军.后又助勾践挥兵北进,会盟诸侯,使越王勾践遂成霸业.
此后,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共安乐,向越王勾践请辞不许,遂留下书信,乘舟出海逃至齐国,改姓名鸱夷子皮,开荒种田,引海水煮盐,治产数千万.齐人闻知其贤,任为相.他则感叹:“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这都为世人所得意之事.但久受尊名,不详啊!“乃弃官,尽散其家财,隐居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自号陶朱公,专事经商,致资累巨万,卒于陶.他生前还曾著有《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后人尊为“商圣”,相传吴亡后,西施随范蠡而去。
④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南阳市石桥镇夏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 文学家 发明家.他一生“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为世界的科学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天文学方面,张衡发明创造的“浑天仪”,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并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两部天文学巨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浑天学说的理论体系,揭示了行星运动规律 月食的成因,并指出“微星之数”11520颗,这些研究成果,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在地震学方面,公元132年他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开辟了人类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比欧洲早1700多年),并于公元138年测出甘肃地震,被世界公认为测震学创始人.其祖父张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被时人誉为“圣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家学的熏陶,祖父的品行业绩对他的垂范作用,对张衡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着巨大的影响,后来祖孙同被列传于《后汉书》一起名垂史册.
在机械制造方面,张衡精心制作了“独飞木雕”“计里鼓车”“瑞轮冥荚”“指南车”等机械.在文学方面,他善写诗 赋 铭等各种文体,他的《两京赋》被誉为“长篇之极轨”,曾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翻译出版.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多学科 多领域取得的成功,是人类历史的瑰宝,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 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早在20世纪50年代,张衡就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1970年 197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分别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为“张衡山”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为“张衡星”.1953年、1955年,中国先后发行了印有张衡画像和地动仪的邮票。1956年郭沫若曾为张衡墓题写碑文:“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⑤张仲景
张仲景(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今河南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 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张仲景的家族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建安初年以后,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死亡,其中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在长沙任太守期间,他在料理政事之余,“坐堂行医”,为百姓施医诊病,挽救了许多百姓的生命,后世把施医治病的地方称为“堂”即由此而来。后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职位,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广泛收集民间验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巨著.它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专著,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医林后学奉张仲景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包德默曾感慨地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1800年前就已把相对论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1993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加以弘扬和纪念。
现在市区就有百里奚路,仲景路,张衡路,躬耕路,谢臣路,范蠡路…
南阳,在我省的西南部,从咱村向东有一百多里。境内山川秀丽、文化灿烂、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南阳市是国家级文化名城。
南阳所属州县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主要有四个系列:一、以楚都丹阳故址龙城、下寺春秋楚墓群等为主的楚文化系列;二、以大科学家张衡的墓地和故里、“医圣”张仲景的暮地和祠堂、诸葛亮当年躬耕地的武侯祠、全国规模最大的南阳汉画馆等为主的汉文化系列;三、以武侯祠、火烧博望遗址、当年诸葛亮和刘备在新野议事的议事台、关羽拴马遗迹的汉桑城、后主刘禅出生地太子阁等为主的三国文化系列;四、以目前基本保存完好且全国为数不多的南阳府衙和内乡县衙、建筑风格和雕绘艺术堪称一流的社旗山陕会馆、五里长街基本保存清代建筑风貌的荆紫关古街道、因地宫内发现“金棺、银椁”等珍宝引起轰动的邓州县胜寺梵塔、千年古刹菩提寺、香严寺、丹霞寺等为主的古建筑系列。自然景观主要两个景区:一、原始森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各溶洞瀑潭成群、悬石绝壁奇立的宝天曼,瀑布成群、石林绝壁峡谷荟萃的九龙沟,水库水面亚洲第一、烟波浩淼、天水一色、且融楚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丹江口水库重点的伏牛山旅游区;二、以自然胜景水帘洞、太白顶、桃花洞、千里淮河发源地淮源等且融佛教文化、神话传说为一体的桐柏淮源旅游景区。南阳的旅游纪念品也是一大优势。玉器、烙画、地毯、丝稠、绣品、骨雕、根雕、盆景、黄石砚等工艺品琳琅满目,配合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系列开发以后,能够形成南阳旅游发展的群体优势,对国内外游客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成为南阳新的经济增长点。
给姐姐聊完了南阳,再继续说山,伏牛山被乔端~鸭河口、朱阳关~夏馆断裂自北而南分为三列:北列西起嵩县境内,沿南召县与嵩县、鲁山县的交界地带一直延伸到方城县东北部,在方城县城至叶县保安一带断失,构成南阳盆地东北角的方城缺口,北列山脉在鸭河以西,山体高峻,山脊狭窄陡峭,鸭河以东山体破碎,山势低缓,低山、丘陵分布广泛。主要山峰有观山,尧山、大圣人、小圣人、五垛寨、马鞍山、双垛山、太子山、九里山、晒衣山、三贤山、养麦山米、和尚帽山、老栗山、七峰山、小顶山。
中列由卢氏县入境,沿西峡县北部经南召县与内乡和镇平两县的交界地带,延伸到南召县境内。山脉西段为伏牛山的主脊,山体完整,群峰林立,如鸡角尖、玉皇顶、马鬃崖、老君山、摩云垛、牛心垛、老界岭。在主脊南侧,老鹅河北侧支流横切山体,形成一系列深切谷地与高峻山岭相间的地形,更增添了伏牛山雄伟磅衡的气势。
山脉东段山脊宽阔,突出高峰,但山势仍较陡峻,主要山峰有白草尖,石撅崖、银虎曼、宝天曼、牧虎顶、云磨垛、野人垛、唐王寨、驻马山、牡丹垛、大曼、五垛山、尖顶山、定南针。在中列山脉中的石灰岩分布地带,岩溶地貌发育,大小溶洞分布广泛,主要有西峡县的鸽子洞、蝙蝠洞、荷花洞、神仙洞、老君洞、伏牛山地下河,桑坪乡天井和内乡县的天心洞、狄青洞、黄龙洞等。
姐姐又奇了:“咱内乡也在伏牛山内?”“对呀”,现在咱姐弟俩要去的地方,就是要抱牛脖子抓牛角抱牛头的‘伏牛山’呀。
灵山原名云山。战国时,楚大夫屈原路过此地,见此山俊美灵秀,随口赞叹:此乃灵山也。此后更名为灵山,而灵山祖师相传的时代则更为久远。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灵山松柏葱郁,禽鸟喧集,天将雨面而先出云,日未曙而先散彩,最为耿异。” 中轴线上建成祖师殿5间及左右偏殿等房舍计44间,呈六宫九转八卦状格局。灵山道观供奉的神仙有祖师爷、玉皇爷等。
灵山祖师传说,相传春秋前时期,祖师本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荡魔天尊,主要来世上收降做恶多端的妖魔鬼怪,他在经过一番努力将各地都平息以后,来到武当山,准备降服武当山黄龙洞里的黄龙爷,这黄龙爷本领高强,称霸一方,吃人无厌,祸害百姓,荡魔天尊本想直捣黄龙洞,但看到武当山地势优越,风景秀美,随生一念私心,欲将武当山据为己有,日后也好在人间有一席之地。于是,便与黄龙爷打手结掌,通过比斗决定输赢。荡魔天尊这样做,主要是想让黄龙爷输得心服口服,免得以后授人以话柄。而黄龙爷不知底细,自持武功盖世,魔法无比,根本不把对方当做一回事,爽快地说:“怎么比?”荡魔天尊说:“我的褂子能盖住面前的这座山头。”黄龙爷不相信,满不在乎的说:“你能盖住多少,我就送给你多少。”荡魔天尊脱下褂子随手一抛,只见衣褂越飞越大,越飞越快,最后将武当山的八百座山头盖住了七百九十九座。黄龙爷一看傻眼了,他没遇见过比他更有本领的人,便蹲在地上哭了起来,说:“我可何处存身呀?”荡魔天尊说:“只要你以后不再祸害百姓,我就放过你,你到北海道去潜心修炼吧。”黄龙爷只得照办。自此,北海道的海水因黄龙居住而变为黄颜色。
荡魔天尊占据武当山后回上天向玉皇大帝复职,玉帝查其有功,便将其恩降人间修行,施福于百姓,这才投身到西方极乐国善圣皇后身上。善圣皇后梦而吞日遂有身孕,怀孕十四个月后于黄帝紫云元年三月初三日从左肋产出太子,当时瑞云覆国,异香芳菲,土地皆变金,玉瑞应其祥。太子因有善根,生而神灵,年及七八岁时,经书一览,番皆默会,仰观俯靡所不通,潜心修道,志气太虚,愿事上帝,普福兆民。十五岁离宫寻访幽谷,欲潜心修炼,太子跋涉千山万水,不远万里来到中原,受中原道教文化的熏陶,开始禅悟修道,披发赤脚来到镇平五垛山,坐在后山根修炼,因夏季炎热,上天怜悯,令山顶向北倾斜给太子遮荫,太子不解其意,疑为山顶要倒塌即起而走,心想快来个石柱顶住多好,正想着,忽闻从西北方向刮来一阵飓风,卷来一个几十丈高的大石柱端端落到五垛山的后山腰,稳稳顶住倾斜的山顶,接着又听到山中鼓乐阵阵,百鸟齐鸣,太子这才知道是上天的赐予。但因自己的失误,无法再回原地修炼,便洒泪而别,太子洒泪走过的地方,后人称“十里泪崖”,该山也因太子的失误而叫“误躲山”,又称“歪五垛”。
太子来到灵山,看到此山林木葱郁,秀丽壮观,且位居诸山之头,视野开阔,乃是修炼的好地方,就决定在此修行,为表自己修行的决心,他选择先在灵山北麓山腰一石床处修炼,不成正果不上山顶。于是,太子便不离石床潜心修炼,小鸟在其头上做窝,他浑然不觉,草芽穿其肌肉生长,他不觉其疼,善心、慧心、诚心、恒心使他终成正果,当太子登到山顶时,四周鼓乐齐鸣,琴声悠扬,百兽真徙,凤凰众鸟翔于其上,灵光闪烁,林吐清香,巨龙献水,百鸟齐唱,多路神仙聚听诵经,就连洞庭湖的灵石也被经声打动,飞来驻足听经。
太子在灵山修成正果得道升天,广施恩泽,布福人间,自此灵山便声名远扬,古往今来上灵山朝拜者络绎不绝,香客游人接连不断,尤其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月三日等节日更是大戏连台,香客云集,时至今日灵山香火仍旺盛不衰,名气颇大。
我和姐姐沿着盘山小路向灵山山顶爬去。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姐姐就累了,走的慢些。这时,我鼓励姐姐说:“咱爷爷年轻时给做大生意的人当管账先生,,听他说,有些当官的,做大生意的人们,他们都是凌晨十二点赶着上第一柱香,希望祖师爷保佑他们心想事成。你信佛道,也应该虔诚。”听了我的这番话,姐姐顿时来了劲儿,也跟着人群继续奋力向上爬。
终于到了山顶,我虽然摘了军帽和脱下军装上衣,也不便烧香拜神,但催姐姐赶紧把手里的香插进香炉里,又去拜各路神仙。最难进的要数祖师爷庙了,人们已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我与姐姐也紧随其后,等啊等,终于轮到我俩了,姐姐双腿跪在祖师爷面前,祈祷着:祖师爷请您保佑我与家人们一切顺利。 走到后院,见到有一颗大树,它的枝条上都系着很多红色的长丝带。姐姐奇怪地这是什么?我走南闯北,知道得多,就说:“这是一棵许愿树,上面的红丝带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站在山顶往下望去,只见山下的人们密密麻麻的像一只只蚂蚁往上爬。这时,我终于体会到杜甫的《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生小”它的意境了。
爬完灵山,已是过了这中午十二点半的光景,姐姐累得有些喘气,我像没事人似的。看到这种情况,我在路边蹲下。让姐姐过来,就先将姐姐的一只手抓住搭在我的右肩上,然后让姐姐的另一手搭在左肩上,要他双手扣紧我脖子趴在我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没等姐姐完全明白过来,我已经两只粗大的手抓住姐姐的两条大腿,身子猛地向上一提,站起来背着姐姐七八十斤的体态,向另一个玩的目标小跑步似的奔去。又一次展示了我架设兵“飞鹰”的矫健功能。
这是内乡县城南约六公里的灵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叫南王村,隶属于大桥乡,此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传说奇异,村中有“三绝”。先说说它的自然环境,南王村背倚灵山,东临湍河,以前,山下有大片水田,村中处处长着葱郁茁壮的柿子树,所以,此地名叫柿子坡。
一四六五年,明朝成化年间,南王村蒙古王姓始祖王大化,携妻子,一挑两担,风尘仆仆地从北方辗转至此,见此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境清幽,适意居住,便在山下的一块坡地上,搭建茅屋,遂安居于此,繁衍生息,成为今天的南王村。转眼间,已经有五百余年,始祖南迁的故事,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村中第一绝,就是灵山上的道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灵山虽不甚高大,但是却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以前叫云山,楚国大夫屈原经过此山,见其俊美灵秀,树木葱郁,随口赞叹道,此乃灵山也。此后,此山便更名为灵山。
古代,山上有祖师道观,不知建于何时,有祖师殿等各种殿堂,房屋近五十余间。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道观香火鼎盛,有道人近百人,每逢初一,十五,日有香客万人,宛若闹市。人们在遗址上发现了大量汉砖等前朝瓦砾。
第二绝,就是山脚下的这棵古银杏了。千百年来,它与灵山,湍河,道观相望,阅尽了人世间的沧桑岁月。
古树才是山的灵魂,银杏树,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它生长缓慢,二十年后才开花,四十年后才结果,爷爷种的树,孙子才能受益,所以又叫公孙树。
这棵树高大,挺拔,直插云霄,其高度和冠幅都在二十米左右。因时至金秋,树叶已经泛黄,树围应有五米左右,须五人合抱。
仔细看去,树干底部有小圆洞,里面的木质层已经腐朽,中心已空,里面竟长出了银杏叶。这棵古树,仅靠外面的树皮支撑,依旧巍然地屹立着,一息尚存,就紧紧地拥抱大地,不也是奇迹吗?此树大约为唐宋时所栽,比南王村的历史还要早几百年。
这第三绝已经消失,连遗址也很难找到。据说,村子左边有一黑龙潭,上有黑龙庙,村子右边有一白龙潭,上有白龙庙。现在,已难觅踪迹。
南王村因依偎着灵山而富有生气。灵山系伏牛山之首,与华山为一个山系,素有灵山头,华山尾,绵延曲折八百里之称。
如今,繁华依然,灵山仍热闹非凡,摘取灵山上的道观,寺院留下的几副对联与大家共勉:
莫说茶水淡,须知淡中有味;休言菜根苦,要在苦中求甜。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而有余。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
玩完南王村,我与姐姐又去了鹅拱泉与哑女泉。鹅拱泉在哑女泉之南灵山以北,两泉相距0.5公里,泉水喷涌如流珠,汇为深潭,面积各约1000平方米,流量0.2秒立方米·旱涝如常。数百年来,农民引水灌田,渠道纵横,流水淙淙,灌溉2000余亩,产优质稻米,曾为贡品。
泉名源有二说:其一,相传有哑女掘地得泉,命为哑女泉。”其二,源出于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当地豪绅赵陶仙,依仗权势,霸占二泉设榷坊收水租,作恶一方。赵陶仙欲奸污放鹅女,女坚决不从,赵寻衅割其舌头成为哑女。后来有将其投泉淹死,群鹅感女冤,用翅护尸钻入山洞,穿卷糕馍山至南泉钻出,群鹅又变成火鹅,飞入赵家,使其家园化为灰烬,一年九次,重建重烧,赵也被火焚,居民为纪念哑女和群鹅之功命名此泉北为哑女泉、南为鹅拱泉,并各与其侧建祠祀之。此一神话,1955年内乡宛梆剧团编剧演出受到广大群众一度好评。
我赞美,美丽的哑女泉,风景非常美,不虚此行啊,姐姐说,像吃了桃子开心酱与喝了蜂蜜水。
趁着精神头饱满,我鼓励姐姐走了一半的路程,姐姐不好意思说累,但脚步明显放缓,走在较复杂的路径时,我靠近她时.觉得担姐姐有喘粗气的征兆。这时日头还距西山凹剩一竿子多高,我打算在日头落下前赶到家。于是,便没有征求姐姐的意见,走到她前面蹲下来扎好架势,让姐姐爬到我肩背上来,就背着他,一溜烟地往回家的方向奔去,一边跑还一边唱着军歌:
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
瞄的准来投呀投的远,上起了刺刀让他心胆寒
抓紧时间加油练,练好本领准备战
不打倒反动派不是好汉,打他个样儿叫他看一看
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
瞄的准来投呀投的远,上起了刺刀让他心胆寒
抓紧时间加油练,练好本领准备战
不打倒反动派不是好汉,打他个样儿叫他看一看
我唱着,只顾赶路往前奔,不料我的军歌和穿着的军装却引起起了路人的关注。一个与我年纪大小差不多的女子赶上来打招呼:“解放军同志,你是不是内乡髙中十三己班的,我叫黄珊珊。”我看着很面熟,立即放下姐姐走过去,回答道道:“是的,”並通报了姓名。又走远了几步,与她相约后,转身重新背起姐姐开路了。在日头偎依着山尖的当儿,我把姐姐放到了她的家门口。此时我才松了一口气,算是完成了姐姐的心愿,並唱着军歌,回到妈妈那里。
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 把营归
胸前红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Mi suo la mi so La suo mi dao rui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歌声飞到北京去
毛主席听了心欢喜 夸咱们歌儿唱的好
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Mi suo la mi soLa suo mi dao rui
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一二三四
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 把营归
胸前红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Mi suo la mi so La suo mi dao rui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歌声飞到北京去
毛主席听了心欢喜 夸咱们歌儿唱的好
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Mi suo la mi soLa suo mi dao rui
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一二三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4 00:47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25-4-26 00: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故事穿插看。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20 23:0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李建伟 发表于 2025-4-26 2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陪着姐姐去灵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回来的路上,背着姐姐走,又让人看到你们姐弟俩的感情深厚,很让人感动。看着文字,感受到一种心灵情感的流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5-9 20:39 , Processed in 0.0782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