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战友网 登录
陆二师战友网 返回首页

杨铭志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eszyw.com/?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阅读彭世杰《我的家乡汝南》一文随笔

热度 23已有 291 次阅读2011-9-8 03:16 |个人分类:12. 历史掌故|

    阅读 彭世杰《我的家乡汝南》一文随笔
 
      阅读了彭世杰日志《我的家乡汝南》一文,对其文化景观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关于“梁祝文化”及其旅游价值的开发利用,介绍详尽,感到确实是个好地方。目前发现的“梁祝的故里”还是不少的,据报道山东济宁有,河北有(微山湖?),河南汝南、江苏宜兴、浙江宁波、会稽都有。全国有史记载的“梁祝墓”大概有9处之多。
      我查阅有一份资料是这样说的:“梁山伯是明代人,祝英台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英台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福琛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公子马文才布阵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沉没于地下。梁山伯则为明代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祠,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鉴于风水先生占卜,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的说法。
      另有一种说法是:梁上伯和祝英台其实就是明朝两位男士秀才同上学时出现的同性恋,因其“性相近,习相投,少年相抚,玩心趣同,久之而生异恋遐癖”,而不可能被那样的封建社会容忍,这场变态的“婚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压力下,最终导致了“不求同生而求同死”的悲剧下场。这个说法我倒有点相信。试想,如果真的是一对青春期的正常男女,长达两三年在一起同床共寝,竟能毫无感觉、相安无事,无论从心理学、生理学或日常生活哪个方面来看,怎么可能呢?据有关资料证实:我们喜欢看的红色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两位异性主人翁后来还是真滴相恋了;至于另一部红色影片《战火中的青春》的原型人物即那位花木兰似的女战士,解放初也曾向她所暗恋的排长求过婚,只是那位老排长另有所恋,故没能答应。
      毕竟长期受到中国戏剧文化的感染熏陶,我还是很欣赏戏剧里面关于“浙江鄞州或越州(绍兴越城区)上虞的梁祝”创造演绎出来的情节,不过不管怎么说,世杰战友说的汝南地方“梁祝”的典故也是值得考究的,因为如南地区梁祝的传说最接近各地流传的戏剧。
      去年我曾见到:湖北“楚天都市网”有网友称:文革早期,他在去十堰的一条山路上,也曾见到过倒在路边一条水沟上任人踩踏的“祝英台之墓”的石碑,那块石碑尺寸不算怎么大,若不仔细看,上面的字也不怎么显眼,因为发帖的网友有点爱看别人的书法,才看出是祝英台墓碑,而这天他的师傅与他同行,叫他不要紧看,说天快要下雨了,催他要快点赶路。他对这个事一直有印象,猜想是不是有逝者与古人同名?许多年后又想特地去求证,遗憾的是那里的变化太大了,没能再找到那块墓碑,但凑巧的是附近也确有祝家山庄,据好事人前去考察后说附近不远处及隔30多里路外也真的有个“马家坡”和“梁家墩”什么的,有人证实见到这个背后有简短铭文传记的“祝英台之墓”的还不止他一人,这个说法目前已经引起十堰地区文物部门重视,但苦于一时找不到那块墓碑,怀疑是被红卫兵破坏后抛弃路边任人踩踏,因年长日久,后因建设第二汽车厂和许多桥梁等工地工程,遭毁坏遗失了。
 
.

路过

鸡蛋
23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张相祖 2011-9-8 08:40
文革时期毁坏的文物太多了,惋惜、遗憾!
回复 刘雅静 2011-9-8 11:48
还有地方争抢西门庆故里的。
回复 杨铭志 2011-9-9 20:14
张相祖: 文革时期毁坏的文物太多了,惋惜、遗憾!
是啊,一场“大革命”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场大破坏,与其出发点相去甚远格格不入,真乃历史的幼稚,历史的可悲……
回复 杨铭志 2011-9-9 20:15
刘雅静: 还有地方争抢西门庆故里的。
排队买油条,或是“臭干子”,抢着吃的特别香。
回复 张五星 2011-9-9 21:05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19 11:52 , Processed in 0.0303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