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战友网 登录
陆二师战友网 返回首页

郝北上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eszyw.com/?81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两篇旧作

热度 18已有 922 次阅读2013-4-20 22:58 | 两篇旧作

1978年从事新闻工作起,至2006年,我前后共写作发表了新闻作品及其他作品二十余万字,2009年一场大病后,心有所感,决定从中摘出八九万字,编辑成册,作为回顾、纪念。示之家人,赠送好友。以下是两篇旧作:

 

 

 

 

                                                                       哥们儿的模式[报告文学]

 

                                                                                       郝北上  (1988.07.17发表于人民日报第五版)

  

    有一种放开了的感觉,想写诗,想沿着不管哪一条大街随随便便地去逛……走着,觉得人很小,汽车太挤,楼群很模糊;从身边跑过去一个姑娘,姑娘的套裙红的,很新鲜,很别致……

    宋淦有一些冲动。他刚刚把辞职书交给了公司领导,他觉得自己一下子从过去的迷惘里摆脱出来了。他很感慨,他将同自己的朋友、哥们儿许中平,一起去承包一个乡办服装厂,这个服装厂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呢?成功,价值,实现……那些概念里究竟藏着什么东西?

    那个姑娘的套裙,不知道我们以后的厂能不能做……

    我这人对虚度有一种恐怖感

    宋淦在辞职前曾经向一些朋友征求过意见。多数人说他傻,老练一些的朋友则给他上课:

      “这么说,你看,你是1985年从大学毕业的吧,一回来,就被分配在和你对口的专业性公司,你学的是商业经济吧,现在国营性的商业公司像你这样的并不多,这是一。二,安排你在经理办公室,当秘书,这位子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如今,秘书是通向仕途的最佳渠道。三,有实惠,和你们公司打交道的几乎全是有求于你们的企业。四,就说你真想干番事业,机关里也不是不能干,成事在天,谋事在人。退一步说,你要是去了那里干不成呢?你凭什么能够承包好那个服装企业……”

    宋淦无语,觉得朋友们的话不是没有道理,问题是,我这个人……心里怎么想的,朋友们不一定知道。

    他曾经和中平发过牢骚:

      “秘书这个工作不能说不好,但它是别人的拐棍。当然人人都得做拐棍,都得为人人服务,但是问题是眼看着没有什么用处的事非让你去做。你写过材料吗,你过去也在机关呆过吧,有多少材料是真正有价值的;可还得一个字儿一个字儿抠,熬夜,完了就上送,就入文件柜,再不就是变成空话、套话、口号……我这人对虚度有恐怖感,我天性就有些不太安分,我实在不愿意就这么一天一天的混下去,说得重些,要是咱们老了,拿什么对儿孙去说……

    “你看我像当官的料么?我这样的形象不行,瘦里瓜鸡的(宋淦是挺瘦,身高178,体重54公斤,但是眼睛靓),我这形象充其量给人的印象是,鬼了领导就不放心。不少人劝我走仕途,可我不合适,也不愿意,并不一定读了书的人就一定要去做官儿嘛!有朋友让我耐着些性子,说国家机关不会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我不愿等,我自认自己不具备左右逢源、力挽狂澜、审时度势的本领。现在是一个时机,我得想方设法给自己找一条生路……”

    中平很感动,他是来找宋淦分析承包那个服装企业的可行性的。他觉得自己和宋淦有很多相同处:同岁,同年大学毕业,曾经有过很多说不清的少年愁,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爱去感受那个生命,多少多少的迷惘、困惑、说不清……中平从心里感觉到自己得到了一个好朋友。

    也有不同,中平生得人高马大,从形体上看就显得很气派。身高191,体重近100公斤,绝对是属于粗犷、憨厚、外倾那一种类型的。也是真的,中平从学校分到单位的第19天就决定辞职,并且已经有了在一家皮包公司上当受骗的经验,他的青春型心理性危机不像宋淦来得那般缠绵。他有一句话:是某种未可言传的危机感使我们联起手来了,危机感还将使我们努力奋战。创造的时候极过瘾

    曾经很仔细地研究过开办服装企业的可行性,曾经很认真地了解过前一段西装臭了街的方方面面的原因,曾经同北京市朝阳区洼里乡田嬴洲副乡长有过很多次极为诚恳的交谈……许中平、宋淦觉得他们很幸运,他们没有想到乡里那么快就同意与他们签定了合同(去年3月签定的),甚至连文凭都没有看,如果是在机关,在大单位,谁会瞧得起咱这两个乳臭未干的大学生呢……”

    干起来了,觉得一下子有了原动力。虽然也不过就是那么两间破厂房,七八名工人,三五台缝纫机,但都是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干属于自己、发挥自己、实现自己的事业了。

    创造的时候极过瘾。有一点点像游戏,青春的、荒唐的、赌个输赢的游戏。

    两个人都没有学过设计,但是两个人可以从大街上买来两本《外国时装资料》,你先看这一本,我先看这一本,选自己瞧得上的,当然得考虑能否穿得出去。选5件,先别说,然后交换,再选,最后看看咱俩有几件衣服能对上号……

    设计的时候有些微杂音。

      “哟!这小妞绝了!”“别捣乱,别捣乱。”“法国女人有仪态,这跟法国文化有关系……”“快选,快选,”“中国不知道能不能有皮尔·卡丹……”

    设计成功。有两个完完全全地对上了号。我早就说了,就凭咱俩的审美水平,一准儿能碰到这里面儿的概率!

    有一些安静。

    宋淦突发奇想:哎,中平,咱们给厂子重新起个名怎么样,马上想,要直觉,就要想那种一听就叫人忘不了的……”

    “金子弹!金子弹行不行?宋淦首先动议。

      “行,还行,不过好像稍冲了点儿,动感过强,好像不太安全,胆子小的人听了会不会被吓着……”中平一边斟酌戏言,一边笑,忽然,顿住:银梦。银子的银,梦想的梦,银子的梦,银色的梦,有物质,有精神,有……”“不错,优雅,恬静,隽永。不错,就是它了,北京银梦时装厂……”这就定了。

    第三天去试销,先做了5件儿,扔个石头问问路嘛。试销的几个镜头挺逗的。

    清早,中平扛着大体育包,小宋提着小旅游箱,衣服穿得还行,第一站,瞄准东四,上公共汽车。

    大包小包。东张西望。哎,中平,你看这个店行不行?女乐时装店,是个体的,衣服不错……”“走。把提包往柜台上一放,小宋:哎,请问哪位是老板?问得很客气,那个音说得很轻很短。

    “什么事?

    “老板,我们是广州×××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公司主要是……最近公司设计了一批新款式,想在你们这里先摆一件儿……”中平从提包里拿出衣服。

    “款式还不错。就是做工太糙……放这儿吧。多少钱?

    “我们出厂价是33,您看着卖……”

    “成。

    留电话,地址……

    下一站,奔前门,国营的大店,这次是中平唱主角;同志,请问你们哪位是经理?是这么回事,我们是北京银梦时装厂的,厂里最近请中央工艺美院的同志设计了几个新产品,还没有批量生产,主要是想听听意见……”

    接着,西单、西四、北太平庄,哥儿俩演出得相当顺利。这是开始,这是许中平、宋淦走上实业自立的道路的开始。第一步,就这样歪歪斜斜地踢出去了,是有点冒失,是有点荒唐,是有点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不论怎么说,一种充实感,一种力量感,一种使命感,已经闯到许中平、宋淦的五脏六腑里来了。

    能够说这就是一种成功吗

    渴望能有一个销售店。

    成功有时候就意味着一种愉快。

    是从一次失败和一次成功中引发出来的,其实还说不上是失败。第二个月赔了,亏损1400多元,只是想起第一个月挣了3000多块,怎么这个月倒赔了,心里就有点发颤。这可绝不是儿戏,厂里的十来位工人和乡里的干部还盯着咱们呢,这个事闹不好可跟过去的国营的不一样!是不是我们前一段过热了,咱们冷冷,冷冷……

    两个人开始

    “问题是明摆着的,我们没有销售店,服装、资金全都压在人家手里,我们没有主动权。

    “问题本来是明明摆着的,咱们过去怎么就没有想到?

    “咱们栽了,咱们过去那种干法纯粹是把自己放到摆地摊的水平上了,咱们白念了三年大学……”

    两个人很严厉,分别对自己前一段分担的工作进行了一番近乎苛刻的清理,决定从设立销售店入手,采用多种措施,扩大、发展自己的企业。

    接着讲成功,成功的体验仍旧来自刚刚知觉了的那种危机感。寻找销售店的过程很难,特别是像这类确实还没有什么羽毛的乡办小厂。但是越难,越有危机感,对于成功的体验就越有发言权。

    得到了一条信息。有一家服装公司,就在王府井大街北边,准备在91日开业时邀请厂家展销。去,只要能够进入展销就意味着销售店有了条件,这是一次机会,一个舞台。去,不论对方提什么价,哪怕是只给咱一个柜台。

    去成了。

    展销的第一天,中平和宋淦都兴奋得说不出话来了。后来宋淦说:鞭炮,噼噼啪啪嘣嘣嘣的鞭炮,从来就没有听到那么响过。八点钟开的业,中平是开业前三四分钟出去取得厂牌,展销前一天我们才看到人家的柜台前都有厂牌,我们赶紧请人去做,但人家是八点半开门……门开了,密密麻麻的顾客涌进来了,都朝着我们银梦涌过来了,开始只是有人盯着看,后来就有人买。开始就是我们两个人,中平取厂牌还没有回来,另一小伙子是我们临时请来的,他负责介绍服装,我负责开票,一手拿票,一手拿笔。挤呀,顾客挤得我不行。买的人越来越多,有一度,我就是开票,写、写,麻木了,机械了……总之,那感觉没法说,也许我夸张了……”

    中平说:我那天先是取得厂牌,当时只看见外面顾客不少,想起这几天连续在电视上做了广告,来的这些顾客都是目的性很强的,心里确实有点紧张,如果不成,就完了。取回厂牌,840了,我看见小宋在那里冲着顾客傻笑,记帐,一脑门子汗。我挤过去翻小宋手里的帐本,已经卖出去300多块啦,我觉得一阵冲动,赶紧抓起纸、绳包装……”

    那天下午3点,货架子上的服装即将卖空,中平当即又回厂把厂里刚刚缝制好的服装搜罗一空。到了下午六七点,销售额已经超出两千……晚上告别公司的时候,中平与小宋在门口与公司的经理、销售人员一一握手,那情景,那感觉,极似夹道欢送英雄凯旋!

    出了门,两个人安静了,骑着车,回家的路上,谁也没再说一句话。

    能够说这就是一种成功吗?你那么着急,那么拚命,那么不顾一切地舍弃,难道不就是为了今天的这种获得吗?它很虚,是么?它很实,是吧!许中平和宋淦深深地感到;当个人的渴求、欲念、期望,在社会的天平、尺码上得到兑现的时候,他们很愉快。

    当然也有困惑

    “我和中平感觉到自己是主人了,但是工人们呢?”“工人们要求计件工资,可是我们这里是流水线……”还有,有很多朋友开始投奔我们来了,有的朋友干得不错,有的朋友不成,能不能’……最挠头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

    一个多月前,中平和宋淦的一个朋友被了。之前,中平和宋淦有过一次极为严肃的讨论。

    “对于哥儿们,干得不合适的,我也以为应该慎重!

    “是应该慎重,应该把义气和事业分清楚,绝不能让义气毁了事业……”

    于是,他们商定了一个原则:一般情况下,进人、裁人,不考虑朋友、亲戚关系;朋友如果有困难,只由个人帮助。

    确实有一些不太好办的矛盾,老板和雇员的矛盾,老板和工人的矛盾。老板和雇员、工人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所处的地位、利益的不同,这个目标又不可能完全一致。怎么好呢?中平和宋淦考虑:在经济利益上,我们将特别注意公平原则,尽力建立起一套令矛盾各方都感到相对满意、相对合理的制度。在精神方面,将着重于让雇员、工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潜力……

    中平和宋淦还想到了一些过去没有深入去想的问题:我们承包、创办时装厂除了出于个人精神、经济的考虑之外,还有没有更深些、更广泛的意义?我们可能给与我们类似的朋友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吗?经济上的独立是不是第一位的?我们的企业的未来究竟应当成为一种什么样式?

    没有想到国内会有这样一批青年人

    没有想到这件事这么快就来了。确实有些奇怪,这样一位在香港、泰国颇具声名的实业家谢新民怎么会突然看上我们这个小小的乡办服装厂呢?不是自卑,不是见怪,这件事从常规上看确实有点儿反常。

    谢新民先是在那次喧闹的展销中认识中平和宋淦的。中平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代表银梦去同谢新民先生的谈判。谈判的成败直接关乎银梦的未来。

      “许先生,我想先告诉你,我为什么会对你们感兴趣。过去有一种印象,就是感到内地知识青年的素质并不比西方的那些青年差,但是有一点要差一些:缺乏创造力。创造力这个素质非常重要,办实业在很大程度上靠这个。这次看到了你们的情况,我很高兴,很敬佩……我想先给你提个问题,如果我投资与你们合作,你们究竟打算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才算满意?

      “这样说吧,我想,我和我的朋友们都会认为,我们也许永远不会满意……”

      “好,这样我大体说明白了。最近我听说北京在1990年以后将成为亚洲时装中心,根据惯例,我想政府就要花力量办一些大厂,这些大厂会比你们有力量,对于这种情形,你们怕不怕?

      “国家提倡,竞争激烈,可以说没什么害怕,如果国家不提倡,没有竞争倒真有些可怕了。我们曾经在这样几方面作过考虑,一是目前国内时装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张白纸,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二是时装生产主要是以市场调节为主,这是被国家的整个发展趋势及经济状况决定了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条件,我们在竞争上是与那些大企业平等的。我们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的经营方式可以很灵活……”

    两个多小时的谈判,谢先生很满意,中平很兴奋。谢先生当即决定先拿出30万元投资,与北京银梦时装厂实行全面合作,并要求许中平尽快拿出扩厂方案。

    曾经有人为谢先生担心,这样的投资是不是过于大胆了?

    谢先生回答:不是。这是我一贯并且今后还要坚持的作法。这次回国,我确实有些吃惊,没有想到国内会有这样的一批青年人,他们在国内这样的条件下比国外的有些人干得不差。我很赞赏他们,我自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谢先生的着眼点在于人。

    谢先生的这个着眼点能不能在许中平、宋淦的身上体现呢?

    一个多月过去了。从日本进口的一套熨烫生产线已经全面投产,过去的旧厂房已经在洼里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迅速得到扩充,设计人员的水平被证明是第一流的,已经拥有近百名职工,管理人员多数具备大专水准,决策机构平均年龄25岁,北京东四北大街平地矗立起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时装店!

    谢先生关于人的着眼点颇有远见。

    许中平、宋淦的经历似乎还印证了我们时代的演变。

    改革已经给你提供了机会。

    你抓住了吗?

    你成功了吗?

    你得敢于放弃。 

 

給星球留下印记的人们

——北京路桥建设新录

                                                                               郝北上(发表于人民日报1993923日第五版)

    

    我们很难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什么。

    我们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什么有时并不取决于我们。

    我们幸运地遇到了这个机缘使我们留下一些什么的愿望成为可能。

    我们感到慰藉。

    我们慰藉于我们幸运地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摘自采访笔记

    感谢你们

    乘坐双层的逛京城的旅游车上的观光者中有不少是北京人,表情是兴奋的,且有些诧异:怎么北京变得连北京人都不认识了?一些开出租汽车的司机,开着,开着,问乘客:这条路怎么走?我可没来过,您怎么说我怎么走。从北京站里涌出来的人群,往东去,一边走,一边说:刚才火车进站时,一座很大很大的桥,好长,流线型的,咱们快过去看。连外国客人也有些吃惊,北京市规划设计院的小高在陪同一位法国桥梁设计专家参观完天宁寺立交桥、菜户营立交桥之后向这位专家征询意见,专家说:你们中国人是缺钱,你们有了钱,什么都能干。

    人们惊异于北京的路、桥、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为那些美丽、壮观、突然出现的环行路、立交桥而惊喜、而振奋。不知怎么的,一路过那些桥,心里就痛快了。

    路过正在施工的工地,路过布满烟尘、布满钢筋、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挑着灯、光着膀子干的工地,没有什么埋怨,裤子都脏了,自行车颠得太厉害,要绕那么一大段路,人们反倒觉得挺亲切的。

    人们正在理解这些苦干着的人们,人们正在搜寻有些淡忘了的敬意,人们将感谢这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颜色和光荣的人们,人们将像观看天安门一样地观看那些美丽、壮观、千回百转的立交桥……

    几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经作过建筑工人的李瑞环同志对北京市市政建设的一位劳动模范说:感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是给这个星球留下印迹的人。

    初战告捷

    工作可能在十几年前就做起了,可能再早一些。人们可能还记得,早上,骑自行车上班的时候,遇到红绿灯,红绿灯旁边站着几个人总是描描画画的,老在抬头,老在数着什么,他们是在统计单位时间里汽车的流量吧?不会是数自行车,那么多的自行车,数得过来吗?每天都有,下雨的时候也有,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于是有些比较内行的上班人开始猜测了:莫不是要修路?修新路?他们是搞规划调研的?

    有两大本厚厚的像城砖一样的北京市城市交通综合体系规划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集,得过奖。你认真、仔细、硬着头皮地读下去,读完它,透过那些术语,寻着他们的轨迹,触摸到他们的心血,你就对北京交通的过去、现状、明天完全明了啦。

    北京过去的街道、十字路口是为了适应轿子、马车、马队的通过而设计的。设计者并没有想到几百年后北京会拥有数十万辆的大汽车、小汽车以及近千万辆的自行车,北京市的人口也前无古人地增加了。尤其是近十几年,路的增长速度没有车和人的增长速度快,人们开始诉说瓶颈长龙钳制,交通不便已经到了非动大手术不可的程度。有人问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在政府工作中你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陈答:交通。

    陈市长和他的同事们肯定曾搅动过一番脑筋,在修建二环、三环、建设亚运村工程之后,市政府博采众议,比较短长,下定决心,采取打通两厢、缓解中央的方案,从根本上扭转首都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掣肘的局面。

    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别的不说,仅这些路、桥就要拿出多少个亿呀。资金紧张,众所周知,有一位领导同志的话可以概括当时决策者们的处境及决心,就是当了裤衩我们也要把这些路、桥修起来呀!

    有很多问题必须总结,我们不能再让群众批评我们在马路上装拉锁,不能搞胡子工程,不能让市民常年走泥泞、绕远路、吃灰尘,我们要快,要最大限度地缩短建设周期,要协同作战,要规划、设计、施工、园林、电力、通讯统统一起来——成立了富于战争色彩的指挥部,集合了各单位、各部门的精兵强将,要给职给责,要明确责任,完不成任务的,要唯他是问!

    “战争的架子拉开了。很多外国人说我们国家不可能像你们这样干事,我们无法把这么多的团体都统一在一个领导之下。第一个战役——东厢,第二个战役——西厢,第三个战役——二环快速路,第四个战役——东三环……一个比一个快,一个比一个更强调速度。

    速度。速度。

    工期。工期。

    很多事情在这几个字下面展开了。

    东三环大北窑桥有一段跨越通惠河的路段。这里原来有一座石桥,工人们要在这石桥上架起高架桥,要打通旧石桥,穿过通惠河水,在河里支起一根根柱子。

    这里的地理条件太坏。

    淤泥有五六米厚,淤泥下是5到10米的流沙层,再下面是20米左右的圆砾卵石层,卵石极为坚硬。检查施工进度的领导曾去现场看到工人们在淤泥里施工,都说:这活可叫工人们受苦了。

    先垒围堰。北京市政二公司233队葛四清青年突击队在大年初一就在桥头竖起了自己的旗子。旗子让北风吹得哗啦哗啦地响。葛四清他们跳进围堰,钻进打桩的护筒,用锤子砸开巨石,用水桶舀出淤泥,一块,一块,一桶,一桶,用手把它们举出围堰。

    打承台的时候工人们戏称我们是市政泥战队,人的脸都快看不出来了,胳膊、肩膀、鼻子、身上,哪里都是淤泥,工人们用铁锹,一层一层往上捣泥,胳膊一举上去,臭水就顺着袖子钻进来了。

    个子比较瘦小的突击队队员冯健男,承担了浇灌支柱、爬到钢筋笼缝里振捣混凝土的任务。振捣,是为了使混凝土散布均匀,质量好。冯健男像猴子一样地从方圆只有30厘米的钢筋网中爬进去了,穿着雨衣,半蹲着身子,把振捣器伸向填加了砼外掺剂的混凝土,气味很呛,无法站着或蹲着,人在那里面呆着呆着就有些受不了了,半个多小时左右得出来换口气,伸伸腰,然后再爬进去。

    在厢梁里拆模板。厢梁,桥梁上类似于小房间的一种结构,说是小房间,其实高度只有七八十厘米,人在里面干活只能蹲着或者坐下。也是有很难闻的气味,厢梁里常常积存着一二十厘米的水,工人们的脚、腿都被那些水出了红疹,人刺痒得难受。刚刚浇完混凝土就要钻到那里面去拆模板,热度极高,又是酷暑,工人们都是穿着裤衩干。也不能老蹲在里面干,职工们的感觉有时自己是一个熟食。

    这是比较叫劲儿的苦,工地上的事情非常磨人。工人们一般一天都要干到十三四个小时,工程紧张时,十天半个月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是经常事,有人啃着啃着馒头就睡着了,旁边就是马达,怎么喊都喊不醒。一个月、两月不能回趟家都习惯了。媳妇、老伴、老妈,跑到工地上看丈夫、看老头儿、看儿子,就是看看,不说什么就走了。问工人你们总该有个节假日呀,工人们说:不瞒您说,这几年就没有什么星期天,您想想,春节都搭上了,别的假日还顾得上?当然也得休息,这得等工程完了,领导给个十天八天的假,唉,我们这人也闲不住啊。

    市政四公司七大队技术队长宋俊廷的儿子今年12岁了,过了12个六一儿童节,宋俊廷只有一次陪儿子逛了一趟官园,逛了一会儿就糊弄着孩子出来说:我带你坐火车去,坐地铁,比这儿好玩儿多了。把儿子糊弄出来,真的让儿子和他坐着地铁转了一圈,还说:这地铁比小火车好玩儿吧?下次咱还坐!把儿子送回家,他就到工地上去了。

    伤、病、家里有事,不管不顾、顾不上管的事太多了。市政二公司搅拌站的宗景亮是在施工现场被人们送进医院的,进了医院就被送上了手术台,医生从他的腹腔中取出了早已坏死的长15厘米、宽6厘米的阑尾。市政四公司经理潘亦隽上午在医院打吊针中午就赶来了,爱人天天打电话问:药吃了没有?市政213队青年突击队队长张凤书连自己的家都找不着了,原来妻子早就跟他说过要他请半天假给家里搬家,他忙晕了,全忘了,妻子看看实在没指望就让兄弟们帮着先搬了,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他一下新址。

    北京市政工程局局长张连生不能不为工人们的这种献身精神所感动,他知道自己的工人吃了什么样的苦,有一次极为感慨,看到一位工人头一歪在工地上睡着了,他说:我们市政的工人个个都是劳模,真的是劳模!

    四公司在东三环大北窑那儿施工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几乎每天早上四五点多钟都来,说是就是想看看,多少年没有见过你们这样没白天没黑夜地干的人了。老太太说:要搁50年代,你们这样干还不新鲜,你们这会儿和那会儿不一样,你们挣多少钱?不拿个七八百块的人轰得动吗?

    这些工人实在是没有这七八百块,比较多的时候能拿到四五百,四五百块,像这样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你能拿这四五百块去衡量吗?

    “市政工人最可爱!理解、了解市政工人的情况的张百发同志这样说。

    艺术的美

    立交桥好像一件件巨大的艺术品。

    画家们这样说。

    天宁寺立交桥、新建的四元桥有一种曲线的美。在立交桥面前可以感觉到一种节奏。

    不少艺术家有这样的感觉。

    从飞机上往下看,玉蜓桥真的像一个大蜻蜓,特别是那一对复眼,圆鼓鼓的,真像。分钟寺立交桥和京津高速公路交接的那个地方,像一个花蕾,芽儿都长出来了。菜户营桥有点像飞天,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那些曲线,那些流线,完全是甩出去的。夜间的西便门桥,像撒出去的、璀璨的、流星雨划出的光线。那些环行路、夜间的环行路,使人想起土星。

    规划、设计、指挥、建设这些作品的人们在考虑交通难题的时候不可能不想到美。东三环农展馆前面建的是一座下沉桥,汽车开过来了,忽悠,滑下去了,一出来,就看到了古色古香、具有中国风格的农展馆建筑群。规划设计人员在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些的。听说设计天宁寺立交桥的不少专家都爱好音乐,有的图纸,有的线条,就是在音乐声中画出来的。有的同志爱给立交桥照相,画面在镜头前凝固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说: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北京!

    市政机械公司制造的大北窑钢桥的钢梁其实是一个艺术品。一条钢梁长达23米,23米的拱型钢梁下面的精度要求极高,不知道机械公司的工程师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这是他们第一次制作,我国城市桥梁第一次使用,他们把的弧线的平度误差降到了3毫米以下。这在他们是前所未有的。

    钢梁上柱的情况被有关方面拍成了电视片,是用两辆汽车,把钢梁放在两辆汽车的后板上,两辆汽车齐头并进,匀速,缓缓驶到柱前。那种两辆汽车齐头并进的样子,那种匀速、庄严、缓缓行驶的样子,完全是一种阅兵式。市政吊装公司的同志说:上这么大的梁,我们以前没干过,上之前我们确曾设想了不少方案,最后决定这样装。这就有点儿像人家问你鸡蛋能不能在桌上立住,你想了半天,啪,把鸡蛋磕碎了,就立在了桌子上。

    吊装公司的另一幅作品是京承线上的那次夜间上梁。北窑桥跨越京承铁路,施工不能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市政指挥部同有关方面商定,只能利用午夜时间上梁,凌晨一点到两点。这个活难就难在时间,就一个小时,要吊上7片梁,不然,工期就保不住了。施工的条件也很难,吊车的位置要临时搭起护坡。那天一点,一声哨音,吊车司机按动了电钮,一共是4台吊车,两台在下面,两台在坡上,8个人解绳,两个人挂钩摘钩。解绳,一下子就解开了;挂钩,一下子就挂上了。4台吊车,空中接力,片梁刚刚离开汽车,另一辆载着片梁的汽车就开到了。在场的领导们都有些吃惊,怎么平时总要两下三下的挂钩才能挂上,今天全是一下就挂上了?气氛非常紧张,领导们的手心里全是汗,铁路方面的领导更担心万一片梁掉下来了怎么办?第一片,8分钟,第二片,6分钟,第三片,5分钟……最后一片,差5分两点,别吊了吧,吊!又是5分钟。铁路局长走开去给北京南站打电话:两点十七分准时发车。

    东三环、二环、西厢、东厢可以被称作艺术的事情还有很多。有很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出自于技术人员的灵感,有不少保证质量、省时省物的施工方法完全是工人们的灵机一动,指挥员的组织、协调,完全是能动性的。人们有时有点儿奇怪,怎么人一拚命,脑子就显得灵光起来了呢?

    全身心的投入,焕发了人们的才智。

    国门第一路

    人们在电视上已经看到这条路了。坐在汽车里前往首都机场,前往摩纳哥参加奥运申办表决活动的陈希同、张百发此刻的心情也许同别的代表团成员不大一样,他们比别人更知道这条道路的来由。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一年多以前来北京时曾提出希望他们建设这样一条路,作为首都,作为国门他们也一直企盼这样一条路。如今,这条路建成了,建得这么漂亮、华贵、气派,要是万一申办不能成功呢?

    不去想申办不成功,说什么也要拚出全力去申请成功!人做事,使尽全力,即使不成功,也不会后悔。他们就是这样想的。

    机场路——国门第一路,也许在这件事上可以成为一种象征——中国人,就是这样的。

    让我们再从交通的角度看一看这条路。

    车开得很快,120迈,车窗外的杨树是一片片绿山,没有什么颠簸,稳极了,既宽敞,又痛快,路旁一晃就有一个告急电话,站着路灯(国外高速公路一般没有路灯),护栏银灿灿的。

    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说:机场高速路从机场到三元立交桥,全程18.75公里,路基宽34.5米,双向六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120公里,监控、照明、通讯、防眩、标志、护栏、护网设施齐全,并具有防洪、抗震性能。车道幅宽、紧急停车的幅宽等有些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建设这样的道路的造价无疑是昂贵的,也是必要的。

    资金筹集很难。

    国门第一路没有靠国家投资,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而是走出了一条筹资、建设、运营、还贷并行的路子,由交通部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和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京市公司联合组建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发展公司,集资、贷款近10亿元,建起了这条路。

    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积累资金、再建新路的滚动发展方式,为首都、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有关方面认为,这是推动我国公路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

    机场路的高质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能不归功于我们在这次建设中引入了监理制。100多年前,国际土木工程协会在丹麦起草了一份适用于土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条例,这一条例被人们称作菲迪克条款,对土木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实行严格的监理,是这一条款的核心。它明确规定,在工程的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必须设立一个独立的机构——监理。在施工中凡是违反监理规定的,必须推倒重来。这一做法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世界银行于1957年作出决定,凡由世界银行提供贷款的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菲迪克的有关条款施工,否则收回贷款。

    国门第一路上,有一座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桥梁最多的城市立交桥——四元立交桥。

    四元桥是京顺路、机场路进入北京城区的门户,位于机场路、京顺路、四环路的交会点上。它的交通枢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四元桥的建设速度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1992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1993年9月15日建成通车。合理工期为40个月,实际上还不到10个月。

    所有去参观的人们都为这么大的桥梁、这么短的工期、这么宏伟的桥群所惊讶。

    美国公民外交协会桥梁考察团的专家同负责承建这座桥的市政一公司的干部、技术人员座谈,一开口就问:怎么这么快?都挤到模型前去看,拍照,还跑到工地上,拍摄工人们怎么扎钢筋。一个年纪挺大的老人,头发都白了,跪在模板上照,神情极为兴奋。

    四元桥的桥灯是可以起落的,灯要有了什么问题,工人们不必再爬到那高高的灯顶上去检修,用手在下面一按,那个有点像飞碟、像转盘的灯座就降下来了。

    四元桥一定会吸引很多人去看。

    西客站及延长线

    过去没有听说过北京西客站有一个28公里长的延长线。28公里延长线的顶头,在北京的西南边——岗洼。

    北京铁路工程总公司的一支队伍在这里负责承建岗洼特大桥,他们称这座桥是京门第一桥,奔腾蜿蜒数千里的京广线就将在这里和延长线接轨。

    工人们住的是板房,夏天里热得厉害是不用说的,工作累一些也不要紧,主要是一点都不能顾到家里,常年在外,收麦子、打场,都只能媳妇一个人在家里操持,孩子全丢给人家了……不少工人感慨:真对不住自己的女人!

    人们在诉说队里给办的老年节时显得很高兴,真的高兴。连续几年了,队里在九九重阳那一天把老职工们喊到一起,一起吃生日蛋糕,一起过生日,再唠唠老皇历。工人们在那一天很开心,干部们却觉得有些心酸:什么时候才能让大家回去好好地团聚?

    47岁的老职工贾文明,腿在施工中碰坏了,他让我们看了他的腿,都发黑了,队里强拉他去医院检查发现在原来断骨的地方又出现了新的骨碴。回来也不休息,白天一上工地忙着忙着什么都忘了,可一到晚上坐在床上痛得只好抱住腿。

    槐树岭隧道的地质条件相当差,严重风化的泥质胶结砾岩和泥岩层,挖着挖着就坍了,负责这条隧道施工的铁十六局四处从前是指战员今天是突击队的好汉们,采取新奥法,蚂蚁啃骨头,一点一点地支固、开挖、前进。他们说:是有些困难,再困难咱也得凿通它。指战员们的精神状态极好。

    北京西客站主战场。

    建工、城建、铁路、市政等几支队伍在这里你追我赶、各领风骚。

    有一张图片:数百名工人横托着一根电缆缓缓向前移动。这是北京建工集团的工人们,为了腾出施工工地,又不损伤电缆,把一根根长长的电缆送到搭好的天桥上。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施工就施工吗,偏偏在地里遇到了电缆,不能动。动,折得角度大了就可能损坏电缆。就搭起架子,搭起天桥,600多个人,大家一起听哨音,一起一步一步地往上举。

    曾经承担过亚运会火炬施工的城建集团三公司,在刚进入西客站工地时,工地上有河,有电线杆,有民房,还有工厂。最难为他们的是那几次改河道。这里施工,得把河道往那边移移。那里施工,这得把河道再移回来。没有办法呀,就在这么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他们只能这样作战。挖河泥也不是省心的事,全是稀泥,铁锹根本起不走,就得再往稀泥里回填土,回填了有几千方土,就是这样,为了咱北京的西客站,咱再回填几千方土咱也要干。

    指战员们了解西客站的重要意义,知道西客站不仅是北京市重点工程还是国家重点工程。有些同志看到过那个模型,西客站站貌模型。真漂亮。这完全是一个综合性的交通枢纽,不仅仅是铁路客站,地铁、公共汽车站都连在这里。从火车上下来可以直接进入地铁车站,小汽车可以直接开到综合服务楼前。邮电、银行、通讯、客房、饭店、娱乐场所,各类功能极为齐全。

有人说:当西客站矗立起来的那一天人们会吃惊的。它的样子,我画不出来。但我知道,它同样是那些没白天没黑夜的人们留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印迹。

 

 

 


路过

鸡蛋
17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回复 李晓侯 2013-4-21 01:11
北上看你又发东西啦很高兴啊
回复 张同林 2013-4-21 08:55
旧作新读,尤如昨日。立意深遂,描真写实,文采难表,耐读耐看。
回复 朱炳炎 2013-4-21 09:51
旧事重提历历在目,看到北上的作品很高兴。
回复 张五星 2013-4-21 11:40
拜读旧作很高兴,望再发,
回复 但茂贵 2013-4-21 14:24
拜读北上昔日旧作,深受启发很是高兴!
回复 张志涛 2013-4-21 16:27
报社笔杆子的文章就是耐看,拜读啦!
回复 聂林根 2013-4-22 14:29
看了旧作,今天看来更亲切,那个已经过去了的时代,都么值得回味呀
回复 sly@yahoo.cn 2013-4-22 20:10
期待看到更多的昔日作品。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06:30
张同林: 旧作新读,尤如昨日。立意深遂,描真写实,文采难表,耐读耐看。
谢鼓励。我是整理完就准备新计划啦。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06:32
张五星: 拜读旧作很高兴,望再发,
我是整理完,就准备执行新计划了。谢谢。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06:38
sly@yahoo.cn: 期待看到更多的昔日作品。        
我是正在整理,完了我就该执行新计划了。祝你好。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10:36
李晓侯: 北上看你又发东西啦很高兴啊
就做快整理完啦完了就干新的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10:37
张同林: 旧作新读,尤如昨日。立意深遂,描真写实,文采难表,耐读耐看。
因为是战友的缘故吧。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10:38
张五星: 拜读旧作很高兴,望再发,
只要战友喜欢,会再发。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10:43
聂林根: 看了旧作,今天看来更亲切,那个已经过去了的时代,都么值得回味呀
谢谢你有回味的感觉。
回复 sly@yahoo.cn 2013-4-25 11:03
期待。
回复 李晓侯 2013-4-25 15:26
郝北上: 就做快整理完啦完了就干新的
太好了,最近还好吗?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21:34
李晓侯: 太好了,最近还好吗?
还好。正准备采访抗战中的苏联援华航空队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21:38
sly@yahoo.cn: 期待看到更多的昔日作品。        
谢鼓励。
回复 郝北上 2013-4-25 21:40
sly@yahoo.cn: 期待看到更多的昔日作品。           
谢谢鼓励。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12 16:15 , Processed in 0.0425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