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225|回复: 0

433 中国春节习俗概述与讲究 作者:冷眼向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09-2-28 2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铭志
      
    级别:小红花
    积分:537
    加入黑名单
    [精] 中国春节习俗概述与讲究· 作者:冷眼向洋楼主 2009-01-28 02:30:55 [精] 中国春节习俗概述与讲究
    2009-01-27 11:50:45
                             中国春节习俗概述与讲究
                                         作者: 雅虎  ·   冷眼向洋   
           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隆重的节日,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愿。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走亲访友,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具体习惯讲究有:祭灶、扫尘、贴春联,换门神,剪窗花,挂年画,吃年夜饭,守岁迎年,燃放爆竹,拜天地,祭祖先,迎喜神,给压岁钱,拜年,迎财神,以及众多娱乐嬉戏等迎春活动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此期间民间有很多讲究和活动,现整理如下:
          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举行祭灶。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每年腊月二十四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之讲究,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称“年肉”。
         腊月二十七 [洗浴][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按民俗,这两天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上供请祖]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这一天上坟请祖仪式格外郑重。除夕前一日,也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每年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贴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又称团圆夜,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每年除夕守岁踩岁,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故除夕夜放炮燃花,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节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初一到初六大拜年。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在家一天不出门。初二、初三拜岳家。初五开始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初二开始出门走亲访友,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初三不但是“羊日”也是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但是有些地方,还讲究姑娘回娘家,不能看到旺火架子。所以要收拾整理、清扫院落,干干净净欢迎姑爷上门拜年。今天已不象历史上那样严格遵守这些讲究了。而且从腊月一连十几天的忙碌,到了正月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到是很科学的。
              正月初四:从这天开始,走亲戚就没有多少讲究了,可以随意“乱走”了。初四晚踏入子时(晚上十一点)就要开始接财神,按传统习俗可在阳台或神台供奉鱼和羊肉,供羊有“吉祥”之意,供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古人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今日是传统上“羊”的节日,属羊的朋友是人见人爱,至于财神爱不爱你就要看你够不够诚心了。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向财神表示欢迎。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正月初六早上大家都放鞭炮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开始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正月七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初八有“放生”活动,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民间传说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习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等等。过了正月初十日,则可以开封使用,无所讲究了。石头节,应该与原始人类的大山及石头崇拜有着源流关系。这一天可以举家登山,赏山石。亲近自然,感受大地的开阔和博大。
           正月十一:十一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俗称“子婿日”。属猴的人会得到青睐。
         正月十二:十二日称为“女儿归宁日”,外嫁女儿今天可以再回外家一趟。民间的扮玩灯会,也从这天开
    始了。
         正月十三:年十三有“稀饭配芥菜”之说,即吃过了多日的大鱼大肉,依传统习俗,这天要吃较清淡的稀饭配芥菜。扮玩灯会进入一个小高潮。
          正月十四:甲申猴日,忌讳属虎的。属虎人要谨慎从事。民俗上认为日值月破,大事不宜。但民间的扮玩灯会却红红火火,值得扶老携幼去凑热闹。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所谓“年初望”。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灯节期间,也是男女青年相会的时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猜谜语、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洋子编辑於二千零九年元月二十七日(农历正月初二)
                 · 本文转载经作者本人同意,版权为作者所有·
    [引用此帖] [回复此帖] [编辑] [删除] [锁定] [置顶] [加精] GO 到第页 下一页 | 上一页 第1页/共1页 共0条回帖

    [url]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29 07:14 , Processed in 0.0567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