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随笔(续篇)
李南方
可以肯定地说,照片的纪实效果,是其他纪录方式无法比拟的。在许多时候,一幅照片的无声,胜过千言万语的有声。但是照片不仅可以纪录客观世界,同时也可表达主观世界,表达人的思想情感与精神状态。摄影者可以把自己对事物的观察体验与个性化的视觉感受强烈地表现出来。
发展中的事物都有决定性的瞬间。我们的眼睛,要能够发现并捕捉住拍摄对象稍纵即逝的饱和状态,发现和捕捉住主体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达到极致的时刻,随即用手中相机把它拍摄下来,那就是我们要“定格”的所谓决定性“瞬间”。因为正是在那个瞬间,事物呈现出它的本质属性和内在意义。
好照片多具有审美价值,应当有诗意诉求,能够让人感动,让人惊喜,让人产生深沉的思索和悠远的想象。但审美不一定是好看,它更需要的是力量,它应当具有认识价值,足以拓展人们的眼界,启迪人的心志。而决定照片好坏的因素是人。一个诗人和一个匠人,拿着同样的照相机,具备同样的技术条件,他们拿出照片是大不相同的。因为诗人打开心扉,匠人启动快门,况且他们有不同的眼睛。
摄影家应当有怎样素质、怎样的心灵和怎样的思想?我这样断想,和一切艺术家一样,他不缺乏必要的天赋,也不缺乏专业技能;摄影不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使命(甚至不是他的职业,只是他的使命);他不是或不止是为功利而拍摄,而是为创作欲望而拍摄,是内在需求与内力驱动,使他拿起相机走进生活,走向世界。像一切艺术家的作一样,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是他灵魂,是他的信念,他的梦想,他的境界,他的求索和呼喊,是他对生命价值、人类命运、自然本原与真相这些终极主题的追探与领悟。他试图在他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上竖立自己的审美雕像。
2013年4月19日
138923"><link href="http://138923/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138923 [/img] ⑿ ⑿ 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