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6876|回复: 22

夜袭芒砀山(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09-9-28 19: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是一个夜行军,走了80 余里,于清晨四时到达芒砀山。此时天还没有亮,我们来到芒砀山脚下的磨山大队,找到大队干部要求安排住宿。他们爱理不理,以种种理由塘塞。我们向他们说了不少好话,仍然不愿意接待。二个小时过去了,这时我们感到又饿又累又乏,但仍然未能找到落脚的地方。当时我也是年轻气盛,对这种不友好的态度非常气愤,几次想发作均被甘副指导员制止。最后,好说歹说总算给我们安排了一间房子。我带着全排到那里一看,是间堆放牲口料的“匡”字房。正面是敞开的,没有门窗,东、西、北面是干打垒土墙,顶棚是牛毛毡,面积约50平方米。房内堆满了一人多高被轧过了的牲口料,门前三至四米远的地方是专供牲口拉屎拉尿的污水坑。我让战士们把牲口料扒平,把雨衣往上一,背包也懒得解开,就在上面睡觉。全排37人全都住在这里。刚躺下不到一个小时,太阳照射过来,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身上直冒汗,加上身下的牲口料也非常燥热。苍蝇,蚊子,小虫子在身上,脸上到处飞舞,赶都赶不走。随便伸手一抓就能捉到好几个,如果用两手一拍,手掌上立马黑糊糊的一片。粪坑里的污水经太阳一晒,臭气熏天,要多难受有多难受,根本无法入睡。大家只好干脆起来,到树荫底下乘凉,从老百姓那里买来瓜果充饥。


        上午九时许,团司令部组织全团排以上干部到芒砀山看地形,准备在那里组织营防御战术演习。团首长把扼守芒砀山的任务交给二营。营长张邦录把防御正面交给四、五两个连队,六连为预备队,机枪连,炮兵连分别配属给三个步兵连。下午三时许,全营奉命上山。进入阵地后,开始挖战壕,修工事,吃住全部在山上。

        芒砀山是豫东平原上的一朵奇葩,地形独特,物产丰富,毗邻四省数市。东面是江苏徐州,南面是安徽宿州、淮北,西面是河南夏邑、永城、商丘。北面是山东省的单县、鱼台、微山湖。离安徽省的蚌埠,亳州,山东省的枣庄也不太远。著名的陇海铁路,郑(州),徐(州)公路绕山而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山虽然不算很高,也不是很大,但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是豫东平原的天然屏障。过了芒砀山一直到河南郑州基本上无险可守。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最著名的当数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芒荡山斩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后,被吕布打败,刘备投奔了袁绍,关羽投降了曹操,张飞则逃到芒砀山招兵买马,准备东山再起。北宋时期梁山好汉混世魔王樊瑞,八臂那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曾在这里占山为王,打家掠舍,被梁山军师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招募入山。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前线总指挥杜律明曾在芒砀山重兵驻守。控制了芒砀山就基本控制了豫东平原,封锁了陇海铁路,郑(州),徐(州)公路。如果敌人从海上来,非坚守芒砀山不可。因此,解放后芒砀山一直是我军的防御重点,并列入我陆一军的战略行动计划方案。总部首脑机关把二师放在河南商丘,其战略意图不言自明。

        芒砀山的地形跟电影《南征北战》中的摩天岭差不多,也是东面地形较陡,靠西面则相对缓一些。西边半山腰处有数百米长,一米多厚,半人多高的石墙。从外表上看很有些年代了,估计至少在数百年以上,有的甚至上千年。基本上都是冷兵器时代木雷石的产物。站在山顶环眺四周,真有如同身在摩天岭的感觉。我真怀疑电影《南征北战》中有关摩天岭的镜头就是在芒砀山拍摄的。(待续)


    138651138651 138651 [/img] ㄞ ㄞ
    匿名  发表于 2009-9-28 22:06:06
      彭参谋:提一点建议,《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演义小说,有些情节是作者杜撰的,并非真实历史,不如引用《三国志》、《宋史》这些正史来得准确。

    138510138510 138510 [/img] カ 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6-5-11 20:48
  • 签到天数: 88 天

    [LV.6]常住居民II

    何幼鹏 发表于 2009-9-28 2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芒砀山我们去过,但不是这一次,也是拉练过去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梨子了,又大、又脆、又甜,所以每年秋天砀山梨是非吃不可的,也是对当年的一种怀恋之情吧。

    138562138562 138562 [/img] ǖ ǖ 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毛海根 发表于 2009-9-28 23: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是刘邦的老家 现在仍然有汉墓

    138076138076 138076 [/img]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09-9-29 10: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一楼战友的建议和关注,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回顾过去军旅生涯,纪念芒砀山的艰苦岁月。没有去过芒砀山的人可能不知道芒砀山在哪里,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可能更能引起战友们的共呜。还有一集,“十,一”过后再发。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09-9-29 10: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一楼战友的建议和关注,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回顾过去军旅生涯,纪念芒砀山的艰苦岁月。没有去过芒砀山的人可能不知道芒砀山在哪里,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可能更能引起战友们的共呜。还有一集,“十,一”过后再发。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0 09:0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汪文海 发表于 2009-9-29 12: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演义等作为提示,无大碍.再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陈学义 发表于 2009-9-29 2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棒极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4 07:1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dldyl 发表于 2009-10-1 08: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ldyl 于 2009-10-6 09:11 编辑

    那时我当参谋,参加演习写了一首诗,主要讲的是全师的兵力部署:
    芒砀演习
    骄阳似火军情急,(军区工作组、军工作组同时到二师,但由军区通过电报直接导调)
    昼夜兼程跨皖予。
    古来中原是战场,
    今据芒砀阻铁骑。(想定情况是“苏修有从连云港登陆向郑州方向发展进攻的征候”)
    正面坚守保、芒、磨,(保、芒、磨均是山名,全称记不住了)
    侧后严防薛、铁、鱼。(薛、铁、鱼均是山名,全称记不住了)
    布兵并非此处险,
    平原实为六山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09-10-1 09: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战友,能否报个大名,咱们认识一下。我后来调团司令部工作十年,我们应该是很熟悉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4 07:1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dldyl 发表于 2009-10-1 10: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工作组的,不是2师的。你写的很好。
    匿名  发表于 2009-10-1 12:41:23
      按照楼上dldyl的说法,此次芒砀山演习应当是2师全师行动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5
  • 签到天数: 32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09-10-1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上战友,您当时是不是随武汉军区驻四团四连六人工作组?如果说是,我在此文第三集中提到六人工作组,由武汉军区一个处长带队。三小时跑45里的那天晚上,在最困难的时候,团首长送来一匹马,但有六个人,只能照顾年龄大的处长,其余五个人只好跟我们一样,靠两条腿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陈学义 发表于 2009-10-5 11: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楼上战友自5月上网后即以讲4团的军营笑话一鸣惊人。但神龙见首不见尾,可每出必引人瞩目,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根据所写诗可否推测为陪同军区领导下来的军工作组成员,后来当会在4团工作过一段时日。如时在你4连同行军,则不应知当时的兵力部署情况并写诗感怀。
    反正,问不出那位战友的姓名,只好在此胡乱推测了。我想,他既不愿直面大家,也许是工作的性质不允许,也或许有别的苦衷。
    匿名  发表于 2009-10-5 21:06:00
    陈老弟分析得很对,他可能不是这一次的工作组,而是另外一次。
    匿名  发表于 2009-10-6 00:39:06
    71年的军机关参谋,自5月上网后即以讲4团的军营笑话一鸣惊人.对我们四团不陌生.应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4 07:1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dldyl 发表于 2009-10-7 08: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去几天回来看到大家在猜我是谁,真的不好意思。
    我是大学生入伍的,文革期间在2师农场只住过几天就调走了,所以不能算作2师的人。出于爱好我收集了不少部队的生活的素材,那时部队刚“支左”回来,也有施工回来的,管理上问题多,我收集的有“炮打雁”、“枪毙鸡”、“炮打商丘人武部”等(不全是2师的)。网上发的“四团趣事”就是后来听人讲后记下的,也有对不上号的。
    那次演习我全程参加,据我所知,4团2营45公里强行军是2瓦台报务员译错所致。其它部队的演习我也参加过,强度都很大,1团从叶县到商城(施工),明港到商城段4天4夜昼夜兼程,而且雨雪交加。
    那首写2师芒砀山演习的诗,是一个参加演习的参谋写给我的,他是一军的,记不得他的名子了,在芒砀山同住一个学校里,是同铺(学生的课桌)。诗前边的话和加括号的话是我加的,发上网时我改动了几个字。
    我说清楚了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毛海根 发表于 2009-10-7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楼说的炮打商丘人武部,应确有其事,当时在妙台高地迫击炮搞训练,一颗炮弹不偏不斜的打到了商丘人武部的会议室里,据说会议室还正在开会,因为是教练弹,没有出大问题!!
    匿名  发表于 2009-10-7 12:31:59
    17楼战友说的很对,三小时跑45里确实是译电员搞错了,有几个版本的不同说法,如毛委员讲的“勿必”译成“务必”,还有的说是“能否”译成“必须”,虽然说法不一,但译电员搞错了则是一致的。
    匿名  发表于 2009-10-12 08:56:51
    "4团2营45公里强行军是2瓦台报务员译错所致",很正确,在演习中,团通讯连为每营配备一台2瓦台。设在营部,当时我在一营部,我记得配备给我们的2瓦台报务员2名。一名是河南兵,是两名报务员中的老兵。当时是下午,我听见报务员慌慌张张给营长说,说是电文错了,出发时间提前了。炊事班好象才开始做饭,好象我们因为比二营晚出发,所以还有点机动时间。没有二营那么仓促。只是记得出发后连续四个小时没休息(通常行军一小时休息一次)。记得好象是把出发时间译错了,好象把“是”译成“十”。不过,可能我记忆有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5-14 01:24 , Processed in 0.0699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