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4|回复: 0

《退役兵的天云梦》第一部(军歌嘹亮)21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梁庚森 发表于 昨天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1章  三年间 婚成安家室  二七塔 重建添砖瓦  
五句头:安生成家佳事双,
增砖添瓦建圣堂,
二七惨案纪念塔,
革命传统得发扬,
商都名城郑州享。
第1节 京城度节
蓝天波在脑海了经常荡漾着:《战士的情怀》:
小的时候独自一人拿着小画夹
精心描绘有一天我穿上军装了
小的时候独自一人戴着大红花
高声大喊有一天我当上将军了
谁借我一身绿军装
绿色军营把热血洒
谁与我结伴来当兵
集合在军旗下
战士的情怀胸怀天下
军营里播种在哨位上发芽
战士的情怀胸怀国家
信念里种下在旗帜上长大
小的时候独自一人拿着小画夹
精心描绘有一天我穿上军装了
小的时候独自一人戴着大红花
高声大喊有一天我当上将军了
谁借我一身绿军装
绿色军营把热血洒
谁与我结伴来当兵
集合在军旗下
战士的情怀胸怀天下
军营里播种在哨位上发芽
战士的情怀胸怀国家
信念里种下在旗帜上长大
战士的情怀胸怀天下
军营里播种在哨位上发芽
战士的情怀胸怀国家
信念里种下在旗帜上长大

蓝天波人生的婚姻大事,在单位几乎是悄无声息,局里不少人都知道蓝天波在谈恋爱,却都没见男女双方出入成对,“压”马路,逛公园。广播室里蓝天皮与丁春霞私会大都在班后夜晚间,分手时蓝天波大门不出广播斗室内就寝。丁春霞独自出门返回宿舍时,传达室人员总以为她是下晚班。蓝天波本人,内向,不会交际,有生以来没参加过任何人的婚礼,对婚丧嫁娶事宜也可以说是几乎一无所知。他与丁春霞都是都郑州市的外来人,在郑州市,既没有街坊邻居,也没有七大妗子八大姨,更没有几个过得来的朋友。丁春霞所在的机房,碍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月,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大批“封、资、修”,没人好意思出头张罗,大都赠送本红宝书,红皮笔记本,毛主席像章等政治宣传品一类的纪念物。蓝天波所在的机关军代表与被解放的书记刁翔鹰,大事都抓不完,政治运动直挠头,谁在乎小萝卜头的这点事儿!电信科,政工科,后勤科三大机关的工作人员,常是工作上接触接触,下班就各奔东西,蓝天波不愿张扬,人家也不便过问。
腊月二十三的这一天下午,露着一条门缝的政工科内,只有负责人季清洁与蓝天波二人在翻阅报纸。不意刁翔鹰老书记顺路推门探进头来,没等招呼便笑眯眯地抬脚入门坐到沙发上。省军区后勤部政委夫人与电信局老书记见面,自然是一阵寒暄。末了,季清洁当着尤典的面半开玩笑地问:“小蓝春节要结婚了,你这管后勤的‘大书记’不给间婚房吗?”
“我这老党委书记当‘后勤科长’,可都还管叫我‘老书记’,对现在的年轻的政工人员格外有感情,当然要优先考虑了,不过……”老书记习惯地用手抿抿嘴瞧着蓝天波继续道:“不过,都是先安排招待所的过渡房,你小蓝也不能例外,回头我给具体管房的打个招呼!”有了老书记的这句话,蓝天波吃了定心丸。
腊月二十五,蓝天波思虑半天,最终决定:只给现任当权的第一把手、局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海龙蛟与第二把手、局核心小组副组长杭一彪通了个气了事。不是去说,说是蓝天波的弱项,特别是提出结婚,又会羞羞答答。弄不好张口结舌,脸红脖子粗了,只有舌尖绕,气在唇内动,就是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完整……
真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蓝天波会写点东西,报刊杂志上都发表过。但是与人交谈——多有表达不完整要说的话语,尤其是对领导——特别是严厉的领导,他犯难了。思来想去,脑海里又掠过“鸿雁传书”和“飞鸽捎信”来?这样想着,马上否定:咫尺之地,借“雁”求“鸽”帮忙,未免太没出息了。但再三思忖,仍坚持用笔去“通气”,写是蓝天波的较强项,写一个简单说明?或是一张纸、几行字的书面申请吧!按武装部杨参谋的习惯直接称呼领导职务——
      海科长,好!
在您百忙之际,本人为个人私事打搅,实在过意不去。但年岁已大,曾有人介绍几个,不成。鉴于本人农村家庭,不宽裕的经济条件,不善于谈情说爱的口才,不大开朗与懦弱的性格,好不容易与本局丁春霞姑娘在一起,磨合将近一年,家庭与个人已没意见,不希望再有曲折,因此,拟定春节结婚。有必要请转杭科长一阅。当否?
您的“战士” 蓝天波
此致
敬礼     
                                                     1971年2月3日
也是:饮马长城,鱼传尺素。思婚恋姻,不言呈书。于是,一张纸文,装在衣兜,蓝天波来找海科长。一贯虚掩的办公室门,蓝天波如同往常送文件或请示个问题一样,推门而进,只是很神秘地随手关上门后,显得怯生生的神态掏出纸文呈上!
海科长很快过目,微微一笑:“知道了。”说着又递给蓝天波:“你自己送给杭科长。”
杭科长看后,开个小玩笑:“小蓝,行啊!找个好媳妇,祝贺了!”
腊月二十六,蓝天波一大早上班,处理完正常工作,又思索半个时辰:春节离局,要到丁春霞家,是移交公章后让别人开证明?还是趁自己拿着章时开?章要交给后勤科的办事员江海后,再让他开?那小子冷漠漠的,见到他总是别别扭扭的。那一次同路到食堂吃饭,闲扯中提到与丁春霞的事儿,他说自己内向,不好说话,丁女外向,大咧开朗,你俩一起有些不合适。
不合适?现在却成了。若再问起,又咋回答他呢?不让他开,自己开。自己开行吗?咋不行!自己到其他单位联系工作什么的,不都是自己给自己开的介绍信吗!领导说,正常的事儿,你自己就开。结婚的事儿不是非常正常嘛!又不是去办见不得人的事儿!况且是好事儿!是大喜事儿!思来想去,蓝天波否定不了自己不能给自己开结婚登记证明信的理由,而有一大堆的理由自己可以给自己开。第一负责人甄宝玉因病住院半年之久,曾给他打过招呼;第二负责人季清洁又陪政委到301医院复诊,节前回不来,但她更是清楚自己春节结婚的事儿!现管后勤的刁书记,江海的顶头上司也知道,并答应给招待所的房屋一间暂作婚房,如此一来,蓝天波所有铺的顶头上司都了解他的婚事。……待一纸介绍信证明按上红章后,蓝天波就与事先约定的丁春霞来到街道办事处,十点钟准时领了两张结婚证。
腊月二十八,蓝天波将公章交给了后勤科的办事员江海。
至此,在郑州市电信局轰轰烈烈的整党建党运动前夜,“运动动力”正准备“炮弹”,“运动对象”忧心忡忡,难能过好春节的时候,而蓝天波虽没有在单位举行婚礼,却被准了假,买上火车票,京畿大婚去了……
好啊:退役三年,几经婚恋。
立业安家,信息人欢。
商品粮吃,农转非甜。
那个年月,乡村企盼。
第2节  二七惨案
也就在蓝天波在郑州市立业成家的公元1971年,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启动了重建工程。作为郑州市电信局政工科最年轻的一员,又是建塔工程最近的单位,局领导决定由蓝天波带着一班身强力壮的职工,前去进行一个星期的公益劳动。在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蓝天波们一锨,一锨,一把一捧……不需要隆隆地推土机与铲土机声,这里需要的是:细致,周密,有秩序。隆隆之声,轰轰烈烈了一阵,走了。这土,圪圪崂崂里的土,一锨,一锨铲去,就是对二七塔的建造增砖添瓦,就离建造成功越来越近。捧走一把土,就是一团火,又一次点起了蓝天波对革命的激情,对二七大罢工烈士的怀念。扫去一层尘,建成的革命塔、缅怀的革命者就显得格外纯真!二七名城就变得格外亮丽!一锨,一捧,一扫,一尽义务……它要建设者深思其意义!呵,义务劳动!一首用汗水凝成的诗!它属于绿色的二七名城——未来新郑州的探索着、开拓者、创新者;惟与苟活者无缘!
在此期间,市委宣传部组织建设者们在毗邻的郑州市电影院观看了电影《二七风暴》。本片是由熊巍执导的电影,影片根据“二七”革命斗争故事改编,主要讲述林祥谦烈士在党的培养下,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林祥谦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发出了“我分工会非得总工会命令不能开工;我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 影片讴歌林祥谦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勇敢坚定、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和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崇高品质;还充分展现出林祥谦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浓烈的阶级感情以及助人为乐、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是教育和鼓舞蓝天波等建设者们,励志建好二七纪念塔的鲜活教材。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洋洋散散的从被窝里起来,外面的鸟儿也开始了勤劳的一天,悦耳的声音充实着空白的天空,这样美好而惬意的早上,是多么的幸福安详,这或许就是生活在和平国度的幸福所在,蓝天波不禁想起,我们先辈曾经水深火热的生活,建设郑州二七纪念塔和纪念堂,就是感受那一段艰苦流血的历史,就是继承和弘扬为华人民族奋斗的“二七精神”,就应该不怕劳累地投入到建设二七纪念塔和纪念堂的公益劳动中。有人说,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这是因为,纵观近代史,郑州的命运始终与铁路发展绑在一起。在这段并不太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轰轰烈烈的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闻名中外——它是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京汉铁路纵贯河北、河南和湖北3省,是连接华北和华中词条的交通命脉,但是京汉铁路沿线的工人们,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据资料显示,工人每年劳动天数在330至340天,每天工作10至12小时,但是每月工资只有6元,但是总工务段长每月工资却高达1300元。李大钊生前曾多次来到郑州,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教工人认识“工人”二字,还告诉他们,“工”和“人”加起来是一个“天”字,工人一旦团结起来,力量比“天”都要大!1921年1月,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创立,向铁路工人们传授文化知识,启发人们觉悟,还倡导工人阶级联合起来,由于传授知识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以晚上为主,所以参加学校的工人称之为“工人夜校”。“工人夜校”逐渐成为工人阶级联系和团结的阵地,随后还成立了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会迅速壮大。到了1923年,京汉铁路16个分工会决定在2月1日这天,在二七纪念堂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的落成大会。然而到了2月1日的清晨,各地代表大约一千多人,正兴致昂扬的准备参加大会,谁知却受到了反动军警的阻拦,原来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词条得知消息,试图阻挠大会的召开。这时有代表冲破阻拦,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劳动阶级胜利万岁”等口号,冲进会场,郑州分工会委员高斌宣布下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军警,他们镇压工人,破坏大会,让当时的郑州陷入白色恐怖当中。  
为了反对吴佩孚对总工会的破坏,随着2月4日的第一声汽笛,京汉铁路大罢工开始了。3个小时内,京汉铁路共3万多名工人参加了办公,导致12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全线瘫痪,交通瘫痪,郑州是此次大罢工的发源地,也是中心。2月7日,反动军阀开始对工人进行屠杀,工人领袖林祥谦词条等52位同事壮烈牺牲。 林祥谦就义前,反动军阀曾逼迫他谦下令复工,遭到了断然拒绝:“我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刽子手用刀砍向林祥谦右肩,他当时昏死过去。但是苏醒后,依然用最后的力气呵斥:“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可怜一个好好的中国,就断送在你们这班军阀手里了!”林祥谦被军阀杀害时,年仅31岁。此外还有300余人受伤,60余人被捕,1000余人被工厂开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建国后,为了纪念林祥谦等烈士,将长春路改为“二七”路。林祥谦等烈士,在很多郑州人心目中,二七路和二七广场都有着独特的地位。等到二七纪念塔建成后,当地流传着俗语“没到过二七塔,就等于没来过郑州。”
第3节  二七宝塔
郑州二七塔矗立在河南省郑州市市区中心,往南走过德化街,穿越大同路,坐西面东还有一座纪念堂。蓝天波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得知:1951年郑州市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将原郑州市西门外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这一年,郑州举行了一场全国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当时在现在二七塔附近的位置修建了一座仅有21米高的小木塔,初建时的木质结构。由于缺少相关记载,有人认为塔楼是当时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临时性建筑,也有人认为塔楼是为纪念革命烈士而建。可是,兴许因为位置的原因,很多人把这座小塔误为是“二七大罢工”的纪念塔,慢慢地“二七塔”这个名称就叫了开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木塔逐渐显得简陋,与周围的建筑相比,甚至有些格格不入,影响市容,甚至一次暴雨,木塔几乎处于倒塌的危险。所以,有人提议拆了这座小木塔,但是郑州人已经习惯了这里有个塔,于是重建二七塔的呼声越来越高。二七塔的重建提上了议程,但好事是多磨的。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向全国公开征集塔设计方案的工作开始了,形形色色的方案像雪片一样飞来,甚至做出了多个不同外观的塔模型进行比较。然而由于当时政局不稳定,重建二七塔一事后来被搁置下来,众多方案也石沉大海,下落不明。就这样,转眼到了20世纪70年代,二七塔的重建才再次提上日程。
1971年,二七塔的重建工作正式开始。不过当时并没有确定重建的一定是塔,有人提议修建碑亭,也有人提议参考法国凯旋门模式,讨论半天也没有结果。这是,有人想到了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林乐义,他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建筑系,此时正在荥阳农村下放劳动。林乐义确认了建塔的方案,另外为了实现建筑高大壮观、稳定安全的需求,他大幅度提高了塔的高度,增加了高达三层的塔基,还创新性的采用双塔并联的形式,于是,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14层高的二七双塔。
1971年7月1日,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二七塔的重建工程正式启动。当时计划作为国庆献礼,整个工程期还不到100天,时间非常紧张。工程所有的材料,大到钢筋,塔钟,小到螺丝,都是郑州生产的并特意为二七塔赶制的。在建造过程中,技术人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比如琉璃瓦的翠绿色很难烧出来,经过窑场、搪瓷厂六个单位联合研发,才解决了这个难题。但解决后所剩的烧造时间不多了,为了赶工期,琉璃瓦出窑后没有冷却的时间,正值盛夏,工人们却穿上棉衣,又在棉衣上浇水,顶着高温进入窑炉降温。电梯升降没有问题,但在当时,各楼层之间的停启技术非常有限,工作人员特意赶赴上海学习,才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化解了,经过紧张的施工,二七纪念塔终于在1971年9月28日完工,献礼国庆节,并成立“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管理处”。当时的郑州人扶老携幼、呼朋唤友,共同赶来欣赏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
二七塔起初门票五分一张,而开放的当天就卖了1万多张票,人们激动的心情可见一斑。此后的1990年5月更名为“郑州市二七革命纪念馆”,1993年4月9日为该馆题写馆名者写为“郑州二七纪念馆”。五四运动运动之后,中国人的觉悟开始苏醒,深刻认识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工人在革命中的重要性,于是团结、教育工人进行革命斗争,而京汉、陇海铁路自然就成为了共产党重要的活动地方,1922年的郑州已成为了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之一。“京汉铁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标志。虽然失败了,酿成“二七惨案”。但它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中国革命史上却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取得,永远感谢那些不怕牺牲的先烈们,传播中原古文化,走进郑州二七纪念塔,感受这座双身并联式塔体所带来的精神震撼——它的价值早已不是一个建筑所能衡量,而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如果你有机会去郑州,不妨到二七塔游览一下,去缅怀那段历史,感受历史的厚重吧。  
郑州二七纪念塔建筑面积1923平方米,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造型,宛如两个玉米。塔高63米,塔身10层,白色干粘石粉饰,每层均有飞檐挑角和红漆方格窗。塔顶建有直径2.7米的大钟,共六面,顶部置有一枚红色五角星。重建后的二七塔,就像一个特殊的标志,其名字和形象频频出现在本土品牌的商品上,如双塔油漆、双塔牌奶粉、双塔牙粉、双塔印油瓶……那个时候,郑州人的衣食住行,几乎都与二七塔有关,产生了无法割离的生活关系。二七塔下的二七广场,是郑州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塔楼初建时,坐落在种满冬青树的花坛里,后来郑州市政府在长春桥的基础上扩建,建造了二七广场。20世纪80年代,二七广场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商业变革。一时间,二七广场周围变成了繁华的“二七商圈”,并以此为中心,带动着郑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使得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以“商贸城”闻名于世。半个世纪过去,二七塔在变,郑州也在变。如今,这座塔楼已被二七广场周围的高楼大厦包围,它就像一位长辈,几十年来静静地看着后代茁壮成长,并将过往的沧桑化作一片深情,赋予了这座城市的未来。二七纪念塔是我国独有的仿古联体双塔双塔形革命纪念建筑,每层挑角飞檐都用翠绿色的琉璃瓦砌筑。如果从高处俯瞰,可以发现,二七塔是两个东西相连的五边形,站立在南北方向,是双塔结构,而从东西方向看,又是神奇的单塔,”一眼可见的塔体,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来之不易, 在二七纪念塔下面,仰望着塔高,感受着悲壮故事,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在塔里有陈列展室10个和1个地下展厅,陈列面积1千多平方米,馆藏近现代文物500多件。馆内主要陈列介绍了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历史起因、经过和结果。历史总是在发展中前进,而一次人类历史的改变,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或许这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必然经过的苦楚,也有了这样的苦楚,才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遗址会毁灭,但所代表的中华之魂,永远飘荡在华夏文明的上空。  
“二七纪念塔”,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钟声悠扬悦耳,绵延数公里。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是一座年轻的古文化遗址。蓝天波知道,当时的塔钟和报时歌声,是由郑州市电信局唯一的工程师陈永楠与北京邮电学院毕业的广东籍技术员闵虎南一起设计完成的。后来,“二七纪念塔”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游客。成了郑州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在郑州市政府的一次全市市民调查中,将“二七塔“与“中原福塔”列为郑州标志建筑的调查对象,最后还是“二七塔”胜出。蓝天波不但投了对“二七塔”的赞成一票,而且还发动众多亲朋好友奋起投赞成票。二七塔是郑州的标志建筑物,郑州又称绿城,退役军人蓝天波不由得唱起了军歌:《绿色背影》 :
人海茫茫 你不会认识我
我在遥远的路上 风雨兼程
霓虹闪闪 你不会发现我
我在高高的山上戴月披星
花海流浪 你不会找到我
我在天上默默的飞
我在水里悄悄的行
我情牵着你
我梦绕着你
情牵梦绕 是那军人魂
路漫漫 我与妈妈最近
山巍巍 我与太阳最亲
天水间我与红星最亮
我留给你 一个绿色的背影
人海茫茫 你不会认识我
我在遥远的路上 风雨兼程
霓虹闪闪 你不会发现我
我在高高的山上 戴月披星
花海流浪 你不会找到我
我在天上默默的飞
我在水里悄悄的行
我情牵着你 我梦绕着你
情牵梦绕 是那军人魂
路漫漫 我与妈妈最近
山巍巍 我与太阳最亲
天水间 我与红星最亮
我留给你 一个绿色的背影
路漫漫 我与妈妈最近
山巍巍 我与太阳最亲
天水间 我与红星最亮
我留给你 一个绿色的背影
绿色的背影
绿色的背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7-13 03:24 , Processed in 0.0569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