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难忘郑州 5月9日,我们一行15人从汉口火车站乘G512次动车,9:25出发,经过2小时02分于11:27分准点到达郑州东站。这里是一个专门为动车设置的新站,地处郑州的城东。也就是说从我们踏上站台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到达了郑州。 郑州到底去过多少回?我实在无法说清。只知道我入伍那年路过郑州时,我们的火车直接开到了郑州北站。据说那是一个全国最大的货车编组站,南来北往的货车都要在这里重新编组,再陆续发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些货车将从这里开往全国各地。 北站里面还有一个兵站,负责部队经过时的餐饮供应。我们新兵就是在这个兵站吃的晚饭,然后继续向东直到商丘。其实通过郑州的时,只见车站内到处是一节节的货车车厢来回滑动,再就是履盖在地上厚厚的皑皑白雪,其他的城区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看到。那时给我的第一印象——郑州有个编组场,至于其他的却一无所知。 1968年下半年,我抽调到营部“支左”办公室。随同李庆东营长去洛阳出差路过郑州。我们经过郑州时正好是晚上,列车在郑州火车站停了一会,只见火车站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但是除了看到车站的站台的情景外,别的什么都没有看到。对我的感觉是郑州车站是个比较大的车站。 1970年在司令部任炮兵当参谋。4月初,我有幸陪同高玉丰副政委到四连了解“军管”情况的时候,又一次来到了郑州。这是我第一次进入了郑州的市区,观赏到了郑州市区的风光。当时正置文革期间,我们任务在身没有心情去欣赏景致,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坐车逛街而已。到底郑州是个啥样,在我的记忆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后来我回家探亲多次路过郑州。当年郑州火车站斜对面不远,有个“军人招待所”。凡是经过郑州需要转车的军人,不论干部战士都可以先入住,登记时服务员会主动询问你住多久?购买哪里的火车票?然后招待所会根据你的要求帮助购买车票。当年车票紧张,尽管售票大厅设有军人优先的窗口(后来取消了),但是想买到当天的车票是不可能的。通过招待所也只能购买第二天的车票。 我记得当年车站前面有一个不大的广场,平时旅客来来往往显得非常拥挤。只有在晚饭后,车站进出的火车减少了,广场的人才会少一些。这时我们住在招待所的军人在灯火通明的广场走动走动,相互交流交流。 1971年郑州修建了纪念“二七大罢工”的二七纪念塔。我们探亲或者出差的时候,都会到二七广场去看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也会到周边的商业网点“侦察”里面物价行情,但是很少有人购买。 这次我们到了郑州东站后,乘地铁到二七广场站。出站后,我极力寻找当年的“二七纪念塔”。据说是我们行走的路线不对,所以直到最后离开郑州时,也没有看到朝思暮想的二七纪念塔。以致我还怀疑二七纪念塔是否还存在,询问了郑州的战友后才知道纪念塔依然屹立在那里。此行没有看到这个曾经的标志性建筑,留下了些许遗憾。 郑州是个新兴城市,我自从1974年到过郑州至今,郑州的变化也应该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郑州的高楼大厦也同其他城市一样如雨后春笋竞相增长,城区也是迅速扩张。如今的郑州已经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国际机场、高铁和地铁这些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郑州样样齐全。特别是向四面八方幅射的公路交通网四通八达,高速公路更是广泛连接周边城市,大大缩短了运行的时间,拉近了郑州与周边城市的距离。 我留念郑州并不完全是怀旧,不重要的是郑州有我认识的许多老首长和老战友。除了少数几位四团的战友近几年先后见过面,多数的战友离别三、四十年都未能谋面。我想念他们是想到郑州的根本动因。这次路过郑州,没能与他们相聚也是一套一大遗憾,好在这次到登封他们有的能够前往,对我的期盼也是一个极好安慰。 我们一行在何会长的带领下,很快进入了郑州客运中心登车场,这里正好有一辆准备开往登封的大巴等候在那里。会长当即询问司机得到证实后,把车票发给大家。战友按时中心的规定大家都上车对号入座。会长仔细地清点人数后,我们乘坐的大巴准时出发离开了客运中心,向登封方向驶去。那里的战友们正在等待我们的到来。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七日
138923138923 138923 [/img] N 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