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3434|回复: 13

在改革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哲学思考(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吉明 发表于 2010-3-30 17: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改革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哲学思考(一)
    张吉明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评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是非标准,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为此,必须从哲学的高度,充分认识在改革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高度自觉性,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勇前进。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获得解放、当家作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掌握了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共产党人,提供了巩固执政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凡是结合本国实际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就会取得胜利和成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会遭到挫折和失败,这是为《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年来,从巴黎公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中国革命成功、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因此,在改革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尤其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才能保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否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就会亡党亡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殷鉴不远。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我们在改革中必须明确和解决的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 286
    “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1]287“所以共产主义者完全正确地强调废除私有制是自己的主要要求。”[1]239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回答“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应当是怎样的”问题时,指出:“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1]237由此可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是社会主义整个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没收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对民族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建立起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和劳动集体所有制集体企业,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构筑了坚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总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矛盾的。”[2] 215改革,正是改革这些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矛盾的问题,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基本上适应的,但在发展中,会出现不相适应的部分,通过变革,又相适应了;随着经济社会继续发展进步,在发展中又出现不相适应部分,又进行变革,在新的基础上又相适应。正是这种运动的循环往复,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着更高的程度发展前进。
    由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实现程度,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需要发挥各种所有制包括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有深刻的论述,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当容许其存在和发展。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3] 1431
    “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也要有一个过程。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的问题时,指出:“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1]239以上革命导师讲的基本精神,就是在经济比较落后还不到彻底废除私有制的时候,允许其存在和发展,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的,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允许一定的剥削现象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过早地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中国有句古话叫“欲速则不达”,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我国经济还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外资独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允许一定的非公有制和剥削的存在,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国改革“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应遵循的理论前提。但我们决不能忘记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种非公有制经济和剥削决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3]1431不能无限制、无节制地一味发展非公有制,更不能使用各种合法的手段、甚至非法的极其卑劣的阴谋费尽心机想方设法把公有制经济搞垮,化公为私,大搞私有化,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有的地区实际执行中,早把“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要求,抛到九霄云外,有些地方以彻底告别公有制企业为荣,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唯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闭口不谈发展巩固公有制经济,根本不发展公有制企业,对公有制现有企业则一味地改制,即改变公有制性质为私有经营模式。更需指出的是,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早对有些人打着改革的旗号肆无忌惮地破坏公有制、大搞私有化的醉翁之意进行揭露,指出他们的目的就是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平演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在有些地区效果甚微,这是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在回答“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的问题时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13亿人口生存大计的重大政治问题。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是振兴和发展我国经济的人间正道。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搞私有化,那就是离开社会主义的道路,违背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不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要求,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歪门邪道。”[4] 88-89讲出了人民群众的心里话,揭穿了搞私有化的反动本质,是对别有用心地积极推行私有化、企图和平演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的当头棒喝,是对政治上糊涂、热衷于大搞私有化的各级领导人提出的警告:要自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人间正道”,决不能去做否定公有制地位,搞私有化的“歪门邪道”!
    二、从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看一些人千方百计搞垮国有企业,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质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党的十七大强调提出的全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检验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共产党、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试金石和分水岭。邓小平同志一直坚定不移地表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5] 111又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5] 142江**同志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国家经济的主体必然是公有制经济。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决不能动摇。中国决不搞私有化,这是由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所决定的。他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离开公有制为主体,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经济。”[6] 569-570由此可见,公有制为主体是决定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国有企业为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巩固和加强国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国有企业仍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力地支持着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容纳着大量的职工就业。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成就,我国具有今天这样比较雄厚的综合国力和重要国际地位,我国经济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稳定发展,都同国有企业发挥的巨大作用分不开。
    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公有制为主体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实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巩固,作出了极其伟大的历史性贡献。江**同志指出:“没有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没有我们共产党执政以及整个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物质手段。”[7] 7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坚实基础,动摇了公有制也就动摇了社会主义。因此,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是在动摇公有制的基础地位上动心思,放暗箭,必欲搞垮公有制而后快。在搞垮公有制上,国际敌对势力与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相结合,腐败的政府官员与不法私营业主相配合,鼓吹私有化的心术不正的不良理论家与热衷于卖国有企业的实践者相呼应,掀起了一次次向公有制进攻的闹剧。有的人甚至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数量规模,作为压缩中国国有企业规模的依据。谁都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私人企业都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的多少,只影响国家控制资本的数量,并不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而社会主义的中国则大不相同,公有制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非公有制的外企、私营、个体经济,有的本身明显的就是资本主义性质,是根本不同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的性质,是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8] 322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为主体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社会主义的性质,如果公有制的国有企业不加限制地急剧减少,非公有制经济急剧膨胀,公有制经济失去主体地位,作为规定社会主义性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转化为非主要方面,社会主义的性质就必然被改变,那是十分危险的。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国有企业能否搞好,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存亡。因此,江**同志深刻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既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使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这一点,在我们的指导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我们要积极开拓,勇于进取,但决不搞私有化。这是一条大原则,决不能有丝毫动摇。”[9]
    那种鼓吹“国有不如集体,集体不如个体、私营”,“公有制低效率”,“靓女先嫁”,主张将国有企业一卖了之,全部退出竞争领域,千方百计将中小企业的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主张私有化的人,是在给社会主义、共产党和广大劳动人民设陷阱,用心极其险恶,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国有资产只有在国有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如果利用种种借口,不择手段地将国有资产转移到私人手中,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就失去了客观载体,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那种以“改革”的名义把国有企业卖光了,或者明卖暗送了,还强说只是改变了价值形态,而没有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只能是祸国殃民的理论误导,混淆视听的欺人之谈。
    为了纠正这种误导,江**同志在纪念建党78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国有资产已达八万多亿,这是属于全国人民的财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如果头脑不清醒,随意地加以处理,比如不加区分、不加限制地把国有资产大量量化到个人,并最终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那样我们的国有资产就有被掏空的危险。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失去经济基础。那时,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我们靠什么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靠什么来巩固人民政权,靠什么来保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0] 350可见,坚持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意义之重大。
    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是,确是有一些人肆意搞垮国有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极力为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作充分准备,隐藏着从搞垮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入手,进而搞垮社会主义的极大阴谋。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国有资产至少流失800亿至1000亿元人民币。国有资产以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为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而下岗失业的广大职工群众深受其害,有识之士和老百姓更是深恶痛绝。我国国有资产每天以1-3亿元的速度流失,其损失之大,危害之烈,令人担忧。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其所著的《透视新世界》一书中说:“从长远来说,中国将成为那些已经在东欧、苏联和不发达国家把共产党政权扫下台的巨大变革的一部分。”“现在,它的两种经济——一种私有,一种公有——正在进行殊死的竞争”而且“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只要美国“继续介入中国的经济,就能在帮助私营经济逐渐消融国营经济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2000年9月和10月,在两期《背景材料》上发表了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两次讲话,中心意思是,在中国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加速大型国有企业的衰亡 ”由“私营企业取而代之”给中国内部“为人权和法治而奋斗的人们增添力量”,以使做出美国所需要的那种“选择”。克林顿说,“关税降低,竞争势必加剧,从而加速大型国有企业的衰亡,私营企业将取而代之,减少政府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1]一语道破搞垮国有企业,其目的就是动摇党的执政地位,把共产党“扫下台”使中国作出美国所需要的“选择”。因为国有资产是人民共和国的鲜血,是50多年以来共和国的两代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全部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如果不能有效地制止,任其流失,迟早会使共和国因为严重缺血而病倒,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或早或迟就要发生改变或质变,人民就会重新陷入苦难的深渊。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变了,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也要或早或迟、或快或慢地必然变更。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随着经济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2] 83如果一味地不加限制地任国有资产流失,一味地低估贱卖,大搞私有化,化公有制为私有制,私有经济久而久之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公有制经济地盘日见其小,私有制经济势力急速膨胀,总会有一天使公有制失去主体地位,原来竖立其上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必然动摇甚至丧失。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为共产主义运动的惨遭痛教训证明了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正是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导致政治上多元化、思想上自由化而丧失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断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改革本来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的,但是以各种借口、各种理由,利用各种卑劣的手段不加节制地把好端端的国有企业强行改制、破产,实行私有化改造,让一些不法商人、企业管理人员劫掠了巨额国有资产一夜暴富,而造成了几千万的工人失业下岗,使这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主人——工人阶级真正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让这些人成了靠打工、低保维持生存的弱势群体,致使困难群众怨声载道,还美其名曰:这是改革的成本和必须付出的代价。有的“理论家”还嫌不够,鼓吹保持失业大军,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真是荒唐之极,无耻之尤!我们知道,“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3]49
    如果连自己的阶级基础都抛弃不管了,那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为谁服务?还叫共产党,还叫社会主义吗?再加上屡禁不止、尚不能有效遏制的腐败问题的蔓延,如果得不到有效制止,任其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13]49怪不得有些已经嗅出什么气味的精英“理论家”,都迫不及待的提出把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改为“为纳税人服务”,把我们党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把共产党改为“社会党”!如若这些人的设想成为现实,那么共产党和广大的劳动人民将处于多么尴尬地步和悲惨的境地。党的十七大报告警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决非空穴来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经济基础,而社会主义又是共产党执政的平台和载体。有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有了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就有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丧失社会主义,就丧失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了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力搞好国有企业,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未完待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周光轩 发表于 2010-3-30 19: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在改革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哲学思考(一)张吉明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评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是 ...

    [url]  ▇ ▇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10-3-30 21: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周光轩战友支持这个观点,还有第3部分,不知如何,作为第2部分总是传不上去,战友网上只有文章的前两部分。

    138367138367 138367 [/img]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24 17:51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周增恩 发表于 2010-3-30 21: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国有资产已达八万多亿,这是属于全国人民的财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如果头脑不清醒,随意地加以处理,比如不加区分、不加限制地把国有资产大量量化到个人,并最终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那样我们的国有资产就有被掏空的危险。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失去经济基础。那时,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我们靠什么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靠什么来巩固人民政权,靠什么来保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说的何等好啊。

    138291138291 138291 [/img] 訁 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24 17:51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周增恩 发表于 2010-3-30 21: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周增恩 于 2010-3-30 21:42 编辑

    确是有一些人肆意搞垮国有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极力为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作充分准备,隐藏着从搞垮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入手,进而搞垮社会主义的极大阴谋。怀有这种阴谋和野心的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走狗。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10-3-30 2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吉明 于 2010-3-30 21:49 编辑

    4# 周增恩

    谢谢周增恩兄弟!我们军人的心是相通的啊!

    诸位战友兄弟们,如果有兴趣接着往下看这篇文章的话,本文的后一部分在回忆录中,我的名字那篇即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24 17:51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周增恩 发表于 2010-3-30 21: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总是以各种借口、各种理由,利用各种卑劣的手段不加节制地把好端端的国有企业强行改制、破产,实行私有化改造,让一些不法商人、企业管理人员劫掠了巨额国有资产一夜暴富,而造成了几千万的工人失业下岗,使这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主人——工人阶级真正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让这些人成了靠打工、低保维持生存的弱势群体,致使困难群众怨声载道,还美其名曰:这是改革的成本和必须付出的代价。有的“理论家”还嫌不够,鼓吹保持失业大军,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真是荒唐之极,无耻之尤! 现在企业里还何谈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何谈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毛海根 发表于 2010-3-30 2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查一部分人的致富史,确实是从掏空国有企业起步的。这种人还不在少数。现在一些国有控股企业也成为某些人的私人财产 ,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直至把企业挖空,个人腰包装满为止,然后卷铺盖走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10-3-30 22: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吉明 于 2010-3-30 22:34 编辑

    8# 毛海根

    海根战友您好,您说的情况人所共知,还在继续发展,前景堪忧啊,危险呀!我为什么写这样的文章,实在是看不下去,不忍心让这些坏人任意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呀!但人微言轻,谁认真听一听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只能这样,我们希望中国的领导人有这种眼光,有没有呢?我们看不出来,这样简单的马克思主义的道理他们咋就看不出来呢?如果看出来了,那么为什么就不制止呢?他们怎么想的呢?咱们战友一看就有同感,可领导又有几个不是无动于衷的呢?无奈,郁闷啊!给谁说呢?刊物虽然刊登了,然而,有决策权的重量级人物,又有几个能当一回事呢?谁顾上看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4-1 10: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兄的文章很有见地,切中时弊,就象医生看病一样,把脉很准,这样的好文章应该送国家发改委,应该走出去,至少应送省政府首脑机关或政策研究室才行。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10-4-1 1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吉明 于 2010-4-1 11:35 编辑

    10# 彭本炎
    本炎战友,您说的很对,国家发改委正是大力推行私有化的总根子,就是他们把国家的公有制快要破坏完了,要破坏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断送社会主义事业,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他们的发展,就是发展私有制企业,改革,就是改变公有制企业为私有,明眼人都知道,但都处于无权地位,干着急没办法呀!您说我这文章给他们有用吗?他们能听吗?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啊!悲哀呀!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张志涛 发表于 2010-4-1 12: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实生活中,国有企业一个一个被一些大款收购,然后转眼把企业夷为平地搞房地产开发,企业停产了,工人失业了,上访的人多了,不稳定因素增加了!久而久之“破坏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断送社会主义事业,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10-4-1 13: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张志涛
    志涛战友所言极是,现实就是如此,全国都是这样,坑国家,害人民,可悲、可气、可恶、可耻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聂林根 发表于 2010-4-2 0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明战友不愧是南大哲学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这篇论文写的好,有理有据,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述与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论述的相当透彻,社会主义、共产党,如果不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吗?发展经济是好的,但是主体资格不能动摇。当今出现好多的社会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种偏差是值得理论家的研究了,是否能拿出一个完善的发展经济理论模式来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7-13 23:32 , Processed in 0.0766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